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咳嗽、目赤腫痛……巧用菊花入藥治

通訊員 沈鴻婷 鄧鳳翹

春分之後,便進入春季的下半階段,離夏季更近了。隨著天氣逐漸炎熱,人體容易出現咽痛、咳嗽、痰涕黃等外感熱證,併兼有心煩易怒、目赤腫痛等內熱證的表現。

廣東省中醫院心內科胡世雲主任醫師為你推薦一款藥食同源的膳食材料——菊花。學會巧用菊花,可以幫你緩解上述種種不適而不用上醫院,省事又省錢。

咽痛、咳嗽、目赤肿痛……巧用菊花入药治

菊花的來源與功用

菊花來源於菊科植物菊的乾燥頭狀花序,主產於安徽、山東、四川、江蘇、浙江、河南等省。按產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為“亳菊”、“滁菊”、“貢菊”、“杭菊”四種藥用菊花。於秋末冬初花期開始分批採集,除去枝葉和雜質,陰乾(亳菊)或焙乾(貢菊),或經硫黃燻過(滁菊),或蒸(杭菊)後曬乾而成。

古代醫籍對其多有記載,《神農本草經》雲:“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本草綱目》雲:“無毒”、“菊花,昔人謂其能除風熱、益肝補陰。”因此,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平肝明目之功效。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菊花主要含揮發油類龍腦、樟腦、菊油環酮及黃酮類菊苷等成分,具有解熱、抗菌、擴張冠脈血流、降壓、鎮靜、抑制肝臟內膽固醇的合成,加速膽固醇的分解等作用。

應辯證選用杭菊花,小心莫誤用了野菊花

藥用菊花均具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因種類不同,菊花的藥用功效也各有所長。現一般多選用杭菊花且按花瓣顏色,杭菊花又分為杭黃菊與杭白菊。

咽痛、咳嗽、目赤肿痛……巧用菊花入药治

杭黃菊原藥材 圖/受訪者提供

其中杭黃菊花瓣及花蕊均為金黃色,花蕊顏色略深,善於疏散風熱,以入藥為主,常用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咽痛、目赤多淚及疔瘡腫痛等證的治療。

杭白菊花瓣為白色,花蕊為金黃色,善於平肝明目,以入茶為主,常用於肝陰不足、肝陽亢盛之頭昏目眩等症的食療。

另外,眾所周知的胎菊即是來源於杭白菊未開放的花蕾,但胎菊較寒涼,如果體內熱氣不重,則不建議選胎菊。

如何選購優質的杭菊花

可分以下三步走:

一看外形:優質杭菊花瓣完整且花朵大,泡在水裡也是完整的一朵。優質杭菊帶有花萼,且花萼偏綠色的更新鮮、更好。

二摸花朵:優質杭菊摸起來有鬆軟、順滑感,而經硫磺燻過的杭菊會幹澀或者硬脆。

三聞氣味:優質杭菊聞起來有淡淡的清新花香,如果聞到有刺鼻的酸味,則很可能經硫磺燻過。

菊花與野菊花有何不同?

胡世雲特別提醒市民,菊花與野菊花是兩種不同的藥材,功效也大不相同。野菊花味甚苦,藥性更寒涼,清熱解毒力強,常用於治療熱毒熾盛之癰瘡疔癤等疾病。因此,切勿混淆或相互替代誤用,以免造成胃部不適、腸鳴、大便稀溏等不良反應。

咽痛、咳嗽、目赤肿痛……巧用菊花入药治

野菊花原植物 圖/受訪者提供

咽痛、咳嗽、目赤肿痛……巧用菊花入药治

野菊花中藥材 圖/受訪者提供

而且要注意,菊花性寒涼,脾胃虛寒,容易腹瀉體質的朋友不宜經常飲用菊花茶;菊花可降壓,所以血壓低的病人也不宜飲用菊花茶。

推薦三個藥膳茶飲:

1.杞菊茶

取菊花5克,枸杞5克,麥冬5克,冰糖適量,加開水焗服。

具有養肝清熱明目之功效。適用於長期熬夜、失眠,出現視力下降、口乾心煩,或伴結膜充血,或伴潮熱等肝陰不足、虛火上炎之病症,可用作高血壓、白內障等人群的保健茶飲。

咽痛、咳嗽、目赤肿痛……巧用菊花入药治

杞菊茶

2.桑菊清心飲

取桑葉10克,菊花10克,燈心草2克,甘草5克,加水1000ml,煮開10分鐘,分次飲用,或加開水燜焗分次服。

具有清熱明目的功效。適用於糖尿病、高血脂,症見心煩急躁,口乾舌燥,多夢,小便黃,或伴結膜充血發紅,或伴咽痛,舌質偏紅等;也適合感冒初起有上述症狀者。

3.槐菊祛溼茶

取菊花10克,木棉花10克,雞蛋花10克,茵陳15克,槐花10克 加水1000ml,煮開20分鐘,分次飲用。

具有清肝膽脾胃溼熱之功效。適用於性格急躁、口氣重、大便粘膩不爽、舌紅苔黃膩的人群,可作為血壓高、血脂高、糖尿病伴上述症狀患者的保健茶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