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原來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惹的禍


藥師在幼兒園做科普活動期間,一位寶媽諮詢:鄰居家的寶寶得了什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這個病嚴重嗎?會不會傳染?因為我家寶寶經常和他一起玩,我有些擔心!


孩子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原來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惹的禍

這位家長的顧慮藥師完全理解,可能大部分家長對這個病不太熟悉,現在,藥師就和大家一起談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是什麼?該怎麼治?

孩子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原來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惹的禍

什麼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會傳染嗎?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IM)


主要由EB病毒(EBV)引起的以單核-巨噬細胞內皮系統增生為主要特徵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與西方發達國家IM多見於青少年和年輕成人不同,我國EB病毒感染IM患兒主要是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發病的高峰年齡在4-6歲。

我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發病年齡在學齡前期,考慮與此年齡段免疫功能相對較低、在家庭中或托幼機構、經口腔唾液飛沫傳播有關。EB病毒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也可經輸血和性傳播,因此EB病毒相關性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是有傳染性的。

孩子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原來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惹的禍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有什麼表現?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典型症:一般來說典型症狀可在發病一週後完全出現。

  1. 發熱:絕大多數孩子有不同程度的發熱,一般波動在39°左右,發熱維持1周左右,年幼的孩子可不發熱或僅有低熱。
  2. 淋巴結腫大:90%以上患者有淋巴結腫大,為本病的特徵之一。任何淋巴結均可受累,頸部淋巴結大最常見。
  3. 咽峽炎:80%以上的孩子會出現咽痛及咽峽炎,表現為扁桃體充血、腫大,陷窩可見白色滲出物,偶爾可形成假膜。
  4. 肝脾腫大:約有50%的孩子可有肝、脾腫大、肝區壓痛。發病約1周多可觸及脾臟,伴輕壓痛,2-3周後脾臟逐漸縮小。

  5. 眼瞼水腫:50%的孩子可有眼瞼水腫。
  6. 皮疹:皮疹出現率約10%,多在第4-10天出現,可出現多樣性皮疹,3-7天可消退,消退後不脫屑,也不留色素。
孩子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原來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惹的禍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怎麼治?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脾腫大的孩子應注意防止脾破裂:


a.限制或避免運動,由於IM脾臟的病理改變恢復很慢,因此,IM患兒尤其青少年應在症狀改善後2-3個月甚至6個月才能劇烈活動,比如踢足球等。


b.醫生進行腹部檢查時動作要輕柔。


c.注意及時處理患兒便秘的問題。


主要是對症使用退熱止痛、鎮靜、止咳及保肝等治療。

IM患兒儘量不要用阿司匹林降溫,因其可能誘發脾破裂及血小板減少。重症患者發生咽喉嚴重病變或水腫者,有神經系統併發症及心肌炎,溶血性貧血等併發症時,短療程(3-7天)應用糖皮質激素可明顯減輕症狀。無併發症的普通病例,不應使用糖皮質激素。


常用於抗病毒治療的藥物有阿昔洛韋、更昔洛韋、伐昔洛韋。

但有研究總結分析了過去數十年來12個不同中心的研究結果,認為阿昔洛韋、更昔洛韋、伐昔洛韋等IM抗病毒治療有效性不確定[3],故不推薦常規使用抗病毒治療。

抗菌藥物的應用:


抗菌藥物對本病無效,只用於伴發細菌感染時。

比如咽拭子培養出現A組β鏈球菌,可使用青黴素G或紅黴素。應用氨苄西林發生皮疹者可達95%,通常在用藥1周後出現,可能與本病的免疫異常有關,因此不宜使用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以免引起超敏反應,加重病情。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能治好嗎?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為自限性疾病,如無併發症預後大多良好,病程約1-2周。但亦可反覆,少數患者恢復緩慢,如低熱、淋巴結腫大、乏力等,可達數週甚至數月之久。但本病發生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患兒則可迅速死亡。


相信通過上述的介紹,各位寶爸寶媽對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表現和治療做到心中有數,可以更好的幫助寶寶早日恢復健康。


審稿專家: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藥學部 羅崇彬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