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的童年麦收记忆,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

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聚散总有.................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

那是我小时候还未上学时和我哥学的的一首歌,犹记得他唱一句,我跟学一句的情景。现已长大,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犹记得那小时候农忙时我和我哥一起去麦场帮父母干农活时,老爱唱这首歌;放到现在叫苦中作乐,那

时候也是自得其乐。

80、90后的童年麦收记忆,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

那时候割麦基本全靠人力,农忙割麦时,由于那时年龄较小,父母基本不会让我们割麦子,而是每天早上起早去割,我和我哥会在家帮忙做些简单的饭菜,早上回来时一亩地也基本割完了;早饭后我们会一起去地里拉麦子,此刻也清晰的记得那个场景:我和我哥会轮流着手扶着驾车子双把保持车子平衡,父母好有条不紊的将麦子装车,每次都将车子堆的很高很高,小时候都感觉不可思议,小小的驾车子怎么能堆这么高的麦子呢。


80、90后的童年麦收记忆,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

驾车子拉麦-------------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趟趟将麦子运到自己家空旷的场地里(那时每家都会在地头留一块空旷的地,提前将场地收拾好,用石磙将地面压平压实,供收麦场地使用),满满的堆积着;这个时候是最喜欢的环节,就是和小伙伴们撒欢的在麦子上翻跟头,不用怕摔疼,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会这样玩耍。

80、90后的童年麦收记忆,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


由于那个时候比较穷很少会用脱壳机器进行脱麦,基本都是拉着石磙来来回回滚动在场地里的麦子上,最终将麦壳碾开,使得麦仁和麦壳分开,方便后续彻底将麦粒与麦壳分离。


80、90后的童年麦收记忆,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

石磙压麦让麦壳分离--------------------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麦壳碾开后,会等都起风的时候用铁锨铲起麦子高高的扬起,通过风力将麦壳吹走,麦粒下落,从而达到分类的效果,记得当时最怕站在下风口,小麦扬起时,麦糠会被吹一身,惹得皮肤一身痒,很是难受;现在想想倒也蛮怀念这种感觉的。

80、90后的童年麦收记忆,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

扬麦--------------------------------------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脱麦完成后,便会将小麦摊平在场地里,晒个几天,保证小麦的脱水,防止以后存储发霉;这个过程最怕天阴下雨的到来,尤其怕急风急雨;每次赶上起风的时候,家里老人看到天气不正常,满村里便会有“”起风了,要下雨了,赶紧到场地收麦啊”的叫喊声,紧接着便是紧张快速的赶在雨水来临之前装袋;待到天气放晴,再继续倒麦曝晒。

80、90后的童年麦收记忆,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

装袋--------------------------图片来源于于网络

直到小麦干燥后,便是最终装袋环节,因为我个头小年龄小,装麦时便会只让我张着袋口,他们来装,剩下来的麦秸会被堆垛起来,呈圆形弧顶,留待做饭烧锅用的材料。最后将装好的小麦存放在自己的粮仓里,完成农忙。

不知不觉20年过去了,耳边依稀回响着两个小男孩的半生不熟的歌声----何不潇洒走一回?

你们是否还能忆起20年前的夏收场景,我希望在我们向前走的同时还能记得我们曾经来时的路!

80、90后的童年麦收记忆,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