中國這臺“國之重器”,世界上只有5輛,只租不賣年淨賺47億元!

眾所周知,目前的中國已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基建大國,雖然我國的地形地勢複雜多樣,但憑藉中國基建團隊過硬的技術和相關的設施設備,就能在複雜的地形中過渡。在上個世紀90年代,那時我們的很多基建工程主要依託的是人力,因此每建造一個大型基建,就會犧牲不少工人。


中國這臺“國之重器”,世界上只有5輛,只租不賣年淨賺47億元!


為了緩解此類情況的發生,我國的技術專家就開始了為期幾十年的機器鑽研,在幾代科研人的努力下,製造出了各種針對特殊作業下的機械車輛,從而減少了人力運輸的調配。如今中國的機械建築力量得到了世界的矚目,不僅為祖國贏來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比賽榮譽,也讓中國在機械建築領域重新站起來了。


中國這臺“國之重器”,世界上只有5輛,只租不賣年淨賺47億元!


中國的機械建築設備頗有實力,不少國家都請中國設備出馬。其中技術性最強的一種設備,由中國自主製造。這一設備就是可以在陸地上運載航母的車輛,它全長300米,寬30米,光是車輪就有1152個。它的整體材質為合金打造,而且這種合金的強度非常高,這使它比鋼鐵還要硬15倍。不僅如此,作為一輛可以自由運載航母或艦艇的運輸車,它所採用的還是模塊化設計。


中國這臺“國之重器”,世界上只有5輛,只租不賣年淨賺47億元!


換句話說,這臺運輸車本身是支持拆卸的。如果是運輸體積較小的艦艇,就無需動用整臺運輸車,此時只要缷掉部分模塊即可。在運輸途中,運輸車的車輪不僅可以實現360度無死角式的旋轉,還利用計算機遠程操控,既省心又安全。這樣組成的運輸車輛是威武雄壯的,有人稱它為“陸地航母”。尤其是當作業車輛運輸各種艦艇在陸地穿行的時候,就像會行走的航母一樣。


中國這臺“國之重器”,世界上只有5輛,只租不賣年淨賺47億元!


因為技術之難,目前僅有中國和德國掌握。而類似運輸航母或艦艇的運輸作業車,全球也才5輛。除中國以外,俄羅斯和美國各有一臺,雖然有運輸車,但對於運輸車的技術掌控還得向中國取經。對於這樣一臺不多見的國之重器,我國一直都捨不得將其售出。但是如果有國家需要,我國會將其租借出去。據說,每年光是靠出租這臺運輸作業車,一年純利潤就是47億元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