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類遊戲會損害人的大腦嗎

一直以來,人類都以為電子遊戲是訓練大腦的理想工具,電子遊戲對大腦有很多潛在的好處,比如會增加孩子的智力、記憶力和推理能力。幫助成年人提升快速做出決策的能力,以及提高他們的視覺注意力和短期記憶。甚至有些人還建議老人應該玩電子遊戲,以此來避免患阿茨海默症。但是注意了,有一類遊戲不但不能訓練大腦反而會損傷大腦,這一類遊戲就是動作類電子遊戲。

動作類遊戲會損害人的大腦嗎

海馬體因形狀酷似海馬而得名

動作類遊戲對海馬體產生影響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掃描經常玩動作類遊戲玩家的大腦圖像和非玩家的大腦圖像發現,前者大腦中海馬體的灰質要比後者少。海馬體是人腦中的一個區域,負責幫助人們定位(所謂的空間記憶)並記憶過去的經歷(情景記憶)。所以長期鍛鍊這兩種能力會讓海馬體灰質變多,而海馬體中的灰質越多表明大腦越健康,比如出租車司機的海馬體就很發達。

動作類遊戲會損害人的大腦嗎

出租車司機每天都在進行“空間訓練”,所以他們的海馬體非常發達。

紋狀體是腦中另一個重要的部分,能夠平衡海馬體。它有一個被稱為尾狀核的部分,負責大腦的習慣養成和無意識動作。負責這項研究的格雷格·韋斯特教授稱動作遊戲對尾狀核的刺激比對海馬體的刺激更多,因為動作遊戲傾向於鍛鍊玩家的反應能力而不是空間感。問題在於,尾狀核使用得越多,海馬體就使用得越少,從而導致海馬體失去了細胞並萎縮,最終會使人容易患大腦疾病,比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和阿爾茲海默症等。

為什麼是動作類遊戲

以上的這些結論聽起來是不是很恐怖,但是並不是所有遊戲都會讓海馬體的灰質減少,上文中主要說的是動作類遊戲其實也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如果在精細一點說就是帶地圖導航功能的射擊類遊戲。比如《使命召喚》《殺戮地帶》《CS:GO》這種射擊類遊戲。

動作類遊戲會損害人的大腦嗎

類似《CS:GO》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玩家的注意力只會放在左上角的地圖和中間武器的準心上。

這種遊戲有一種共性就是過度依賴玩家的反應能力,玩家在遊玩過程中眼睛都會死盯著屏幕中的敵人而不是周圍的壞境,而且玩家在遊戲中也非常依賴遊戲中地圖的導航功能,而地圖都是2D的,這就不能使玩家與遊戲中的3D空間形成互動,玩家大腦的空間感和空間記憶力得不到鍛鍊,也就導致了以上狀況的出現。

場景互動類遊戲會增加海馬體灰質

麥吉爾大學的研究團隊還做了一項更有趣的實驗,讓一批志願者連續玩90個小時的《使命召喚》和《馬里奧3D》,結果有趣的事情發生了,所有《使命召喚》玩家的海馬體灰質都有所減少,而所有《馬里奧3D》玩家的海馬體灰質都上升了。

動作類遊戲會損害人的大腦嗎

《馬里奧3D》玩法的一大亮點就是與環境的互動

這說明同樣是3D動作類遊戲,遊戲的獲勝機制影響著玩家的大腦,像《使命召喚》這種遊戲場景雖然真實華麗,但作用更多是陪襯和氣氛渲染,玩家的目標只需要擊殺敵人。而《馬里奧3D》更多的引導玩家把注意力放到3D空間上,與空間發生互動,從而鍛鍊了玩家的海馬體。

動作類遊戲會損害人的大腦嗎

同樣是第一人稱設計類遊戲,但《彩虹六號》複雜的地圖機制,會迫使玩家與環境互動。

麥吉爾大學的研究團隊並不想抨擊《使命召喚》這類的射擊類遊戲,而是想通過這項研究呼籲遊戲公司優化遊戲機制,比如從去掉遊戲中的地圖導航功能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