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孩被麻省理工录取,妈妈说:从小我主要抓对3件事

妈咪读呀

01

说到麻省理工,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世界名校”,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校。那这所世界名校到底有多难考,不妨看看网友们怎么说的。

16岁男孩被麻省理工录取,妈妈说:从小我主要抓对3件事

麻省理工每年在国内的录取率不到3%。报考学生们只有成绩好远远不够,还需要考很多高阶课程,甚至要有编程、物理等特长才有可能被招录。

既然麻省理工这么难考,一个16岁的男孩——邓明扬是怎么做到顺利考入的呢?

一开始发现邓明扬被麻省理工录取的消息,是家长们在各自的朋友圈疯传一张图:

原来是邓明扬的妈妈在博客上发了一张漫画,一家三口庆祝孩子顺利考入麻省理工。

邓明扬小名小乖,才16岁就成为了世界级名校2024届的新生。他来自于人大附中,还在高二,是今年中国内地仅有被录取的学生。

那他为什么能做到呢?

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参加了很多信息和数学竞赛,各种奖项拿到手软。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不仅成绩非常好,而且还会下围棋,段位还非常高,桥牌、游戏编程,每一个都不在话下。

邓明扬小名小乖,同学们都用“乖神”来形容他。

是啊,才16岁就比大部分成年人都优秀,能够成为这样的人,一定有过人之处。

02

为了探索邓明扬如此优秀的秘密,我忍不住想要探寻更多。

一般的孩子,到了高中,正是忙着高考的时候。有些孩子连数理化都搞不定,更别说拿出来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发展高阶课程的学习了。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儿子也是读高二。

现在每天晚上都挑灯夜读,晚上学习到12点,刚开始在高一这样的学习方法还能奏效。

可到了高二上学期,整个人的成绩都开始直线下滑。数学再也没考及格过。

朋友着急得都不行了,问孩子到底哪里不会,找老师给他补习一下,他竟然说哪里都不会。

高二的课程已经进行了一大半,眼看着就要升高三,进入冲刺高考的关键阶段,想想都愁得吃不下睡不香。

当她来向我求助怎么办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疯传朋友圈的那个图片,按图索骥,找到了“我是乖妈”的博客。

既然邓明扬这么优秀,那我们不妨来看看学霸的妈妈是有什么教育的过人之处呢?

16岁男孩被麻省理工录取,妈妈说:从小我主要抓对3件事

打开邓妈妈的微博,我发现她是从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记录自己教育孩子的历程。

从2011年到2020年,她一共写了将近650篇博客,不仅记录了孩子的成长经历,也记录了她对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的思考和改进。

循着时间线,点开每一篇微博,都可以看到一个妈妈对孩子生活和学习点滴的用心和精心的引导。

整理了一些内容之后,我也发现了邓妈妈几点和大家教育方式不同的地方。

03

1.把孩子发展特长的权利交还给孩子

不管是哪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小时候估计都听到家长要求自己必须去学习些特长,比如弹钢琴、学舞蹈、练书法、学画画等等。

但这些特长和兴趣爱好,是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呢?家长不知道。

即便是郎朗现在名满世界的钢琴家,小时候也一样被爸爸打着骂着学钢琴。

很多家长还效仿这样的方式,逼迫自己的孩子考级。

他们只觉得,孩子必须要有一技之长,却忽略了孩子自己真正想学、爱学的是什么。

而邓妈妈就完全不同。

她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说想学围棋,那就学,想学桥牌,学,想学编程,还是没问题——学!

邓妈妈不仅给孩子积极找学校,还送孩子去上学,跟进他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孩子的学习进度。

邓明扬刚学习围棋时,邓妈妈在家附近找了一个围棋学校,跟着石景山棋院的一个老师学。她也觉得就是学一个业余爱好,在哪上都是一样的。

但后来孩子学习围棋进步非常快,在当时的学校里很快就没有对手了。

邓妈妈觉察到孩子这个情况,就调整了邓明扬的围棋学习安排,重新选择了学校。在东艺盛海淀分部,他学得更快,也不断完成了升段。

16岁男孩被麻省理工录取,妈妈说:从小我主要抓对3件事

邓妈妈也发现,好的学校对于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既然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那就要根据孩子的水平不断调整目标和学校,

同时,孩子能够有所成就,一定是孩子和家长都在同时付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别怕困难,和孩子一起想办法。

学不学奥数,怎么学奥数,可以说是很多家长心头痛。

奥数太难了,有些孩子学着很吃力,那还要不要学?

不学跟其他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着看孩子累得不行又心疼。

那邓妈妈是怎么想的呢?

学奥数,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量力而行!

16岁男孩被麻省理工录取,妈妈说:从小我主要抓对3件事

在她看来,奥数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思维,只要孩子的学习能力能够跟得上,就一定要给他创造条件,让他学好。

而且孩子没有像家长想得那么脆弱,如果孩子觉得特别困难没有办法适应现在学习难度,家长可以根据难易程度来给孩子做好辅导。

奥数不是洪水猛兽,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同一条战线上。

3.帮助孩子制定任务,分解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孩子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也希望孩子的进度比一般学习进度超前一点。

可很多家长把学习任务扔给孩子之后,就不管不问了。

但这是在家庭中,不是在职场中,不能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家长和孩子也不是上下级关系,孩子的学习过程如何,有什么难题,家长都要关注。

邓妈妈发现孩子有一段时间,对于学习就没什么热情和动力,她想了些办法也没什么效果,就和其他家长主动请教,制定了一张积分表,帮孩子调整状态。

当孩子积累了一定的积分之后,可以给孩子实现一个心愿或奖励。

16岁男孩被麻省理工录取,妈妈说:从小我主要抓对3件事

同时,她帮孩子把特别大的任务分解成特别小的目标,每天做一点。这样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成就感,也让他觉得学习和精进兴趣,都是很轻松的事情,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通过这几个月的积分表可以看出来,邓明扬每个月的积分都在1万分以上。

他不仅为了实现目标非常努力,而且能积极主动地去做事情,根本不用邓妈妈追在后面天天念叨。

很多时候,孩子的潜力都在我们的想象之外,而且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作为家长,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像流水线上的糖果,都做成一模一样的形状和统一的口味。而是能够让他们发挥特长和优势,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出属于自己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