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在洋务运动时期,是站海防派还是站塞防派?

赵彬衫


回答这个问题,

让我们先看看海防塞防争论中左宗棠和李鸿章观点的分析。

左宗棠的奏折中理由归纳

1,新省为西北屏障,拱卫京师,百年无警,现九边界城腹地,皆先朝削平准部,兼定回疆,建立军府之所始,是故重新疆,所以保蒙古,保蒙古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守,蒙古不安,菲特陕甘山西边域圣谕,即直线关山亦将不保。

2,各国志在通商,知败约必将国用,商贾计日求赢,知败约必疑生计,非有不得已,何至折发难端。

3,海防无需借塞防之饷,现在浙江办法饷不外借,兵有实用,非一无可恃者比。

4,如海防之急,倍于今日之塞防,备军之饷赊于今日之海防,尤可言也,今陇军协饷到营即盗,各省积欠已达三千余万,如此希绌,实难通融。

第一条,左宗棠说到了平准格尔以及蒙古,这触动了清ZF核心圈的心理,平准格尔是先朝皇帝功绩以及蒙古是满族的大本营这个理由,是清ZF最终做出决定塞防优先的重要因素。

第二条,左公指出如果新疆失守不仅仅对领土产生影响,对通商及各国对中国的判断以及今后战略都有影响,这是非常正确且长远的着眼。

第三条,实际上说白了就是不同意海防影响到塞防的经费(毕竟海防不是当时左宗棠负责的)

第四条,说出了经费上的事实,已经耗费并积欠3000万两,实在是没钱。但又回避了海军装备和部队维持是高技术的,困难得多需要时间长也的多,真有急事拨款过去根本来不及的问题(这一条是缺乏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战略高度的。但是正常,还是这句话,毕竟当时海防不是由左宗棠负责。到底是真的不知还是装不知,我也不得而知)

李鸿章奏折所持之理由归纳:

1,新疆与内地不及海防关系之密切,海防密集京师,一旦有事,京师动摇,新疆若不守,亦不至危及京师。

2,自军与以来,殚竭财赋,以甘肃未靖,不得不竭力维护,乃关外用兵,骆驼之费,转运之资,较关内增数十倍,其事果有把握,各省即设法筹措,尚冀有日息肩,无如西征非克日成功之举,设拖延几月,关外之征需需未已,内地之罗掘先攻。

3,新疆强邻窥伺,断难久守,而喀什回受土耳其之封,并与俄英立约通商,不独伊犁为俄久据而已,俄先麉食,英必分其利,皆不愿中国得志于西方,而中国目前之力量,势不能专顾西域。

第一条,新疆到京师相比渤海天津口岸,战略空间更大,不会那么紧急(这一条也是对的)

第二条,阐述了新疆军费由于当地(关外)自己无法征集筹措所以军费特别高昂的客观事实,和左宗堂的套路一样,也是说目前看不到那么急可以拖延,如确有把握再集中筹集军费。

第三条,这是李鸿章最被人诟病的一条,认为新疆难以久守,英俄土的势力中方无法抗衡。这里面李鸿章没有提到的是英俄土各自都有自己的内外部问题,也不是铁板一块。是有条件可以分化瓦解并尽量争取我国权力的。(这一条是缺乏对外交技巧的理解和战略高度的。但是正常,还是这句话,毕竟当时塞防不是由李鸿章负责。到底是真的不知还是装不知,我也不得而知)

总结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双方采用的套路都差不多,强调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回避不利的地方,或有避重就轻,或有选择性无视。这当中都有战略短视的内容(是真不知还是装不知,不得而知),也有战略正确的内容,目的都是为自己负责的方向争取资源。

如果让我选的话,我觉得:如果根子烂了,建什么军都无疑于是杯水车薪,无济无事。


心有明叔一点通


海防派

陆上有湘军、淮军只要不烂掉再此基础下也可以与列强陆军一争高下(不过两支军队都烂了,少数淮军精锐改编成新军)

陆上,只要有练习。有装备。战术不过时。只要全国动员,可以快速组成战斗力量!

可海军,要长期发展。甲午一战后北洋与广东水师都没了。之后海军发展几乎止步不前。

到了海圻与宁海的出现,才有了一丝希望,不过这小小的希望却被一航战的战机无情的毁灭。

新中国海军也一样,要从苏联,用黄金买四艘愤怒级才有了像样的军舰。

海军是要百年织累经验才会有战斗力的。


隐云i


洋务运动时期,发展船坚利炮是主流,但是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我觉得是随波逐流的末流。第一,中国长久以来都是发展陆军为主,极少有海军,不成体系。第二,中国的海岸线太长了,对当时的经济来说,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战船来布防。第三,外部环境,西方列强不可能给中国发展海军的优势。虽然有一段时间,在亚洲里我们的船支的总吨位是第一的,但是在全球里还是排不上号的,而且付出的代价是极高的。第四,船只的建造维修都在西方国家的手里,我们不能独立自主。甲午海战时,炮弹里面居然是沙子,不是火药。结果只能用船去碰撞敌舰。后勤保障根本没有。

而塞防,只能是在当时的环境里矮个子里调高个了。第一,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这个“闭”应该很擅长吧。陆军的发展也是一定的经验教训了,而且中法战争的胜利,也说明我们是可以战胜西方列强的。第二,炮台的建设,相对来说更便宜些,建造维修更方便些。第三,中国的家族群落,对外打击习惯性的是塞防战。因为塞防总的来说是以弱胜强的机会,而拿着敌人生产的退役的船机和敌人拼刺刀的完全不可能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