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房潮"如期而至,但我們還能用高房價"自我麻痺"多久?


本以為離樓市復甦還需時日,但沒想到疫情剛好轉,市場就爆發出"搶房潮"。這種報復性的購買,雖然只出現在蘇州、深圳等之前市場本就火爆的市場。但市場火熱的情緒,已經傳倒開,其它城市的購房者已經開始蠢蠢欲動。這種火熱的情緒背後,難道我們的樓市又將開啟新一輪的房價上漲潮?

大家應該還記得幾年前樓市的搶購潮,那是在發佈調控收緊之前,一大波利好刺激政策釋放到樓市,促使大家認為越是調控房價越會漲的信號是"真的"。所以在那一年,大家所看到的是各地購房潮的出現,房價如此如醉的上漲,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更是一年之內直接翻倍。

今年樓市行情如出一轍,受疫情影響,整個樓市陷入冰凍,量價齊跌已成為市場常態。但地方政府為了維護經濟發展的穩定,繼而出臺刺激樓市,恢復市場情緒的政策。所以,在市場剛一放開,有購房者為了"搶得購房先機",立馬就出現在售樓處。這就有了新聞所說的,售樓處開始出現"排隊購房",日光盤,幾分鐘十幾個億的成交,7分鐘288套房的新聞了。但這樣意料之中的"搶房潮",真代表市場回暖,還是說只是迴光返照?

客觀而言,我們總是對樓市信心十足,認為只要樓市還在,經濟不會垮,在困難面前,我們首先想到的也是樓市。但這種用高房價的"自我麻痺",還能持續多久呢?

地產商負債累累,大魚吃小魚的戲碼不斷上演。死撐不降的房價,只不過是為了維護企業能夠正常運營下去的假象。很多房企已經不是實實在在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只不過是一個會玩"資本遊戲"的金融從業者。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操作手法,在房地產企業中屢見不鮮,尤其是那些上市公司。每年上萬億的負債,僅僅依靠賣房來填補,大多數企業都不能實現。如果能實現,就不會每年都有上千家的房企破產。

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住的卻是"空氣"。5-10年後,我們真正要擔心的,是我們隨處的高樓大廈誰去住?如今的城市,即使是小縣城,都是建立起高樓大廈。但是真正住在裡面的不是老百姓,也不是真正需要房子的人,而是"空氣"。如此高的空置率,是一顆隨時會爆發的"地雷"。房子過剩,已經是擺在明面上的事情,但我們的城市卻還在不斷的建房子,賣房子,不斷的擴大城市區域,但最後只會是浪費我們所剩無幾的土地資源。

不斷被蠶食的年輕人,能拿什麼去支撐夢想?不斷上漲的高房價雖讓我們的經濟得到發展,但同時也蠶食了年輕人所剩無幾的夢想。很多人被迫從大城市離開,返鄉三四線城市,不是他們的追求變低,而是大城市那高高在上的房價,實在令他們難以接受。玻璃大王曹德旺、華為任正非,甚至房企大佬也曾吐槽過高房價帶來的危害,錢都流向樓市,其它行業根本無法獲得足夠的發展資金。

然而,即使我們已經看到高房價帶來的危機,卻還是無法脫離高房價的束縛。從上至下,都還在寄希望於樓市能夠幫我們一把。實際上,這只不過是我們在刀口舔血。很多人即使認為房價在未來會跌,但還是會忍不住去買房。這種麻痺的狀態,持續太久勢必會反噬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