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4月4日

15:38:08

清明


每年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清明節氣開始。“清明”的含義是氣候暖和、草木萌發、杏桃開花,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除了作為節氣外,“清明”還“身擔”清明節祭掃緬懷“一職”。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清明節氣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對此,你究竟瞭解多少?且看“清明節氣代言人”隋斯琰告訴了我們些什麼吧———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提及對“傳統二十四節氣”的瞭解程度,隋斯琰老師自信地給自己打了88分。


“很喜歡清明節,不僅是因為我生日在清明前後,主要還喜歡它乍暖還寒的天氣,像位面冷心熱的美人,既不過分親熱也不拒人千里,就那麼恰如其分。”隋斯琰還告訴記者,“今年清明,在緬懷先烈和故去親人時,我們更應該牢記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守護人們生命而犧牲的白衣衛士和抗疫英雄們!同時,也不要忘記那些因疫情而逝去的每一個人。”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頗具民族凝聚力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清明時節“十年八雨”

但今年徐州例外


對於清明節天氣的描述莫過於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俗話說“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其實徐州的“清明”一般來說都是“十年八雨”的概率。氣象專家也表示,從徐州地區近30年的氣象記錄上看,清明節期間,4月4日或5日清明節當天出現降雨的就有19年,4月6日出現降雨的為20年,4月7日出現降雨的也是20年,且多以小雨為主。不過今年清明節期間徐州將打破“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天氣魔咒。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今日將迎“徐州近10年”

最溫暖的清明假期


今年,徐州市民將迎來“近10年來最溫暖舒適的清明假期”。據市氣象臺預報,今日“清明”冷空氣將暫退,回暖模式同時開啟,預計最高溫可超過20℃,但早晚最低氣溫將依舊在個位數持續。對於今日要出門的市民來說,還有一點也要注意,今日徐州地區雖然是晴轉多雲,但是風力卻有些大,預計東到東北風3級,中午前後增強至4到5級陣風6級,氣溫為6到21℃。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清明·隨筆


“人間值得,未來可期”是清明節氣代言人隋斯琰的座右銘。今年徐州的清明節明媚陽光取代了“雨紛紛”的“斷魂”天。美好的天氣也讓人們逐漸走出家門,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可以享受春色的舒適。這是“抗疫英雄”和“戰鬥在抗疫一線的白衣衛士”們的無私付出,才讓我們有了這“人間值得,未來可期”的美妙時光。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清明·天氣


“清明”的含義是氣候暖和,草木萌動,杏桃開花,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榮的感覺。這很符合今年徐州地區的天氣情況。據市氣象臺預報,4月5日,清明節假期的第二天,徐州地區轉為多雲天氣,偏東風3到4級,氣溫5到16℃;後天多雲間晴,東南風3到4級,氣溫5到18℃。


“由於近期無明顯降水,空氣乾燥,再加上風力較大,我市森林火險等級較高。”氣象專家提醒廣大市民,“踏青祭掃時需特別注意野外用火安全。”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清明·三候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承載了我國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意思是說清明節氣到來後,首先白桐花開放;接下來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雨後的天空就可以見到美麗的彩虹了。每五天一個變化,向升溫、春和景明而去。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清明·養生


清明時節“吃苦”能祛火。


春天人們容易“上火”,所以清明節氣期間在飲食方面我們應該有所注意,儘量避免食用荔枝、龍眼、榴蓮等性熱的水果,還要注意少吃咖喱、辣椒、胡椒、花椒等辛辣助火的食物。這些性熱的食物同時還有“發散”的作用,經常食用,會導致氣虛,從而降低人體免疫力。特別是辛辣之物,多吃還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我們的節氣·清明】又到“清明”時 緬懷先烈祭親魂

清明·民俗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全國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回鄉參加祭祖活動,緬懷祖先。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儀式中慎終追遠,在踏青郊遊中享受春天樂趣,文化傳承與身心調適是清明禮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就有了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此外,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過去,還有剪斷風箏牽線,保佑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