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怠政之主”嘉靖

嘉靖皇帝朱厚熜,生于正德二年(1507年)9月16日,卒于1567 年, 1519年承袭其父朱佑杬(1476一1516)的兴国之封;1521 年, 武宗朱厚照去世, 以太祖“兄终弟及”之义, 奉诏进京接替堂兄皇位, 定次年为嘉靖元年;在位45 年,享年60 岁。

重读“怠政之主”嘉靖

嘉靖皇帝朱厚熜


少年藩王入继大统

朱厚熜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个儿子,兴王亲曾亲自教他学习唐诗、为其传授经史,家庭的环境使得他从小就受到了很扎实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生活环境和教育熏陶, 使他逐渐养成了自我感觉良好、旁若无人、自命不凡的习性。

对于嘉靖来说,命运对他来说是残酷的,幼年丧父是他的人生不幸;但是,他同时也是幸运的,在他父亲去世两年之后,他的堂哥明武宗朱厚照崩于豹房。由于武宗无子嗣,所以根据传统宗法制度和《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历史的机遇把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熜推上了最高统治者的宝座。

年仅15 岁的朱厚熜,远赴数千里入京,继承大统时实际上内心是有着深深地自卑和不安的。他该如何在皇宫内站稳脚跟,如何在朝中元老重臣前面树立皇帝的权威?这一切都是这个小皇帝所要面临的。

早期的统治

在武宗驾崩之后,朱厚熜于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即位,次年改年号为嘉靖。虽然继承了皇位,但他也接手了武宗留给他的一个烂摊子。宦官专权,严重影响政局的稳定;同时当时的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加之当时皇宫里面的冗员以及朝廷的奢侈之风盛行,引发了财政困难;另外就是军备废弛,不能抵御外辱,等等。

然而面对如此的局势,他还是在即位之初,在几个所信赖的大臣的帮助下,开始了革除先朝弊政的一系列的新政。这其中就由以前兴王府的旧臣袁宗皋,袁在嘉靖13岁开始就已经给额他很多指导和帮助,尤其是袁宗皋所提倡的继统说不但深得嘉靖皇帝之意,而且还与朝中的元老大臣所提倡的继嗣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杨廷和、费宏,郭勋, 给事中解一贯等。

重读“怠政之主”嘉靖

首辅大臣杨廷和


在首辅大臣杨廷和的帮助下,十五岁的嘉靖皇帝开始了整顿吏治、裁撤冗员、精简机构、压缩经费的改革。同时,在治文兴教方面郭勋给嘉靖皇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身为给事中的解一贯, 为就讲学、修德、亲贤、孝亲、任相、远奸、用谏、谨会、戒欲、恤民十事, 给嘉靖皇帝上书,他的主张也得到了嘉靖皇帝的采纳。同时,嘉靖皇帝为了广开言路,鼓励言官直言进谏,同时为了消除言官进言的疑虑,他还下令:

“在京在外内外大小官员人等,有因忠直谏诤及守正被害去任、降调升改、充军为民等项,及言事忤旨自陈致仕、养病等项”、“死忠者谕祭、修坟、荫叙; 降调升改、致仕、养病闲住、充军为民者,起复原职,酌量升用。”

后人在研究嘉靖皇帝的治国策略是,从他的一生中总结出了十二条:

“用老臣,明孝纲;除旧弊, 振朝堂;定大礼,颁典章;崇道教,尊上苍;恤士民,贩灾荒;振农耕,励蚕桑;振经济,兴市场;理河道,修堤防;兴土木,修殿堂;兴文化,建学堂;御外侵, 修边墙;抗楼寇,安海疆。”

他的政绩正如《国榷》所言,

世宗“革藩镇之诸阉, 废畿甸之皇庄, 夺外戚之世封, 抑司礼之炳用,四伟烈也。”

在人们的认识中,嘉靖皇帝都被认为是一个昏晕无道、奢侈残忍的君主,但与之相比,《明史》则相对客观,它把壬寅宫变作为一个界点,分前后两期来谈嘉靖治国,说他

“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夫天性至情,君亲大义,追尊立庙,礼亦宜之;然升附太庙,而跻于武宗之上,不已过乎。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虽剪剔权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重读“怠政之主”嘉靖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海报

“大礼议”

在前面我们已经所过,嘉靖是以少年藩王的身份入继皇位,所以他就不是孝宗武宗这一个宗支,所以在当时就产生了:嘉靖皇帝是继统还是继嗣?应该如何给嘉靖的亲生父母追分尊号?等问题。所以在嘉靖皇帝的提议之下,朝臣开始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这就是明朝的“大礼议”。

通过“大礼议”嘉靖皇帝逐步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最终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当时礼部尚书严嵩的积极筹划下,终于实现了嘉靖皇帝使其亡父称宗入庙的心愿,这年九月, 诏令兴献皇帝庙号为睿宗,入太庙, 配享上帝。

在此过程之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由小宗入继大统的嘉靖小皇帝,在大礼议之初可谓是孤身一人面对朝中以内阁首辅杨廷和及大学士梁储、蒋冕、毛纪, 礼部尚书毛澄等为代表的元老大臣。而在大礼议结束之后,一开始就在大礼议中支持嘉靖皇帝的张璁进升为内阁首辅, 南京刑部主事桂粤进升为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同时,在嘉靖三年七月,嘉靖帝命令礼部照旨更改尊号,朝引起群臣不满,在吏部侍郎何梦春、修撰杨慎(杨廷和之子)的带领下,二百二十余人跪在左顺门,一起请愿,对于这种公然挑衅的行为,嘉靖皇帝命令将参加请愿官员的姓名全部登记在册,先抓捕为首的八人,在几天之后,对所有参与人员做出了判决:

“为首者戍边;四品以上者夺俸:五品以下一百八十余人廷杖”,

其中王相等十七人都惨死在廷杖之下。

此外,世宗幼年丧父,这给年幼的世宗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心理上的极度不安使得世宗非常地依赖母亲。当世宗要进京继承皇位的时候,他就很难过“上之发安陆也,不忍遽离圣母,呜咽涕泣者久之。及在途中尤思慕不已”,同时在大礼议的过程中还提出了“避位归藩” ,由此可见他对生父生母的感情之深。所以说嘉靖皇帝发动“大礼议”可能没有太多的政治目地,也许仅仅是为了尽一份孝心。但是,当他身居皇位,而自己的这份孝心却遭到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元老重臣的一致反对时,少年轻狂的天子会认为这是群臣对他的挑衅,久而久之,他以前的那种自卑与不安在皇帝权威的促使下开始慢慢演变为猜忌、多疑、残暴与刚愎自用,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他不断开始滥用刑法,尤其是廷杖,仅在“左顺门事件”中就廷杖致死18人。而官员们在“大礼议”的态度也就变成嘉靖皇帝考察朝臣的标准。

“壬寅之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二十一日,嘉靖皇帝迎来了生命中的一次大的灾难,他差一点被一群在宁嫔王氏与宫女杨金英为首宫女勒死。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 “壬寅宫变”。

嘉靖皇帝残暴专横,不仅对朝臣经常施以廷杖,而且对待后宫的妃子以及宫女也是一样,曾经就因为一些小的错误他就两次废掉皇后。而这次参加行刺的宁嫔王氏是嘉靖皇帝在嘉靖十九年册立得到,但是不久就失宠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冷落与责罚,久而久之她对嘉靖皇帝的恨意也不断加深。同时,嘉靖皇帝还十分痴迷道术,喜欢炼丹,祈求长生不老,而这也是最令宫女无法接受的。因为皇帝还要用宫女的经血炼丹,所以皇帝就强制采取宫女的经血来炼制丹药。所以,宁嫔王氏和宫女杨金英等因决定铤而走险,刺杀嘉靖皇帝。可惜半途中遭人告密,最终行刺失败。


重读“怠政之主”嘉靖

严嵩


虽然针刺的计划失败了,但是这次的行刺给嘉靖个人以及嘉靖朝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二十二日开始,嘉靖皇帝移居西苑永寿宫,嘉靖的怠政也从此开始。他开始不理朝政,一心崇道与修玄,这则直接导致了严嵩专权的出现。成为嘉靖朝政由盛转衰的转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