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頻繁夜醒,該怎麼辦?

小豬蛋蛋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每天需要11到14個小時的睡眠,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在晚上7點上床睡覺,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起床。即使孩子已經床上睡著了,他可能會進入一個階段,開始醒來一次,兩次,甚至三次,哭泣,直到你把他哄迴夢鄉。

對於幼兒來說,夜間醒來是非常正常的,也是非常普遍的。然而,就像其他不受歡迎的行為一樣,這個睡眠習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你的耐心而消失。

為什麼我孩子突然在半夜醒來呢?

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以前像木頭一樣熟睡的小孩會在夜裡醒來並哭泣。

物理原因。出牙、耳部感染或鼻塞都可能導致夜間醒來。幸運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減少或減輕孩子的症狀和不適,比如用醋氨酚或布洛芬止痛,或使用冷霧加溼器來緩解感冒或過敏引起的不適。

恐懼、焦慮或壓力。一些的孩子夜復一夜地醒來,因為他們可能有恐懼或焦慮的感覺。生活的變化,比如一個新的兄弟姐妹,如廁訓練,搬家,或一個新的保姆,會導致白天的焦慮,這可能會轉化為晚上的不安。隨著她的想象力在超速駕駛,也有可能是噩夢驚醒了她。

不累或太累。有時孩子們會在半夜醒來,因為他們白天睡得太多了,也不累。另一些時候,這是相反的原因——過度疲勞的孩子太興奮以至於不能入睡或保持睡眠狀態,所以他們會一次又一次地醒來。

你能對孩子晚上醒來做些什麼呢?

不要著急。如果她在半夜嗚咽,等幾分鐘看她是否可以自己安頓下來再衝過去。記住,小孩子是吵鬧的睡眠者,他們經常會在睡夢中嗚咽或哭喊,幾分鐘後就又睡著了。然而,如果你的孩子開始認真地哭泣,要確保她沒有生病或者需要你的幫助。

提供低調的安慰。別去抱她,也別跟她說太多話。這樣做是為了幫助你的孩子學會如何自我安慰。相反,溫柔地拍拍她的背,輕聲說“噓……”或“沒事”。如果你的孩子是被噩夢驚醒的,告訴她那不是真的,她很安全。當她平靜下來(但沒有睡著),不要再看她。如果她又開始哭了,等幾分鐘再看向她。根據需要重複,逐漸增加你出現的間隔時間。

如何防止寶寶夜間醒來?

首先,確保你的孩子在白天不會睡得太多或太少。如果你覺得你的寶寶可能太累了,那就試著早點睡覺,並確保她白天有足夠的午睡時間。如果你認為她晚上醒來是因為白天睡得太多,那就試著縮短她的小睡時間。還要確保她不會在臨睡前打盹。

然後,考慮在你孩子的臥室裡增加一個白噪音機,這樣她就不會被房間外面的噪音吵醒。一個愛或者其他的安慰物品(比如一條毯子或者毛絨玩具)可以陪伴她的小寶貝,幫助她平靜地入睡。

最後,睡前不要看恐怖的電視節目或書籍,因為它們會引發噩夢和夜間醒來。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意見和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在這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加關注一起討論。謝謝!


MollySays茉莉說


一般來說,寶寶夜醒多發生在3歲以下,其中以1歲以下的寶寶更為常見。造成寶寶夜醒的因素很多,比如肚子餓了、想尿尿排便、或是被熱醒等等。但如果寶寶頻繁夜醒甚至煩躁、哭鬧,那麼寶爸寶媽們就要考慮到疾病因素! 1、腸絞痛:這種病好發於3-6周新生寶寶,通常發作得很急,常見於下午及夜間,寶寶會出現面部漲紅、握拳踼腳等症狀,所以寶寶夜醒不排除腸絞痛的可能。 2、鼻塞:寶寶鼻子有鼻痂阻塞,或者其他情況如鼻竇炎、感冒等情況引起的鼻塞也是造成寶寶夜醒的原因。 3、消化不良:寶寶的消化功能還不夠完善,對食物的消化能力較弱,如果白天吃得太多,夜間可能因肚子脹氣而難以入睡。 4、中耳炎:還在哺乳的寶寶特別容易因嗆奶,奶液經寶寶的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就容易引發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中耳炎會讓寶寶耳痛、發燒。若寶寶煩躁不安、抓耳撓腮、夜醒哭鬧不止也有可能是因為患了中耳炎。 5、溼疹:溼疹會讓寶寶的皮膚出現泛紅、脫皮、瘙癢等症,夜晚睡覺時,寶寶的注意力比較集中,對瘙癢的關注度就更加敏感,由此導致夜醒。 寶寶頻繁夜醒怎麼辦

寶爸寶媽可以根據寶寶夜醒的一些症狀判斷其成因,從而對症治療。

1、睡前形成固定程序

寶寶入睡前,除了不要過度活動和進食外,每晚以相同的順序做相同的事情也可以幫TA儘快靜下心來,為睡覺做好準備,比如睡前固定給寶寶洗澡、更換睡衣、唱搖籃曲等,接下來就可以睡覺了。 2、建立規律入睡時間表

每晚按時睡覺可以讓寶寶的生物鐘更加有序。建議在每晚8時至8時半引導寶寶入睡,如此形成睡覺規律,寶寶睡覺會更加安穩,夜醒次數也會減少。3、教會寶寶區分晝夜

在寶寶2周大時就可以開始教TA區分晝夜了,比如在寶寶白天清醒的狀態下要多跟TA玩耍和交流,但寶寶在夜裡醒來時就不要跟TA玩耍或說話,同時寶爸寶媽要注意保持燈光昏暗、說話聲音輕柔,讓寶寶自行入睡。





母嬰育兒排行榜


造成寶寶頻繁夜醒的最普遍原因是身體不適,例如:

  • 長出磨牙
  • 鼻塞
  • 發燒
  • 便秘
  • 耳部感染

磨牙生長的疼痛會比其他乳牙萌出時更疼一些,可能會持續好幾周的時間,除了讓寶寶在白天多多啃咬緩解出牙痛之外,爸爸媽媽能做的也就是耐心等待了。

此外,在換季時,如果寶寶的被褥沒有及時調整,寶寶也會在睡覺時因為覺得太熱或太冷而醒來,所以提醒各位爸爸媽媽,換季時除了要調整衣物外,寶寶的被褥也一定別忘記了。

頻繁夜醒的原因還包括:

  • 忽然更換生活環境
  • 更換看護人
  • 更換居室
  • 白天格外興奮或憋悶
  • 受到驚嚇
  • 感到壓力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爸爸媽媽不妨多換位思考,如果自己熟悉的事物忽然改變了,大人也會感到不太習慣,寶寶也是一樣的。所以這時爸爸媽媽要多安撫寶寶,讓寶寶不會為環境和事物的改變而受到過多影響,要讓寶寶知道最愛他的爸爸媽媽還在他身邊,相信經過幾天的調整寶寶就能適應了。


張藝煊的成長日記


你好,根據你說的這種情況,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問題。

第一,小兒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就會出現夜裡哭鬧不安,睡覺不安生,翻來覆去。

第二,小兒驚嚇,如果孩子秉性不足,就有可能被外界刺激驚嚇到,夜間也會導致哭鬧不安,睡覺不踏實。

第三,白天睡眠時間長,晚上就會睡得少,導致生物鐘紊亂,所以可以適當調整睡眠時間。

第四,有的孩子精神狀態好,精力充足,所以,晚上不要讓孩子睡得太早,觀察一下,孩子晚上睡覺容易醒到底跟什麼有關係,有的是夜尿比較多,也會導致夜醒頻繁。

我個人的建議只有這麼多,你可以作為參考,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醫楨致聖


樓主你好,寶寶哭鬧困擾著很多的新手媽媽,其實導致寶寶睡覺哭鬧的因素,除了睡眠環境不佳、身體不適等普遍因素外,還有可能是渴、餓、冷、熱、缺鈣、腹脹等外在因素。寶寶睡覺哭鬧不止,不僅影響了寶寶的睡眠質量,還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所以寶媽要時刻觀察寶寶,及時給寶寶調整。當寶寶哭鬧時,媽媽可以讓寶寶吸吮,不論是媽媽的乳房、喝奶的瓶子,或者是安撫用的奶嘴,手指等都能起到安撫的作用。各種輕拍和按摩也能幫助寶寶平靜下來,或者放有節奏的聲音、音樂能安撫寶寶,甚至洗衣機或吸塵器的嗡嗡聲也能讓寶寶平靜。睡前,檢查寶寶是不是餓了或吃的太飽,尿不溼是不是溼了、房間太熱或太冷等,要給寶寶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養成好的睡眠習慣。


鋼哥161186126


我寶寶也是,他之前是缺乏維生素D,後面補了就好多了,還有的缺鈣,或者是肚子餓也會睡眠不好,消化不良也會翻來覆去的,如果在口腔聞到有酸臭味基本都是消化不良


那條失去夢想的鹹魚


你好,我是安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寶寶夜醒頻繁對寶媽來說是特別辛苦的,寶寶夜醒頻繁有很多原因,關鍵是要找到具體的原因,才能對症解決這個難題。那麼,寶寶頻繁夜醒的原因有哪些呢?我們一一來探討下。

一,睡眠環境改變了

如果寶寶總是要抱著奶瓶睡著,或者一直是媽媽抱著來回走動,或者是用搖籃晃動寶寶來哄睡,睡覺後再把她放到床上,這就是藉助了道具來哄睡,寶寶夜晚醒來,道具沒有了。他的警覺系統發出警告,睡眠環境不一樣了,寶寶立刻就會清醒。

如果你的寶寶已經形成了道具依賴,請花些時間耐心地幫助他改變這種習慣。

二、分離焦慮導致頻繁夜醒

在嬰兒期,寶寶會對媽媽產生強烈的依戀感,與此同時,10-20個月的寶寶分離焦慮會達到最高點。擔心一睡著了,媽媽就離開他們,所以當他們處於淺表性睡眠狀態時,會不斷醒來確認媽媽是否還在自己身邊。

這種情況需要媽媽多陪伴寶寶,多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多給孩子擁抱,和孩子愉快玩耍,孩子睡後也在旁邊多陪伴一會兒,不要立刻離開。

三、睡眠倒退

也可能是發生了睡眠倒退。18月左右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變得固執、任性、喜歡抗拒。這時的寶寶呢,會用抗拒睡覺來表達“我就不”的情緒。

這只是孩子成長過程的一個階段,過了這個階段就會好轉起來,寶寶因睡眠倒退導致的睡眠問題也很快就會解決。

最後,附上國內外權威機構發佈的睡眠方法和指南,希望能夠幫助你早日給寶寶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後,夜晚就是“天使寶寶”了。




安媽育兒經


日常育兒對於一些新晉寶媽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尤其是小寶寶起夜頻繁的問題,往往讓寶媽身心俱疲,但是又找不到什麼好的方法,那麼,孩子起夜頻繁,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0~1 歲孩子:

這個時期的嬰兒是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一般都是吃了就睡,睡醒在吃。這個時候嬰兒出現睡眠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飢餓、溫度和尿布等因素導致,這個時期的嬰兒不具備自我入睡的能力,因此一旦出現一些環境變化或者飢餓感,嬰兒就會醒來。

同時根據研究顯示,0~1歲的孩子每天需要睡13~16小時,如果白天睡眠過多,晚上就會睡不著,當然這個問題會隨著月齡增加,以及習慣的培養可以慢慢改變!

1~2 歲孩子:

這個時期的嬰兒對母親的依賴越來越嚴重,有時候短暫的分離也會讓嬰兒焦躁不安,因此,如果白天媽媽和孩子長時間分離,會導致孩子頻繁夜醒,出現夜奶頻繁的情況。

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提出,這個時期的嬰兒寶寶平均睡眠時間在 11~14 小時,所以我們已經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睡眠習慣。另外,這個階段孩子開始學習扶著站,身體和大腦功能的發育也會影響夜間睡眠。

2~4 歲孩子:

這個時期的孩子全天睡眠時長已經縮短到 10~13 個小時,但是全靠夜間睡眠卻不可能睡那麼長時間,因此這個時候是非常好的培養午睡習慣的階段。這時我們可以給孩子安排一個1~2小時的午睡時間,幫助孩子補足晚間睡眠時間不夠的問題,而且也能解決孩子早上起不來和晚上不睡覺的難題。

4~6 歲孩子:

4~6 歲的孩子與2~4歲的孩子一樣,需要 10~13 個小時的睡覺時間。可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一小部分不在午睡,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不必強求,我們可以給孩子安排一段安靜時間,這個時間可以是40-60分鐘,這段時間裡,可以讓孩子進行玩積木、畫畫塗鴉、翻閱繪本、做手工等低強度的活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著無限的想象力,他們會夜醒主要是對夜晚的恐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無法區分現實和想象,所以容易對黑暗產生幻想,導致驚醒。

如何給孩子更好睡眠:

方法一:儀式感

1 歲以內的孩子可以通過安撫襁褓來給孩子安全感,並嘗試通過引入一些安撫物等方式來幫助寶寶逐漸建立自己的睡眠規律。

大孩子的睡前儀式,操作的要點是簡單 + 重複 + 堅持。比如固定為簡單的三個組成部分:睡前讀繪本 10~15 分鐘 + 道晚安 + 關燈。那些看似合理的延遲入睡理由,可以轉移到非睡眠時段,陪著孩子去完成。

方法二:親子相處

將環境的燈光調暗、安排平靜的睡前事務,例如洗澡、刷牙、換睡衣、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等,營造舒緩的睡眠氣氛,自然完成從白天的活動狀態到夜間休息狀態的過渡。

方法三:制定規則

4 歲多的孩子可以比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溝通能力。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關於“睡覺”這件事情的規則。當規則制定完成之後,家長就需要避免根據自己的心情隨意更改。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每個養育過孩子的媽媽都經歷過寶寶夜醒的痛苦,想要從根源上解決寶寶頻繁夜醒的問題,就有弄清楚寶寶為什麼會夜醒,對於一歲以內的寶寶,夜醒的原因基本都是飢餓、戀奶、腸絞痛、長牙期、猛漲期、大腦飛躍期等等,但對於兩歲以上的寶寶如果頻繁夜醒,基本可以忽略這些因素。

 

對於兩歲以上的寶寶,如果排除寶寶身體不舒服的原因,會不會存在以下情況導致寶寶晚上睡不踏實、頻繁醒來呢?

 

1. 睡前過度興奮或緊張:在幼兒階段,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善,如果睡前寶寶玩得過於開心,或者睡前發生了讓寶寶感覺恐懼的事情,都會使寶寶的神經處於過度興奮狀態,無法平靜,寶寶晚上就會睡不踏實

應對措施:睡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父母要避免與寶寶玩鬧,應該為寶寶創造安靜的睡眠環境,保證寶寶有一個平靜的狀態,自然會睡得踏實

 

2. 做夢:對於兩歲的寶寶還不懂得夢境是虛幻的東西,如果做了噩夢就會認為是現實中發生的事情,所以父母經常能看到孩子做噩夢哭醒的狀況

應對措施:當寶寶做噩夢哭醒時,媽媽最好把寶寶抱在懷裡,告訴寶寶媽媽在身邊,不要害怕,安撫寶寶直到重新進入睡眠狀態

 

3. 環境因素:如果寶寶夜醒,父母可以檢查一下孩子是否冷了或者熱了,穿蓋太多或太少都可能讓寶寶睡不好

應對措施:一般來說,如果室內溫度適宜,可以給寶寶穿厚度適宜的睡袋,蓋被子容易滑落著涼

 

4. 飲食過量:對於一歲前的寶寶,很多父母都會在睡前讓孩子飽餐一頓以免夜裡感到飢餓,但對於兩歲以上的寶寶來說,應該避免晚飯後、睡前給寶寶吃太多東西,以免食物不消化導致寶寶夜裡不舒服也會睡不踏實

應對措施:晚飯後、睡前避免給寶寶吃太多東西,如果寶寶想吃也儘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諾媽早教資源站


兩歲寶寶頻繁夜醒,應該是以下幾種原因:一,睡眠環境不舒適,比如吵鬧,潮溼或者過冷過熱等。二,腸胃不好,兩歲的寶寶已經開始吃飯了,看看食物是否不容易消化,是否吃了過多的冷飲,造成寶寶胃部不舒服,家長要查找原因,注意給孩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三,尿多,睡覺之前喝了過多的水或飲料,造成寶寶頻繁起夜,所以睡不好。

對於兩歲的寶寶要科學餵養,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我們的寶寶才會健康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