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仔雞免疫接種的程序及注意事項

一、 合理制定免疫規程

養雞場(戶)要全面掌握本地的雞群疫病流行隋況,並根據所養肉用仔雞的具體日齡、群體的免疫狀態、各自的防疫條件和飼養規模等情況,合理制定雞群的免疫規程。在肉用仔雞的整個飼養生產週期中,要針對各種重要的流行性疫病,把多種相關的疫苗聯繫起來,制定出科學的免疫接種計劃。切不可盲目地照搬他人的免疫方案,也不可僅憑主觀想象而編制免疫規程。對肉用仔雞進行人工主動免疫,必須按其日齡狀況,適時選取相關疫苗進行預防接種。接種疫苗預防傳染病,重在適時,不可過早或過晚,過早會影響效果,過晚則容易為疫病提供傳染機會。

二、 北方地區飼養肉用仔雞常用的免疫規程

在我國北方地區,養雞場(戶)對肉用仔雞所實施的免疫方案通常是:1~3日齡,用雞新城疫Ⅳ系疫苗(1頭份)和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H120,1頭份)進行點眼、滴鼻或飲水免疫。5~6日齡,用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D78或D87,1頭份)進行飲水免疫。10~12日齡,用雞新城疫Ⅳ系疫苗(1頭份)進行飲水免疫。15~16日齡,用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弱毒多價疫苗(2頭份)進行飲水免疫。25~30日齡,用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弱毒疫苗(H52)進行飲水免疫。一般情況下,肉用仔雞30日齡後不再接種疫苗,但是在相關疫病流行區,33日齡尚需刺種雞痘疫苗,40日齡接種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

三、 在實施免疫計劃時應注意的事項

使用的弱毒疫苗和滅活疫苗,應分別在0℃以下和4~10℃的環境條件保存與運輸。疫苗開啟或稀釋後,必須立即應用,並且應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1次用完(一般不超過2小時)。稀釋好的疫苗須置於冷暗處使用,避免日光照射。

疫苗接種前,應將需要與疫苗接觸的注射器、飲水容器等工具清洗乾淨,並煮沸消毒,禁止使用化學藥劑消毒。此外,與疫苗接觸的器具不宜為金屬的。

在氣候惡劣或者肉用仔雞群內正流行疫病的情況下,暫時不宜接種疫苗,以免加重應激反應,擴大疫情,增加雞的死亡率。

為減輕仔雞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應激反應,在接種疫苗前、後各3天內,可在其飲水中加入適量的電解多維、延胡索酸等抗應激藥物。在接種前、後各3天內,應禁止給仔雞喂用抗生素、激素品和解熱鎮痛劑等藥物,禁止使用消毒劑對雞舍或雞體進行消毒,以免影響免疫效果。

切忌隨意增加或減少疫苗的接種劑量,以免影響免疫效果或出現不良反應。

捕捉仔雞而採用點眼或滴鼻法接種疫苗完畢時,要稍停片刻再放開仔雞,儘量保障疫苗的吸收。

採用飲水法進行免疫時,應選用蒸餾水、涼開水或清潔的深井水稀釋疫苗,禁止使用溫、熱水和含有重金屬離子或漂白粉等消毒劑的水。在飲水中若添加0.1%~0.2%脫脂奶粉,常可提高免疫效果。為了保證大部分仔雞都能同時飲到含有疫苗的水,在飲水免疫接種之前,要適當調升雞舍的溫度,停供飲水2~4小時,並且要備足飲水器具。通常情況下,仔雞在1~2小時之內即可飲完含有疫苗的水。在其飲服疫苗的過程中,不可再向盛水器內添水。當仔雞停止飲水時,應及時清理飲水器,並進行消毒處理。接種疫苗工作結束後,工作人員應立即用清水洗手,並進行消毒。同時,要對用過的包裝物和器具等進行消毒或深埋處理,不可亂扔亂放,謹防活毒為害雞群。

在仔雞接種疫苗之前與過後,均應加強飼養管理,注意環境衛生,避免在其未產生堅實免疫力時被強毒感染而致免疫失效。

因其品種不同、常見的流行病不同、群體免疫狀態不同、飼養規模不同、飼養條件和地域等不同,免疫規程應有所差異。

對於不同品種的初生雛雞,均可應用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活疫苗H120進行首次免疫,但到1月齡以後,需用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H52再進行1次加強免疫。

免疫規程和免疫程序系不同的兩個概念,前者針對預防多種疫病而言,而後者僅針對某種疫病而言,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前者往往以後者為基礎而制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