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1526年,巴布尔率领的莫卧儿军队,在第一次潘尼帕特战役中大获全胜。不仅击破德里苏丹国的反击力量,还让自己在旁遮普和德里城站稳脚跟。但在大部分人看来,这次战役并非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直到他们发现情况不对,才纷纷在第二年走上了坎瓦战役的沙场。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莫卧儿人南下前的北印度局势

由于历史地缘因素,整个次大陆北部都是异常残酷的征服者走廊。每当前一波强者开始扎根,就会立即遭遇后一批人的顺势挑战。少数佼佼者可以坚持更长时间,却也免不了从自己的中亚老家吸纳有生力量。最为普遍的情况,则是入侵者自觉实力或胃口有限,选择在劫掠一番后就打道回府。但由他们制造的暂时混乱与权力真空,也会给原本的第2-3号势力以重大机遇。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巴布尔的莫卧儿军队入侵线路

因此,当巴布尔成功进入德里,就有许多北印度的王公对此是乐见其成。其中就包括拉其普特联盟的首领--拉娜-桑盖拉。他非常愿意看到德里苏丹势力的崩溃,以便让自己的印度教集团能获得更大生存空间。甚至一度与巴布尔结盟,却没有在大战中提供一兵一卒。即便是隶属于德里苏丹阵营的马哈茂德-洛迪,也准备在莫卧儿人撤退后,由东方入驻帝国大位。他在恒河流域的比哈尔等地,有着庞大的军政势力范围。同样也依靠南下的阿富汗士兵支持,并对本地情况更为熟悉。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桑加尔与他的最大对手 巴布尔

然而,巴布尔既不是被撵出北印度的察合台蒙古人,也不是见好就收的暴君帖木儿。虽然他同时拥有两者血脉,却比前人更需要扩大自己的南方地盘。尤其当注意到自己的东西两头都有强敌,就下决心要以武力维持过往的征服所得。他很快就派遣儿子胡马雍,率领一支部队沿恒河东进。这个举动也逼着桑盖拉和马哈茂德形成同盟,准备联手将莫卧儿人驱逐出去。于是,这位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人便召回了东征部队,并派遣那些臣服自己的本地武装去周遭占据更大地盘。最后,也不忘派人返回老基地--喀布尔,招募出更多雇佣兵南下。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拉其普特人 是西北印度的反莫卧儿征服主力

1527年,桑加尔已完成了反巴布尔同盟构建。他不仅将大部分拉其普特封建主都动员起来,还是成功联络了不少周边王公,并获得了来自恒河流域的有力支持。麾下联军包括有57000名印度教拉其普特、12000名穆斯林拉其普特、10000名阿富汗裔军户、35000人的恒河流域征召炮灰和500头标志性的印度战象。尽管这些数字里包含有大批后勤人员与贵族扈从,但可用战兵的规模依然远胜莫卧儿对手。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桑加尔集中了北印度的大部分有生力量

当年春季,巴布尔也获得了自北方南下的新一波援军。虽然部队规模远不如对手,还是主动追击到位于拉贾斯坦邦边境的坎瓦。其中最精锐的力量,还是8000名来自阿富汗的雇佣兵部队。他们在一批奥斯曼火炮专家指导下,成为全印度规模最大的火器部队。此外,还有40000名来自旁遮普与德里周围的穆斯林封建武士,主要以各类轻重骑兵方式作战。更多炮灰仆从,则是35000名来自底层印度教社区的征召民兵。同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部分招募自锡斯坦的工人。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莫卧儿人第一次将大规模火器带入北印度

基于前一年的潘尼帕特之战经验,巴布尔继续以50门火炮作为全军的重要杀伤手段。这些武器都被安装在带轮子的炮车上,以便在关键时刻进行机动部署。土耳其顾问还效仿奥斯曼军队做法,将每辆车用铁链相互绑定,形成非常可怕的移动防线。大量骑兵则躲在后面,分成3个主要的攻击分队。但考虑到敌人的数量太过庞大,莫卧儿步兵还用20天时间,赶制出一批带盾牌的三脚架。在用生牛皮相互绑定后,放置在炮车之间作为掩护。以便让火枪手可以从容的应付骑兵冲击。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莫卧儿军队的移动式炮车阵地

然而,联军却并不想正面强攻设防阵地。他们采取相对分散的部署方式,拖延决战,并期望等对方拔营再寻觅机会。好在莫卧儿方面也早有心理准备,定期向着对方推进阵线。每到一处就让民夫立刻挖掘壕沟,在炮车和三脚架之外再构筑一条防御工事。巴布尔也不断派遣精锐骑兵出击,在前哨战中打击对方的散兵游勇,并对那些提着印度人首级归来的武士都予以奖赏。甚至带头宣布戒酒,以便将金银制造的酒具都砸碎了分给部下。因此,全军不仅没有因敌方人多势众而士气消沉,反而在不断的小规模胜利鼓舞下,对即将来临的决胜更为渴望。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莫卧儿步兵射击时所依仗的三脚架

最终,莫卧儿人在1527年的3月16日靠近对方主力,并逼迫联军必须转身同自己决一死战。巴布尔立即让民夫最后一次挖掘壕沟,并派儿子胡马雍率领最精锐分队到右翼执行监督。桑加尔也按照非常传统的北印度风格,将战象和步兵全都聚拢在中路,并以大量骑兵掩护两翼。由于首先遭到前出的少量蒙兀儿轻骑兵袭击,他的庞大军队便首先向着莫卧儿阵地发起冲锋。来自拉其普特与阿富汗的不同部队,准备分别从左右两翼形成突破夹击。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莫卧儿军队的火力优势 让联军中路陷入混乱

此时,来自土耳其的欧洲军事技术,让巴布尔一边的优势迅速展现。总计50门火炮被集中使用,给迎面而来的印度联军以当头棒喝。尤其是部署在中路的大口径类型,频频将硕大的石弹射入战象群中。由此引发的骚动和相互踩踏,让大量聚集在周围的步兵也跟着陷入混乱。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冲锋的拉其普特骑兵

大部分骑兵也本能的绕到两翼,却又需要面对火枪与复合弓的连环迎击。那些从前沿撤下来的蒙兀儿人,也经常绕到印度骑兵的另一侧,以回马箭等骑射战术进行夹击。加之莫卧儿军中的工兵也在侧翼挖掘了壕沟,就让联军骑手很难冲入轻步兵身后。唯一的办法,就是绕更大的圈子,或者从阵地间预留的通道进攻。但莫卧儿的两翼部队也严阵以待,始终确保原有位置没有丢失。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莫卧儿骑兵的反击

随着时间推移,联军的攻势终究因不断受挫而停滞下来。巴布尔看准时机,下来身边的中路军全线反击。他们也被分成两股,同步前往左右两翼,并从预先设置的通道中突然杀出。早已人马疲惫的印度联军,根本挡不住中亚铁骑的雷霆万钧。他们转向后方的慌不择路,也顺带冲乱了更多准备投入作战的后续援军。许多亲自领兵的王公贵胄,便在这阵溃败中被莫卧儿骑兵斩落马下。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中路骑兵反击之余 莫卧儿步兵也从两翼推进阵地

同时,莫卧儿步兵也授命前进,逐渐将轻便的炮车推出阵地。通过这种缓慢的两翼包抄,反过来将步骑兵都混在一块的敌军实施合围。然后再以密集的交叉射击,彻底击溃了桑加尔等反对派王公的心里防线。这位大同盟的编织着,立刻策马奔逃出包围圈。但跑来加盟其宏图伟业的盟友,则大都没能在杀戮中幸免于难。规模最庞大的恒河炮灰,此时也遭到对面的同类型民夫追杀,沦为联军中损失数量最多的群体。

决胜坎瓦: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的最关键一战

莫卧儿手抄本上的 坎瓦之战场景

经过半天的激战,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人以8万多兵力,完败对方的近20万之众。由于势力众多且场面太过混乱,参战双方都无从统计自己的杀敌成果,但北方大兵无疑有充分自信去笑到最后。他们不仅打击了依然坚持德里苏丹系法统的东部军阀,还直接重创了桀骜不驯的拉其普特势力。


巴布尔甚至模仿先祖帖木儿,下令用阵亡敌军的人头堆积成京观,以此震慑所有还对自己不服的潜在挑战者。纵观当时的北印度大地,似乎也的确没有能抗衡其征服的势力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