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咳嗽的识别及其治疗

作者/罗岳良


本文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中医学的角度,阐述笔者对咳嗽的见解,恐学力未深,如有不当,高明谅之。


咳嗽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但它并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伴随症状,诸如普通感冒、肺炎、过敏反应、呼吸系统肿瘤、肺结核等疾病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咳嗽虽然让我们不舒服,但咳嗽本身并不是我们的敌人,相反,咳嗽是为了清除肺和气管内的痰液等异物,以达到洁净气道,通畅呼吸的目的,它是正邪相争的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排病反应。正因如此,我们临床见到咳嗽时,找出咳嗽背后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用药,就显得格外重要。


伤风咳嗽的识别及其治疗


咳嗽的病因


从中医学的角度,咳嗽的病因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为外感咳嗽(即感冒咳嗽),二为内伤咳嗽。


限于篇幅,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外感咳嗽中的伤风咳嗽。


外感咳嗽是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热侵犯体表或呼吸道,引起肺的宣降失常,从而导致咳嗽。其中风、寒、暑、湿、燥、热六邪可以单兵作战侵犯体表或呼吸道,也可以协同作战攻击体表或呼吸道。


伤风咳嗽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明确记载:“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其意思就是体表防御能力差的人,容易被风邪所伤,而导致伤风咳嗽。


伤风咳嗽的识别


伤风引起咳嗽的原因是风邪袭表,人体因畏惧风邪再次或进一步侵犯而产生怕风的感觉,因此笔者认为怕风是风邪袭表引起咳嗽的最具特征的症状。


风邪之性飘忽不定,变动不居,它会扰乱体表毛窍的开合,体表开合失常,毛窍过分地张开,便会引起出汗;毛窍过分地闭合,便会影响机体散热,而引起发热症状。同时因为风邪袭表,使得体表的窍道失于畅通,不通则痛,故见头部、颈部等其他部位疼痛。


此外,体表的窍道也是人体气血津液内外周流的通路,体表的窍道不通,体内的气血津液也随之不畅,气血津液上逆于肺则为痰,出于自我保护,人体便通过咳嗽的方式将痰咳出。


气血津液上逆于鼻,便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的症状。


综上所述,伤风咳嗽的典型症状:咳嗽、怕风、出汗、发热、头疼、身痛、鼻塞、流涕等。



​此类风邪袭表而引起的咳嗽需以《伤寒论》中桂枝汤为主治,桂枝汤的原方成分有: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


《伤寒论》中虽未明确指出此方可治疗咳嗽,但据笔者临床体会,此方加减治疗伤风咳嗽确能药到病除。


用桂枝汤时需切记的两点,因桂枝汤中有桂枝一药,该药有化阳化气之功效,所以需要警惕闭门酿热和火上浇油的情况出现。


闭门酿热不能用是指当体表毛窍关闭,没有出汗时不能用。


火上浇油不能用是指当体内有热、津液不足,而出现口渴、喜欢喝凉水时不能用。


备注:

1、本文所论的心、肺、肝、肾、胃、胆等名词属于中医学中脏腑的概念,和西医学中器官有别;

2、诊病用药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本篇文章更多的意义在于科普,阅读者不可仅凭借文章所述来诊病用药;

3、中医学博大精深,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若有不同看法请友善交流。


2020年1月21日

乙亥年腊月二十七日

湖南·衡阳


往期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