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關山月》賞析——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今天,子云古琴館從著名的古琴曲《關山月》說起。首先,在鑑賞這首曲子時,先從字面意思去理解題目。古人在取名時,大多會直接描摹、敘述所要描寫的景物、心境。比如:關山月,其中的關山,也就是隴山,是從關外通往關中的重要屏障,古代絲綢之路必須經過的通道。秦人的東進,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東漢劉秀滅隗囂,諸葛亮施展空城計,唐玄奘西天取經,都與這條在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道路相關。

古琴曲《關山月》賞析——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隴山

時常,初學古琴的琴友在彈奏、聆聽許久的古琴後,依然無法掌握曲目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曲子能自如彈奏,但覺得似乎缺少了精氣神。實際上,彈奏者對曲子的精神內核的理解,也關乎實際演奏的效果。那麼,應該如何去理解一首琴曲創作的內涵?進一步掌握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初步解題,那麼關山月大致與戍邊、邊疆有關。琴友們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聯想,運用曾經學過的書本知識,或動用生活經驗去深入理解。比如,我們知道在詩詞興盛的唐宋時期,其中就有一支邊塞詩派,主要指以邊疆的軍民生活,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歌,像岑參、高適、王昌齡等均為代表詩人。李白、杜甫也曾寫過邊塞詩,尤其詩仙李白就有一首源自於樂府的詩歌《關山月》。

關山月
李白 (唐)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十分精準地傳達了這首詩的內涵。一方面,李白嘆息戍邊戰士多年征戰,與家中妻兒老小分別兩地,只能分居兩地各自思念。另一方面,也寫出了戰爭的殘酷,為百姓帶來的痛苦。明月、玉門關、高樓、戍客等幾個意向,直接展現了一幅邊塞圖長卷,邊疆遙遠、沙場幽怨也貫穿其中。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採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採製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後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開創了詩歌現實主義的新風。《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同樣,古琴曲《關山月》,也源自於漢樂府,它是其中之一首曲目。

《關山月》原來為橫吹曲,後經過轉換寫成琴曲。橫吹曲,是指樂府歌曲名。漢張騫通使西域,得《摩訶兜勒》一曲,李延年更造新曲二十八解,作為軍中樂,馬上演奏。原為乘輿的武樂,東漢以給邊地將軍。魏晉以後,二十八解已亡。現存歌詞,均是魏晉以後文人的作品。

而後,琴曲《關山月》形成於清末,由音樂史學家楊陰瀏將李白同名詩關山月填入曲中,並由王燕卿加輪指譜成琴曲,收入梅庵派琴譜,成為近現代廣泛流行的琴曲。它所要呈現的內涵,也可以通過李白同名詩詞《關山月》來理解,通過邊疆風景描繪,進而借景抒情,展現“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戍邊的孤獨,思鄉的情切,戰爭的殘酷一躍紙上,因此,全曲瀰漫著悽哀的情緒。

我們成都子云古琴館在2016年的時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