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的武漢》一支短片記錄那些不能被忘記的“平凡人”

經歷了兩個月的疫情,最近終於盼來了好消息。

湖北多處方艙醫院人數逐漸“清零”,援鄂醫療救援隊也踏上了返程之路......我們已經看到了中國戰勝疫情的希望。其實在這樣的時刻到來之前,有許多人自告奮勇走在抗疫一線,而他們所經歷的是我們無法親眼所見、也無法想象的戰鬥。

為了致敬和記錄這些平凡的英雄們,此前人民日報客戶端、快手和新世相聯合推出紀實短片《凌晨 4 點的武漢》,還原了武漢一線人員的抗疫日記:

其中有殘酷,有溫柔—— 一個男孩給剛認識的嬰兒當了志願奶爸;一位年輕護士送走了搶救失敗的老人;一位孕婦在被隔離的產房順利生下了女兒;一隻流浪貓在小區封禁前被人領回家了…… 你會在短片《凌晨 4 點的武漢》裡看到他們的身影,也會從中感受到他們所傳遞的溫暖和力量。

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每一位平凡勇敢的抗疫人都在觸動你內心深處的柔軟,看完短片之後,我們第一時間聯繫到新世相項目負責人邵世偉,聊了聊這支見證了歷史的真實短片。

《凌晨 4 點的武漢》



/ 那些迫在眉睫的事件,還歷歷在目

兩個月前的中國,特別是武漢。每隔幾小時就有關於疫情的新消息傳出,一天只有 24 小時,可所有的一線人員都是把 1 天頂做 3 天來使用,恨不得自己是機器人能夠不用休息得連軸轉。回顧那些發生過的重大事件,還依舊曆歷在目。

《凌晨四點的武漢》一支短片記錄那些不能被忘記的“平凡人”

1 月 8 日國家衛建委初步確認新冠病毒為此次疫情的病原。1 月 20 日鍾南山院士明確指出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人傳人現象。當確認“人傳人”時,氣氛開始變得緊張、警惕起來,口罩也在一瞬間全部脫硝。1 月 23 日 10 時武漢實施封城時,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湖北多地也宣佈封城,全國多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後,人們意識到了事態的嚴峻。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國家正式宣佈建設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如同一支強心劑,讓疫情下的武漢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1 月 28 日各地援鄂醫療救援隊陸續奔赴一線,為了緩解湖北武漢等多地的醫療資源壓力。


人們總期盼在逆境中追求“希望”的到來,其實“希望”都是人們自己創造出來的。當時的武漢由於醫療物資緊缺和醫護人員不幸感染的消息不斷傳出,與疫情進行時間賽跑的武漢,進入到了一段“

迷茫期”。


就在大多數人迷茫不知所措之時,一群“逆行者”走向了武漢的一線。這群“逆行者”就像是黑暗中的探照燈,給人們帶去希望的光亮。與此同時,一群勇敢的武漢人也站了出來,他們成為了維持城市運營的志願者。這些人包含了各個領域,機場、交警、環衛工人、志願者、司機、外賣員、倉庫工人等等。

這些人,都被真實地記錄在了《凌晨 4 點的武漢》當中。當我們與新世相聊到為什麼要拍攝了一支這樣的短片時,項目負責人邵世偉告訴我們:

初衷很簡單,想通過短片讓更多的人獲得“希望”,成為他們的精神力量,帶給他們前行的勇氣。


/ 用真實故事,傳遞最溫暖的力量

他們平凡而普通,他們在努力守護著這座城市。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僅用時 10 天完成建設,被稱之為“中國速度”,也被稱之為“世界又一大奇蹟”,這背後離不開每一位建造者們加班加點地工作。

在《凌晨 4 點的武漢》中記錄了一位雷神山醫院建造者的真實片段。

一位瞞著家裡人來到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的工人“王大拿(化名)”,他每天只能睡 3 個小時,每天要走 3 萬多步,在這 10 天時間裡沒有一天不感到疲憊。即使如此,依舊堅持了下來。

《凌晨四點的武漢》一支短片記錄那些不能被忘記的“平凡人”

王大拿(化名) 工人,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還有一位來自火神山的吊車司機“程天宏”在自己拍攝的短片中分享到,他的兒子最近總學媽媽的口氣跟他講話,要他保護好自己,還不時地詢問爸爸什麼時候回來?面對兒子的詢問,這位爸爸通過手機鏡頭告訴兒子:“等你長大了就懂了。這句話中的含義雖一言難盡,但語氣中充滿了堅定與豪邁,像極了一位熱血俠客。

《凌晨四點的武漢》一支短片記錄那些不能被忘記的“平凡人”

程天宏 吊車司機,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其實,在疫情未爆發之前,“冒著生命風險”對於普通人來說只是一個表示程度的修飾詞;而現在不是了,是真的在冒著生命風險走在抗疫的前線。程天宏說他在吊車上待了 5 天 5 夜,也曾經動搖過,但覺得身為武漢人怎麼能在此刻認慫呢?慢慢地也就坦然了。

在這部 9 分鐘的紀實短片中,我們看到很多從業者因為疫情的原因發生了角色上、心境上的變化,普通的職業也變得不再普通。

短片中,外賣小哥“張程”說他有一次接到了一個訂單,是給江蘇的醫療團隊配送的,當時就覺得十分有成就感。在疫情下,其實有很多和張程有一樣感觸的外賣員;對於他們而言,送外賣在此時此刻不僅僅只是一份工作,而是變成了一件事,能夠貢獻自己力量的一件事。

《凌晨四點的武漢》一支短片記錄那些不能被忘記的“平凡人”

張程 外賣員

在這個大多數人已經入睡的時候,還有人在守護著這座城市。

我們看到在《凌晨 4 點的武漢》中記錄下的都是從夜裡 9 點到凌晨 4 點的武漢,在這個時間段仍然在維持著武漢這座城市正常運轉的人,這些特定的人群給還在武漢還在湖北的人帶來了安慰和動力,讓他們感受到依舊有人守護著城市。

無論是建設方艙醫院的吊車司機,還是不讓城市“捱餓”的外賣員,又或者是為醫生護士保駕護航的代駕司機,24 小時連軸轉的機場物流部值班經理,他們都是車輪上的生命線,把整個城市互相連接了起來,除了“堅持”也只能是“堅持”!

還有一些直接面對疫情救援的“特殊”崗位,比如說 120 急救中心接線員和急救醫生,他們也是 24 小時堅持在崗位上。讓

120 急救中心接線員“陳蕾”記憶深刻的是一位六七十歲的婆婆,因為那時急救資源有限,當被告知救護車已經安排出來以後,那位婆婆感動得哭了出來,一直對她說著謝謝。

《凌晨四點的武漢》一支短片記錄那些不能被忘記的“平凡人”

陳蕾 120急救中心接線員,武漢市急救中心

這位叫作“王科”的急救醫生正好在拍攝時要出一趟急診,他說:“如果按一天一夜

24 小時來算的話,每日出急診的數量平均在十二三趟左右。”


《凌晨四點的武漢》一支短片記錄那些不能被忘記的“平凡人”

王科 急救醫生,武漢市急救中心

這麼多奮戰在疫情一線的人,沒有不辛苦的職業,再辛苦他們也不放棄。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他們不睡,這座城市就不會輸。


/ 希望是雙向的,是互補的

平日裡,24 小時便利店的存在就是深夜城市的微光,帶給附近居民的很多便捷。在疫情下,依舊有一群守護城市微光的人存在。

在視頻中,一位叫做“呂夢婷”的便利店員輕描淡寫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不只是我們這盞燈在溫暖武漢,也感覺到武漢的人在溫暖我們。


這句話讓我記憶尤深,頗為感動。作為維護城市運作的一員,她的小店帶給顧客生活的希望,而顧客的噓寒問暖也讓她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一份溫暖。呂夢婷也說到她會想家,會擔心家裡人,但即使這樣她還是依舊堅守在了第一線,守護著城市的這一束微光。

《凌晨四點的武漢》一支短片記錄那些不能被忘記的“平凡人”

呂夢婷 便利店員工,武漢華僑城便利店

另一位讓我記憶深刻的人叫做“硃紅”,她是新冠肺炎的康復者,當她聽說新冠治癒者的血漿成為療法之一時,第一時間馬上聯繫醫院進行血漿捐獻,把珍貴的“希望”分給了還在 ICU 的重症患者們。

《凌晨四點的武漢》一支短片記錄那些不能被忘記的“平凡人”

硃紅 新冠肺炎康復患者

毋庸置疑在一線抗疫的醫生護士是我們最牽掛的群體,每一個人都不希望白衣天使遇到什麼意外,但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中更加的堅強。負責人邵世偉分享說,就像片子裡面幾位護士說的,她們遇到的每個人都很客氣,都很愛笑,有的人失去了家人,在通知噩耗的時候,他們仍然是對護士們說給你們添麻煩了,謝謝你們。他們的這份堅強來源於患者家屬們的支持和理解。


《凌晨四點的武漢》一支短片記錄那些不能被忘記的“平凡人”

《凌晨 4 點的武漢》項目團隊也告訴我們,雖然武漢深處疫情當中,幾乎每個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與衝擊。但是遇到的每個人,都充滿了力量,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自己能給的一切。

就比如說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志願者司機,他們雖然沒有專業知識可以打敗病毒,但是他們成為了醫護人員的“護花使者”,讓醫護人員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抗疫戰役中去對抗病毒。這名叫作“胡建斌”的志願者司機,作為醫護保障車隊的人員,一天工作了 17 個小時,真的十分不容易。

《凌晨四點的武漢》一支短片記錄那些不能被忘記的“平凡人”

胡建斌 志願者司機,醫護保障車隊

《凌晨四點的武漢》一支短片記錄那些不能被忘記的“平凡人”

胡建斌 志願者司機,醫護保障車隊

希望是雙向的,是互補的。我分享給你,你分享給別人;當每個人都懷揣希望時,就沒有什麼事情會變得更糟糕了。當初被強制按下停止鍵的武漢,慢慢地開始好轉,這個城市正在重新啟動播放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