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的卓越領導力,究竟從何而來?


喬布斯的卓越領導力,究竟從何而來?

1995年,美國心理學家、科學雜誌專欄作家丹尼爾·戈爾曼博士出版了《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向全世界介紹了"情商"這一概念,"情商"概念迅速風靡全球——人們普遍認為,如果一個人能夠很好地理解並駕馭自己的情緒,就更有可能取得成功。這種觀念極大地影響了人們對情緒的看法和對人類行為的理解。

當"情商"概念被第一次提出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情商"是天生的美德。支持者們將其鼓吹為解決各種問題的靈丹妙藥,既可以用來解決校園欺凌問題,也可以用來提高員工敬業度。

喬布斯的卓越領導力,究竟從何而來?

建立起個人情商可以助你煉就一副火眼金睛,洞穿並挫敗他人的不良企圖。通過學習和了解"情緒"及其運作機理,你可以更好地瞭解你自己,以及你做某項決定背後深層次的動因,從而能夠事先研究出恰當的策略,以做出理智的反應,避免一時衝動說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話或者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並激勵自己在必要的時候果斷採取行動。

最後,你將學會如何運用情緒去幫助他人,並在這個過程中與他人建立更加深厚而有意義的關係。

從理論到實踐:真正的情商在生活中是如何表現的

1997年,史蒂夫·喬布斯回到與合夥人共同創立的蘋果公司,引領了蘋果公司歷史上最華麗的轉身。作為首席執行官,他將蘋果公司從破產的邊緣拉了回來,幫助其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很難想象,一個被自己所創立的公司解僱的人,十二年後王者歸來,帶領公司走出困境並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喬布斯以睿智和激勵人奮發向上的人格魅力著稱,但是他的專橫、暴躁與缺乏耐心使他與蘋果公司董事會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糟糕,最終他被董事會剝奪其主要職責,幾乎失去所有實權。感覺被背叛的喬布斯離開了公司,併成立了一家名為NeXT的創業公司。

喬布斯的卓越領導力,究竟從何而來?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蘋果公司的一些高級員工追隨喬布斯來到他新成立的公司。剛到而立之年便已是千萬富翁的喬布斯驕傲又自負,幾乎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他對待工作極其苛刻,甚至會貶低他人。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群天資甚高、工作專注的人拋棄之前安穩的工作來追隨他呢?

安迪·坎寧安(Andy Cunningham)的話給了我們一些啟發。

作為喬布斯的公關經理,她推動了麥金塔電腦(即Mac)的發佈,並跟隨喬布斯來NeXT公司和Pixar公司。我跟坎寧安聊了聊,試圖瞭解她為什麼如此珍惜與這位著名的前老闆共事的經歷。

她告訴我:"我跟喬布斯共事了五年,那真是一段難忘的歲月,簡直棒極了!外界所看到的——無論是鼓舞人心的訪談還是精彩的演講——就是喬布斯的本色。雖然有時候他要求很嚴苛,但與他共事的確是一種榮幸。生活中要想取得成就都必須做出犧牲和付出,有舍必有得,權衡之下,一切都是值得的。

喬布斯的卓越領導力,究竟從何而來?

"與史蒂夫共事每天都會給我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時而驚奇,時而憤懣,時而滿足,所有這些感受甚至會同時發生。這是一種我不曾有過的體驗。"

如果你看過喬布斯的新品發佈會,你就會親身體會到這種感受。喬布斯知道如何利用觀眾的情緒。消費者願意使用蘋果公司的產品,是因為蘋果公司的產品帶給他們不一樣的感受。

然而批評者認為,儘管喬布斯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他不能處理好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緒。那麼,喬布斯是否是一個情商高的人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情商的核心概念。

情商的定義是什麼?

1995年,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出版《情商》一書時,很少有人聽說過"情商"這一用語。在學術界,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其相關理論由心理學家約翰·D. 邁耶(John D.

Mayer)和彼得·沙洛維(Peter Salovey)提出。他們認為,就像擁有各種各樣的智力能力一樣,人們也擁有各種各樣的情緒能力,深刻影響著他們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

然而,當這個概念出現在1995年10月2日的《時代週刊》封面時,一切都變了。雜誌封面上用加粗的新字體赫然寫著:"什麼是情商?"

喬布斯的卓越領導力,究竟從何而來?

《情商》一書一經問世便穩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長達一年半之久,並被翻譯成四十國語言。《哈佛商業評論》將這一概念描述為"革命性"和"突破範式"的。"情商"概念的橫空出世,讓很多人重新審視他們對智力和情緒性行為的看法。雖然"情商"這個提法在那個時候是一個全新的表述,但其背後的概念早已存在。

幾個世紀以來,領導者和哲學家們就曾建議他們的追隨者考慮情緒如何影響行為。20世紀80年代早期,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認為,智力並非僅由一種普通能力構成,個人可能同時擅長几種類型的"智力",包括理解自身感受以及理解這些感受對自身行為產生的作用的能力(自我認知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以及理解他人情緒行為的能力(人際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儘管如此,戈爾曼、邁耶和沙洛維以及其他一些研究者還是讓我們對情緒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隨著"情商"研究的發展,人們對其展開了更深入的研究,並帶來了很多新的觀點和見解。

喬布斯的卓越領導力,究竟從何而來?

那麼,我們如何定義"情商"呢?邁耶和沙洛維在其論文中做出如下描述:

情商是指洞察自己或他人的"情緒和感受",將這些"情緒與感受"區分開來,並利用這些信息指導自己思考和行動的能力。

請注意,根據邁耶和沙洛維對"情商"的定義,"情商"強調在實踐中的應用。"情商"不僅是對情緒本身和情緒如何起作用的瞭解,還指應用這些信息和知識管理自己的行為和人際關係以及獲得理想結果的能力。

簡而言之,情商是指一個人駕馭情緒,使之為己服務而非為其困擾的能力。

喬布斯的卓越領導力,究竟從何而來?

那麼,它在生活中的表現是怎樣的呢?

假設你和朋友在談論一個話題,結果交談從友好的意見不統一變成了充滿火藥味的爭執。當你意識到你們的爭論開始變得情緒化的時候,你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感受。為了不讓自己情緒失控而做出難以挽回的事情,你甚至會告辭離席。

你也可能意識到,即便你保持冷靜,對方還是因為過於情緒化而表現得不理性。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巧妙而不動聲色地轉變話題來化解這種尷尬。如果有必要繼續討論,你可以邊等對方平靜下來,邊考慮如何以合適的方式再提出這個問題。

舉這些例子並非要告訴你應當避免任何形式的衝突或激烈討論,而是要提醒你,當情緒面臨失控時,你應當有所察覺,這樣才能懸崖勒馬,避免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商還涉及學習從他人的角度看待你的想法和感受,這樣你的情緒就不會在聽到別人的意見之前就阻止別人批評你的想法。

回到我們開頭提出的問題:喬布斯是否是一個情商高的人呢?

的確,對於喬布斯而言,他不僅找到了一種方法來激勵和鼓舞他的同事,他甚至成功地跨越語言和文化障礙,激發了全球數百萬消費者的渴望。這些都是卓越的社會意識能力的標誌,也是影響力——關係管理能力的一個關鍵方面的體現。

這樣一位全世界為之癲狂的風雲人物的溝通風格卻讓許多人感到憤怒和沮喪,這又該怎麼解釋呢?眾所周知,喬布斯的情緒起伏很大,令人捉摸不透,還有點傲慢和自戀。他的處事風格讓很多人痛苦不堪,包括他的家人和其他與之親近的人。喬布斯本人將此歸咎於缺乏自制力。當他的傳記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問他為何有時如此刻薄時,喬布斯回答說:"我就是這樣,你不能指望我成為另外一個人。"

艾薩克森在兩年的時間裡花了很多時間和喬布斯待在一起,並採訪了喬布斯的一百多位朋友、家人、競爭對手和同事。他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

喬布斯的卓越領導力,究竟從何而來?

"他傷害別人並不是因為他缺乏情緒意識,"艾薩克森寫道,"恰恰相反,他能看穿別人,瞭解他們內心的想法,知道如何拿捏他們,因此才會聽憑自己的需求對他人或哄或傷。"如果喬布斯可以重新來過,他會改變自己嗎?這很難說,但在他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重要啟示:情商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除了要決定培養哪方面的能力,你還要考慮如何應用這些能力。

就像情商普通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一樣,高情商人群也有著不同的性格類型,意識到這一點很重要。直接還是含蓄,內向還是外向,以及是否天生有同理心,都不是決定一個人情商的因素。

培養情緒敏銳性即識別天生具有的能力、傾向、優勢和弱點。學習理解、管理和重視這些特性,你就可以準確地感知,你的情緒如何影響你的想法、言語和行動(反之亦然),以及這些言語和行動如何影響他人。

喬布斯的卓越領導力,究竟從何而來?

情商學習是沒有終身證書的。就像不常練習的音樂家很快就會生疏一樣,忽視自我反省和觀點採擇會讓你失去本有的能力。常常是在你覺得自己已掌握了情商某一方面之時會犯下最大的錯誤,而根據你如何處理這些錯誤會判定出你的情商水平。這時,如果你願意,反思和練習將產生令人驚訝的洞見和頓悟,讓你變得更好。

享受情緒,熱愛情緒,擁抱情緒。但永遠不要低估情緒的力量,以及情緒帶來傷害的潛力。

學會與這些基本事實和諧相處,你一定會讓情緒服務於你,而不是與你作對。

喬布斯的卓越領導力,究竟從何而來?

【關於本書】

阻礙你的不是情緒,而是你處理情緒的方式。

《不忍不逃,正面掌控情緒》是《時代週刊》《福布斯》、領英(LinkedIn)力薦的情緒管理專家賈斯汀·巴里索所著圖書。這本書告訴人們,成功的關鍵不是對情緒視而不見,相反,處理好情緒能幫助我們走上成功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