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文 | 桌子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 zzdshg)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国外的基础教育质量真的遥遥领先于中国吗?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这两天,小留学生滞留英国的消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英国目前的疫情状况大家也都知道,情况非常严峻,学校基本都是大面积地关闭,学生们自然也不能留校。

这就导致了一群小留学生(读小学、初中)会无家可归。

这些在英国的小留学生有多少呢?

有1.5万,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分别在英国的一千多个中小学里就读。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之前英国宣布采用“群体免疫”的方式对抗疫情,简而言之就是让大部分人都感染,从而产生抗体。

这让英国的民众人心惶惶,自己都照顾不过来,谁还有闲心去照顾这群中国的孩子呢?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由于学校关闭,孩子不能去学校,只能去寄宿家庭。

但有些寄宿家庭是拒绝的,害怕这些孩子把病毒带入自己的家里,尤其现在是特殊时期,他们也自顾不暇。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这些孩子面临的现状是无家可归,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然而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英国的防疫物资也十分紧缺,口罩、防护服之类的物品在药店已经买不到了。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一个成年人此刻生活在英国都很艰难,更别说是未成年的孩子了。

你敢想象那些孩子买不到口罩在英国四处游荡的场景吗?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有人可能会说,那让这些孩子坐飞机回国啊。

先不说这些孩子根本不知道中转航班,不知道过安检、乘机手续。

他们现在面临的现状是英国关闭了大部分可以到中国的航班,剩下的要么早已经卖光了票,要么就是需要在日本和泰国等地转机,而这些地方也早就禁止非本国人入境。

而且这些家长担心,转机的时候,无人看护的儿童容易感染病毒。

他们现在面临的现状是:撤,撤不回,机票紧张,转机危险;留,留不下,疫情下孩子可能无人照看。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家长们在中国心急如焚,视频的时候,孩子隔着屏幕大哭,妈妈也跟着眼泪哗哗直流。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还有的妈妈加入6个家长群,通宵打探那边的消息。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更多的家长,选择向政府求助,家长联名签字,希望政府可以出面协调,组织包机把孩子们接回来。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相信很多人,在这次疫情之前,都没有想过,英国居然存在着这么多的中国留学生,更不敢相信这其中有1.5万都是未成年的孩子。

有很多网友都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年纪这么小的孩子,三观都还没有形成,就被家长们丢进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去进行所谓的“深造学习”?

除了家长们觉得孩子可以在英国学到不一样的“优质”教育之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英国呆满十年,可以拿那边的绿卡,获得永久居住权。

刚好小学、初中,到大学毕业,就可以拿到绿卡。

孩子一毕业就可以拿到绿卡,这对家长们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舍弃亲情,把他们丢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

所以,这件事情被曝光后,该不该包机接他们回来的问题,引来了巨大争议,网友们炸开了锅。

有人不赞成回来。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还有人指责家长。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对于此事,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么极端,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被家长们送到国外,能够懂什么呢?

凡事按规矩来,包机费用家长自费,回来按要求隔离,有医保用医保,没医保就自费。

之前不是有人花18万包机回来的吗?家长们可以自己商量出钱包机回来,东航之前说满300人,相关部门批复后就可以执行航班。

我们在外的留学生、华人有6000万,如果全部靠国家免费包机,压力太大,所以家长们自己组织包机更现实。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为当初的行为悔得肠子都青了,现在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睡,睡不着,吃,吃不下,整天担心孩子的安危。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孩子大了,把他们送到国外去学习先进的知识,学习先进的理念,增长见识,这我当然不反对。

但孩子还在读小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远离家长,把他们送到国外,到底有没有必要?

其实不仅仅是英国的这1.5万未成年留学生,“留学低龄化”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2017年的《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数据报告》显示,全年出国的人数突破了54.45万,而大学阶段以下的留学生占了三成还多。

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在国外留学的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群体。

看到这个现象,我一直在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学生将来价值观导向的问题。

这群孩子都是没有受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教育的人,他们将来的价值观会变成什么样子?

读中国教材长大的孩子,和读英国教材长大的孩子,是绝对不一样的。

要知道,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靠的并不是他的血统,而是这个民族的文化,是在民族文化熏陶下而长大的少年。

其一,这些家长从小把孩子送到国外,他们长大之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不得而知的。

其二,这些家长宁愿花高价钱也要把孩子送到英国,难道英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真的遥遥领先于中国吗?

不见得。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他们在英国小学花高价去学习的教材,可能是从中国引进的。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我们熟知的“九九乘法表”,在英国推行后,被当地盛赞为来自中国的“数学的艺术”。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BBC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叫《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来自中国的教师和英国的教师进行教学比拼,看看谁的基础教育能力更强。

最后,中国教师所辅导的班级在最终的“考试”中,无论是数学、科学还是中文成绩,全部都碾压了对手班级:

数学平均成绩67.74分(英国班54.84分);


中文平均成绩46.88分(英国班36.46分);


科学平均成绩58.33分(英国班50分)。

纪录片里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在成绩公布时,一位中国教师问他班上成绩提升最快的一位学生:“你快乐吗?”

那名曾经各种逃课捣蛋的调皮学生认真地说了一句:“我很快乐!”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这个孩子为什么快乐?因为他看到自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在成绩上有了明显的反馈,他的进取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可能有人又说了,中国都是应试教育,成绩很厉害,而欧美国家提倡的都是快乐教育,没有什么负担,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可你去看看伊顿公学,还有那些贵族的私立学校,作业的负担比中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有那些穷人孩子上的学校,确实是快乐教育,但也考不上好大学。

所以,别拿中国是应试教育说道,哪个国家上大学不用考试呢?中国的高考,至少比国外那些大学的选拔,要公平多了。

其三,中国是最重视教育的民族。

我去过很多国家,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最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国家,也是在教育上投资最多的国家。

先不说九年义务教育学费全免,就单单只说大学。

你去对比一下,在欧美念大学需要多少钱,在中国公办大学读书需要多少钱。

为什么?因为读大学本身就需要这么多钱,而国家给每个学生都在补贴学费。

我曾接触过一所国内的公办大学,学费是5000,国家拨款差不多2万,所以真正读这个大学的费用,是要两万五的。

在中国,能够考上好大学的,都是赚了的,国家在教育这块投入的巨大成本,你是看不到的。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现在还有很多贫困学生绿色通道,没钱也可以读大学,这在国外几乎是不敢想象的。

当然,欧美也有欧美的教育优势,体制不同,自然教育方式不同。

但出个国就代表给孩子镀了一层金,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很多HR面试“海龟”的时候,并不会因此另外加分。

也许换成是三十年前,一张国外的绿卡,可能真的能够证明你是一个精英,但如今的中国,还在炫耀绿卡带来的面子和优越感,实在是有些过时了。

就像我的一位身在国外,从小就在那边念书的朋友,他在微博里写道:

曾经,一张通往美英的机票就能给你满满的优越感,可是今天,更能让我们感到优越的,是一本中国护照。

这次疫情,很多从小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的读者,都在和我诉苦。

面对他们的懊悔,我并不想一味地指责谁对谁错,我只想说,你曾经也许报以偏见的中国,她早已能为你撑起一片天地。

罗振宇曾经说过一句话,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中国每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身上似乎都憋着一股劲儿,那是一种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道自己能够通过双手和大脑超越自己曾经的阶层,走上更高的台阶的力量。

记得去年,有一次我下班比较晚,路过一所中学的时候,正赶上高三的学生下晚自习。

他们穿着校服,有的捧着书本三五成群,有的推着自行车若有所思,但无论是哪一个,我都能从他们脸上看出一种稚嫩的,向上的朝气。

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在为什么奋斗,知道自己选择的方向和付出的努力,最终都会收获自己应有的价值。

最后,希望那些对中国教育抱着偏见的家长们,能够看到中国教育在近些年里卓越的进步,看到低龄留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也看到中国土地上的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同样会屹立于世界之林。

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所有的少年一起努力,发光发热,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块腹肌的兼职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观 。

深度!1.5万中国未成年留学生被困英国,背后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温馨提示:《定投十年十倍》推文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