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为什么不给「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授元帅?

二战时期众多的德军将领中,古德里安名列三大名将之一,也是闪电战理论的创始人,有着「装甲兵之父」的美誉,对于这样一个战功显赫的杰出将领,希特勒为什么不给他授元帅?


元帅在德国是最尊贵的军衔等级,一般来说只有独立指挥过并赢得会战的胜利,或者是占领一个要塞,这样的将军才能有幸荣获陆军元帅的军衔。德军将领曼施坦因和隆美尔都曾经指挥部队单独攻下一个要塞,所以才荣升陆军元帅。


元首为什么不给「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授元帅?

曼施坦因


不过纳粹德国时期,元帅的晋升并没有这么苛刻,许多达不到上述标准的人也被晋升为元帅,尤其是空军总司令戈林还曾晋升为唯一的帝国元帅,元帅这一军衔的价值和尊严已经被大大降低了。


古德里安一手创建了德国装甲部队,德国初期的胜利很大程度是由于德军装甲部队在战术和编制上的巨大领先。起初希特勒和古德里安的关系也是非常不错的,主要是由于希特勒对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组建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古德里安也认为相比于陆军高层中那些观念落后的老派将领,希特勒无疑是代表着开明和先进性。


元首为什么不给「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授元帅?

隆美尔


1940年法国战役时候,当时曼施坦因还是一个步兵军的军长,隆美尔才是一个装甲师的师长,而古德里安已经是装甲集群的司令,虽然装甲集群只是一个临时性的编制,但是比军要大,比集团军要小,相当于一个小型集团军,至少在1940年来看,古德里安是德军新一代将领中最年轻有为的,也是晋升最快的。


不过古德里安的前线指挥生涯在1941年底的莫斯科战役中终结,当时他是在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的位置上被解职的,具体原因我们不再详述。虽然古德里安的集团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失败了,可是在此之前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胜利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明斯克战线、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布良斯克战役,每场战线都大量歼灭了苏军有生力量。


元首为什么不给「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授元帅?

基辅战役中的德军


不过这些胜利都不能算在古德里安一人头上,这些战役都是在集团军群的级别上进行,而且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由于没有独立的后勤单位,只能依附于步兵集团军,独立指挥战役的功劳都到了各集团军司令头上。


直到莫斯科战役前夕,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才升格为装甲集团军,开始其独立指挥作战的生涯,却因为莫斯科战役的失败而被解职,古德里安失去通过战功来赢得元帅军衔的机会。


直到1943年古德里安再度被希特勒启用,不过他不再担负前线指挥官职务,而是出任装甲兵总监一职,负责德军装甲兵的组建和训练工作,在后方岗位上是很难晋升元帅的。


1944年刺杀希特勒事件发生后,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为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得以再度开始军事指挥生涯,此时的东线德军已经失去了和苏军正面抗衡的实力,完全处于被动的防御态势,古德里安在这样的困境中很难取得像样的成绩。


元首为什么不给「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授元帅?

德国黑豹坦克


加上他这个总参谋长实际权力非常有限,希特勒经常越过陆军总司令部直接向前线的集团军群下达命令,古德里安领导的陆军总司令部实际只是一个空架子,他甚至都无法有效控制东线德军,而前线一系列的失败却都由古德里安的陆军总司令部来承担。作为纳粹德国倒数第二任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在军事上影响非常有限,通过军功来晋升元帅也就彻底无望了。


古德里安和希特勒的私人关系也非常糟糕了,希特勒之所以再度启用古德里安是离不开他的专业能力,两人经常就军事问题发生激烈的争吵,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冷淡,加上军事上失败不断,希特勒也就不再晋升任何新的元帅了。


元首为什么不给「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授元帅?

古德里安


总之,一句话,点子背,不能怨社会。古德里安就是这样一个悲催的人,他始终没能在那些关键的点上,搭上顺风车,然后就一步错过,步步错过。最后落得「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古德里安是个纯粹的军人,从当时的军事思想当中,总结发展出装甲兵大集群闪电战的先进战术思想,帮助德国闪击欧洲,立下了汗马功劳。


德军进入巴黎,无疑是一个高光时刻,希特勒大事分封,不过这时古德里安起点过低,没能封帅,封了个大将,已经算是照顾了,也不能说对不起他。元首一向对国防军里,有能力而且名字里不带「冯」字的将领,都是极尽拉拢的。


元首为什么不给「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授元帅?

在巴黎游行的德军


对古德里安,要不是元首慧眼识英雄,敏锐的发现他和他的闪电战理论,老古还在国防军里被老前辈们按着,永无出头之日呢。所以也不能说希特勒不想给古德里安封帅,只能说时机未到,然后就永远不会来了。


要是按元首的设想,对苏联的闪击战,古德里安的中央集群,顺利攻略莫斯科,希特勒大概会心满意足的带一群人,在克里姆林宫门口红场上漫步留影,并兴高采烈的给古德里安封帅。


不幸的是,莫斯科正是第三帝国扩张的极限,古德里安在这里,以纯军事观点,选择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违命撤退了下来,大概从这时起,后来哪怕第三帝国照样风生水起,蒸蒸日上,他也失去了封帅的资格。而历史是从这一刻起,第三帝国每况愈下,古德里安再也不会有机会了。


在他之后的莫德尔,以东线救星身份封帅,到处救火,最后阿登反击战失败,在鲁尔地区的一个森林里,选择自杀身殉第三帝国。我觉得还不及跟古德里安一样,早早退出权力中心,还能躲过纽伦堡的绞刑,而后在和平岁月里,著书立说,安度晚年。


元首为什么不给「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授元帅?

莫德尔


古德里安没能封帅,但装甲兵之父的名号,不是戴的妥妥的吗?提到第三帝国,不知道希特勒二十八个元帅的大有人在,不知道古德里安的可不多


尽管古德里安拥有闪击战之父,德国装甲兵之父等等赞誉,但是在当时的人却不认可。


古德里安的闪电战理论只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他吸取了英国人富勒、李德哈特等人著作的主张和思想,将其发扬光大并且获得实践的机会。当时古德里安的理论遭到了不少德国高级将领的反对,对此嗤之以鼻,德军骑兵将领的反对尤为激烈,装甲部队的发展无疑会将他们淘汰。


元首为什么不给「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授元帅?


直到希特勒上台后,古德里安才获得了出头的机会。1933年,在德国兵工署主持的近代兵器发展表演会上,当希特勒看到古德里安亲自指导的摩托化部队表演时,情不自禁地一再说道:「这就是我所希望的东西!这就是我所需要的东西!」希特勒深知德国战略资源匮乏,经不起持久战,一切有利于速战速决的战术理论都是其迫切需要的。


1934年,德国成立了装甲司令部,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为参谋长,1935年德国建立起3个装甲师,古德里安任第二装甲师师长,从此德国装甲兵得到迅速发展。而古德里安的军职也水涨船高。因此古德里安在希特勒上台前一直被打压,没有表现的机会,也就没能在二战爆发前拥有封帅的资历和履历。


元首为什么不给「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授元帅?

希特勒


可以看出,希特勒封帅的一个时机是攻陷大国之时。而在二战后期,由于战争的惨烈,希特勒将其标准放宽到一场重要战役的胜利,一座要塞对战争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就是说要想封帅,必须先是集团军或者集团军群的司令独自带领德军打一场关键性战役。


隆美尔在北非带着一个缩水的集团军,牵制了大量盟军,并且攻占了托布鲁克要塞,而曼施坦因在克里米亚率领第11集团军攻占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获得了封帅的入场券。


元首为什么不给「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授元帅?

北非战场上的德军虎I坦克


古德里安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战役中有所斩获,而且也是集团军司令却没有封帅,原因可能是希特勒可能想攻占莫斯科后再进行封赏。而古德里安在莫斯科战役中由于抗命后撤,捅了希特勒的肺管子,不仅被解职还彻底失去了封帅的机会。希特勒拿古德里安立威,当时如果德军的所有司令都擅自撤离战线,德军在苏联寒冷的冬天就会像拿破仑一样溃败


1943年保卢斯以元帅的身份投降苏联后,希特勒暴跳如雷,发誓不再册封元帅。直到二战结束也只封了两个,而之前他一口气连封28个元帅时,古德里安没能搭上顺风车,后面即使没被解职,封帅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