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都不要的“沙里趴”,如今混进“水族圈”,身价连连攀升

在乡下的时候,小河沟里有一种常见的鱼,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所以我们当地人,都管它叫“沙里趴”,这个名字听起来感觉怪怪的,其实是有原因的。

原因是,沙里趴这种鱼,平时喜欢懒懒散散的趴在水底,尤其是喜欢在一些有沙子的区域,以及周边有很多小石头的的地方,沙里趴都喜欢趴在这些区域一动不动。

那时候乡下的小伙伴们,都喜欢抓鱼摸虾,我们用一个竹子编制的小篓,里面放点小蚯蚓之类的诱饵,将篓子丢入水中,大约3-4小时后就可以抓到沙里趴了。

小时候,由于这种鱼非常多,当时都是不吃的,有的人抓到它就是随地一扔,要么直接进了鸭子、猫咪的肚子。那么,无所用处的沙里趴,是什么样的鱼呢?

渔民都不要的“沙里趴”,如今混进“水族圈”,身价连连攀升

在水里游动的沙里趴

一、先了解沙里趴

沙里趴是它的地方名,它学名叫:棒花鱼,也叫沙锤、爬虎鱼。它的分布不算广泛,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部的钱塘江、珠江、长江、黄河、辽河,也包括这些地区的水库和水质较好的池塘。

在自然水域中的野生棒花鱼,选择的栖息环境,是跟所在的水域息息相关。通常的生活在江河里的棒花鱼,喜欢栖息在水流较为平缓的岔湾处,或者是水流较大的洄水湾的区域。

若是生活中湖库和池塘的环境下,棒花鱼则是喜欢栖息在周边环境较为安静,尤其是水底是沙子底,或者是乱石堆附近。因为这些区域,刚好适合它们,懒洋洋的趴在上面休息。

渔民都不要的“沙里趴”,如今混进“水族圈”,身价连连攀升

栖息在水底的棒花鱼

棒花鱼是属于小型鱼类,通常长到4~6厘米就已经是成年鱼了。到了繁殖季节的雄性棒花鱼,体表颜色鲜艳,头部及胸鳍前缘有尖刺状白色珠星。身体较小的棒花鱼,雄鱼不仅喜欢筑巢,还有护巢的习性。

棒花鱼虽然常见,但也比较娇贵,它特别怕含氧量较低的水域,不耐低氧。但,它对水温的要求不高,通常水温在8℃以上就能存活,但水温在30℃左右最为活跃,同时也是适合繁殖。

棒花鱼对食物要求努高,通常是有啥吃啥从不挑剔,所以它是属于杂食性鱼类,别看它体积小,可食量却很大。在自然水域它们主要是以枝角类、桡足类和端足类等,也食水生昆虫、水蚯蚓及植物碎片等

想当初被称为懒鱼,就连捕鱼的渔民,都不要的棒花鱼,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在水族馆的圈子里,混得一席之地,且非常受爱好者的青睐。

渔民都不要的“沙里趴”,如今混进“水族圈”,身价连连攀升

养在鱼缸里的棒花鱼

二、棒花鱼,能混进水族圈,且占有一席之地,是依靠它勤奋和努力

棒花鱼的长相,算不上风流倜傥,更不是眉清目秀,严格的来说,反而有点丑陋的感觉。通常要是第一次见它,给会你留下不好印象,尤其是它那懒懒散散的样子。

有人就要问了,棒花鱼这么懒,为啥还能混进水族圈?棒花鱼能混进水族圈,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外来户下口鲇,又叫清道夫,它在清洁鱼缸的同时,趁主人不注意,也会偷偷将用来观赏的观赏鱼,也给清洁干净了!所以,就被逐渐的清除水族圈了。

棒花鱼,善于清洁鱼缸?没错!棒花鱼,之所以能受到,水族馆爱好者的青睐,其原因就是,它善于清洁鱼缸的的杂质,尤其是鱼缸里的残渣剩饭,以及观赏鱼的粪便和鱼缸里产生的各种垃圾,都是它的清洁对象。

棒花鱼和清道夫,在鱼缸里的价值,看上去虽然相同,但棒花鱼仅会偶尔偷偷懒,却不会去伤害观赏鱼。因此,棒花鱼通过自身的努力,也慢慢的得到了赏识。但,小时候随处可见的棒花鱼,如今却并不多见了!

渔民都不要的“沙里趴”,如今混进“水族圈”,身价连连攀升

趴在沙子上的棒花鱼

三、以前乡下随处可见的棒花鱼,为何却成了稀罕物?

1)、水质污染

小时候,那翻清澈的河水垂钓都可以,且鱼种多样,还有很多的河虾。但,早在前些年的时候,给笔者的印象是,家乡的小河沟,随处可见都是脏兮兮、臭烘烘的,儿时那份景象,慢慢的就眼前消失了。

污染,是对水生物种的致命打击,一旦水源遭受污染,不光是会造成棒花鱼的减少,也会破坏导致各种水生物种繁衍生息,甚至会导致它们绝迹。

2)、迷魂阵

只要去过河边的人,基本上都见过这样的场景,在河里用十几根竹子,插在和中间的位置,其中的网来回穿梭在竹子之间,这样捕鱼的网,就叫迷魂阵。

迷魂阵,在河里来回在穿梭,只要鱼一进去,就别想在出来了。这种网的网眼非常细密,可以说是一网打尽,无论大鱼还是小鱼,都是通通抓捕。过度的抓捕,也是导致数量变少的原因。

渔民都不要的“沙里趴”,如今混进“水族圈”,身价连连攀升

拦在河里的迷魂阵

3)、地笼

一说起地笼,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和笔者一样农村出来的人,对它在熟悉不过了。地笼又叫绝户网,这种网的网眼更加密集,就连1厘米的小鱼、小虾也不会放过。

地笼的适应性非常强,无论是在较大的湖库,还是水流窜急的河流,或者是体积较小对我池塘田沟,它都可以捕鱼,且危害非常大。如今,地笼已经是“禁渔期”严禁使用的渔具。

由于,环境的污染,以及过度的捕捞,导致棒花鱼,繁衍生息得不到调整,生长和捕捞不成正比,所以野生的棒花鱼越来越少,这也导致了,棒花鱼的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渔民都不要的“沙里趴”,如今混进“水族圈”,身价连连攀升

地笼捕获的棒花鱼

四、三十年前,连渔民都嫌弃的棒花鱼,此时已今非昔比,身价一路飙升

小时候乡下的棒花鱼,那时候都没人要,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对它不太了解。从表面上看,棒花鱼也就是因为善于清洁鱼缸,而一炮走红的。实际上棒花鱼,不仅能清洁鱼缸,它的肉质也非常鲜美,且营养丰富。

棒花鱼的肌肉粗蛋白含量为16.82%,其中水分含量为79.46%,同时在棒花鱼的肌肉中检测出18种氨基酸,其总量为14.05%,必须氨基酸总量为5.87%,占氨基酸总量的41.48%,其中必需氨基酸构成符合FAO/WHO标准。

如今的棒花鱼,从数量上来看,以大不如从前,虽然现在很少做成佳肴,但它的身价却一直飙升。如今的棒花鱼,已经不是论斤出售,而都是以单尾或者是3-5条打包销售。还有一种销售方式,则是按棒花鱼的尺寸销售。

根据目前的电商平台报价来看,每1尾棒花鱼,通常的售价在9-15元之间,如果是3-5条打包销售,价格在30-40元之间。棒花鱼的单尾尺寸要是超过7-9厘米,售价通常都要超过15元以上,体长在4-6厘米之间的售价,约在10元左右每尾。

如今的棒花鱼,虽然和色彩斑斓的鳑鲏鱼,生活在一起,地位虽不及鳑鲏鱼,但身价却略胜一筹。身价飙升后的棒花鱼,在自然水域的哪些环境下,还能看见它的身影?

渔民都不要的“沙里趴”,如今混进“水族圈”,身价连连攀升

笔者和棒花鱼的近距离接触

五、在自然水域,这几个水域,还是有棒花鱼栖息

  • 水面较大的湖库

水库和大型的湖泊,通常都是不容易被污染,这些区域的水质,都比较干净和清澈。在这种水域当中,栖息的棒花鱼,通常都会选择平缓,且伴有沙石底质的区域。

  • 没有污染的河流

河水的水质,给我们的印象,看上去通常都是比较浑浊,所以大家都会觉得不是很干净。实际情况是,河水是看着浑浊,其实并不代表有污染。

由于,河水是流动性的,不像静止的水域,所以看上去比较浑浊。只要没有污染源,流进河内,正常的情况下,都是会有棒花鱼的存在。

  • 山体池塘

在一些较大的山体,通常都会有水塘,这些靠近山边上的水塘,由于离住宅区、农耕区都比较远,平时很少有农药残留的流入,这里的水源,主要是依靠下雨和山体流入,所以,水质非常清澈,适合棒花鱼的生存。

渔民都不要的“沙里趴”,如今混进“水族圈”,身价连连攀升

这种环境下是有棒花鱼栖息的

六、栖息在自然水域的棒花鱼,该如何垂钓?

所以,要根据它的习性,合适搭配钓组。

1)、鱼竿

棒花鱼是属于小型鱼,所以鱼竿选择在2.7-3.6米之间即可,鱼竿要选择偏软一点,调性以46调最好,刺鱼手感最佳。

2)、鱼线

使用的线组搭配,没有太多的讲究,主线使用0.6号的子线,子线选择0.4号。全组线所使用的全是子线,所以,线组柔软度较高,方便棒花鱼吸食鱼饵。

3)、鱼钩

棒花鱼,由于垂钓时不用遛鱼,可直接提上岸,有刺无刺基本相同。但建议使用无刺,3号的海夕钩,这样钓上来的鱼,不仅方便卸钩,且容易养活。

4)、钓饵

小时候垂钓棒花鱼,大家都是喜欢使用蚯蚓,但由于棒花鱼是小型鱼类,鱼的嘴巴又比较小,所以经常提竿却不中鱼。所以,使用“红虫”直接穿钩,钓棒花鱼效果最好,且中鱼率也非常高

垂钓棒花鱼的钓位,因该选择有缓缓的斜坡,水底最好是沙子,且伴有小石头的区域最好,也可以选择在,一些较大的岩石附近。因为,棒花鱼平常都是,懒羊羊的趴在岩石上休息,所以,垂钓的距离约在3米以内最佳。

渔民都不要的“沙里趴”,如今混进“水族圈”,身价连连攀升

笔者捧在手心里的棒花鱼

最后:棒花鱼,从随处可见,再到难得一见,这一切都是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近些年,随着对农药残留,已经污水整治,水资源生态,已经逐渐转好。所以,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棒花鱼,虽然深受水族圈爱好者的喜爱,但却不受钓鱼人的喜欢。在钓鱼时候,要是用蚯蚓,棒花鱼就会游过来,含住蚯蚓一端,在水底拖着跑,因嘴小吃不就去,钓又钓不上来,非常让人恼火!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没人要的棒花鱼,谁也没想到,如今却成了水族圈的香饽饽。棒花鱼这几年,在水族圈混的也是风生水起。如今,在水族圈它有个响亮的名头——中国清道夫

亲们,懒羊羊的棒花鱼你们见过吗?在你们那里它又叫什么呢?对于它的价格,你们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留言,点赞、转发,喜欢的话请关注头条号《鲫鱼杀手》,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