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獲得教學模式"一學就會

概念獲得教學模式"有著極其深厚的歷史與哲學淵源。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注意到:人們在認識周圍世界時,為了應對環境的高度複雜性,就開始對感知到的事物進行分類;而分類是把不同的事物當做相等看待,是將周圍大世界進行簡化和系統化的手段,從而建立一定的概念來理解紛繁複雜的世界。在20世紀,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及其同事則將有關概念的研究推上一個新的臺階,他認為所謂的概念是根據觀察進行分類而形成的思想和抽象化。進入21世紀,"概念獲得教學模式"成為現代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模式。

"概念獲得教學模式"的定義是老師通過特定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獲得概念。通俗講,就是老師在上課時,並不直接把概念傳授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老師已知"的概念,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探索和認真思考的積極性,也可以提高學生清晰表達、他人交流的能力。

在 那篇文章中,已經通俗地解釋"教學模式"就是建立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本文對"概念獲得教學模式"結構框架中的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師生作用、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等6要素進行解釋,讓你輕鬆地理解"概念獲得教學模式"。

1. 教學思想

"概念獲得教學模式"的教學思想依據:是認知心理學中強調學習是認知結構的組織與重組的觀點。

2. 教學目標

"概念獲得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體驗所學概念的形成過程,達到培養學生歸納能力和演繹能力的目的。

3. 操作程序

"概念獲得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由5個階段組成。

階段一:概念的確認。就是需要老師確認要教哪個概念。溫馨提醒一下,並不是所有的概念都必須運用"概念獲得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於那些比較重要且具有清晰屬性的概念,採取"概念獲得教學模式"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階段二:例證的確認。在這個階段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是(1)選擇使用哪些例證?(2)正例是否有助於該概念的建立?(3)是否準備了足夠數量的例證(一般為8個正例證)?再次溫馨提醒一下: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給出的第一批正例應該相對詳細和明確,其目的不在於迷惑學生,而是應該有助於學生對概念基本屬性的確認。這一階段是"概念獲得教學模式"的核心。

階段三:假設的提出與驗證。在這個階段學生對老師給出的例證進行觀察、分析、比較和對照,然後提出假設並加以驗證;當然,這個階段學生離不開老師的幫助,老師根據學生的假設和驗證,增加新的驗證,幫助學生在分析足夠數量例證的基礎上,通過基於自身積極思考和討論,達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目的。再次溫馨提醒一下:當老師遇到有些學生很快地就揣測到正確的概念時,"概念獲得教學模式"建議老師應該回避迅速直接地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而仍然只是把學生的揣測作為假設之一,並要求學生通過對全部例證的分析,確認概念的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最後驗證自己的假設。

階段四:形成正確概念。在這個階段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即,(1)課上是否要求學生對所獲得的概念作清晰的定義;(2)是否完整地闡述了概念的基本屬性;(3)課上是否要求學生對所確認的每一個例證的理由進行回顧;(4)學生是否瞭解所獲得的概念的名稱。

階段五:概念的應用。在這個階段,學生有機會充分表明他們對概念的理解;老師有機會了解學生獲得概念的程度。

4. 師生作用

課前老師精心的準備一定數量的正反例子,課中學生提出假設、給出驗證,積極思考和討論。

5. 教學策略

"概念獲得教學模式"採取"歸納—演繹"的思維形式。首先通過一些例子讓學生髮現概念一些共同屬性,掌握概念區別於其他概念的本質特徵。學生在獲得概念後還需要進行概念的理解,即引導學生從概念的內涵、外延、屬性和差別等方面去理解概念。再次溫馨提醒:在實施教學活動前老師要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做很好的梳理。

6. 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1)學生是否能獨立地藉助例證給出概念的定義?(2)學生是否能夠識別出概念的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3)教師通過教學,學生獲得概念的能力是否有了提高?

最後,對"概念獲得教學模式"總結如下,"概念獲得教學模式"不是讓教師直截了當地將概念的名稱和定義教給學生,而是要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學生的思維質量、教與學的思維策略以及概念的真正獲得,這才是高質量地"教"與"學"相聯繫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