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件吉祥系列:繁花似錦惹人醉

“陽春白日風花香,趨步明玉舞瑤璫”。

玉器的雕刻和造型從未脫離文化獨立存在,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在一塊小小把玩的玉器上,有意或無意間,從中總能看到歷史和文化的氣息。

玉件吉祥系列:繁花似錦惹人醉

宋元以後,玉器中出現了很多以花鳥為題材的玉器雕刻紋飾。特別是到了明清兩代,有為數眾多的花型玉器。

花和玉之間的關係,只要看看古人形容花的用詞就知道了。

例如宋孝宗題刁光胤畫冊,雪景水仙說:“黃冠翠帔玉為姿”。明朝楊基薔薇圖說:“紫苞紅刺玉織織”。徐渭形容百合花為“花傾蒼玉帶”,張新形容山茶花是:“琥珀裝成白玉盤”,元代以畫梅花出名的王冕,他筆下的梅花就是“冰花個個團如玉”。葉初春題梔子花說:“花開六出玉無暇”。清朝王正形容球繡球花說:“冰壺倒灌玉玲瓏”。

玉件吉祥系列:繁花似錦惹人醉

花和玉的因緣,在歌詞詩賦中屢見不鮮,到處都可以看到很好的詮釋。例如那句盧兆麟詩句:“山蟲咬桂枝”為藍本的《花香蟲語》,唐明皇心愛的解語花,武則天懿旨捶花的《霸王風月》,蘇東坡夜賞海棠的“照紅妝”和觀無量壽星的“七香寶花”。

玉件吉祥系列:繁花似錦惹人醉

另外像玉器中的凌霄花,陸游說是:“高花鳳墜赤玉盞。花王牡丹,辛棄疾稱之為:“玉團酥”,而花中的夜來香,乾脆就被叫為“晚香玉”了。

另外水仙花,還有宋朝大儒朱熹詠水仙的“黃冠玉英”,天子賜花的“絕色佳卉”和元朝倪瓚筆下的《洛神春夢》等等,都是花與玉結緣的真實寫照。

玉件吉祥系列:繁花似錦惹人醉

花雕中的植物動物之數多見,而花蟲比較少,唐盧照鱗詩:“水鳥翻荷葉,山蟲咬桂枝”。蕭子範夏夜獨坐詩也有:“蟲音亂階草,風花起餘馥”的佳句。

宋朝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沈香亭詔楊貴妃伴駕,不料貴妃酒醉未醒,只好由高力士扶著見駕。當時楊貴妃醉顏殘妝,鬢亂釵橫,渾身無力,勉強見禮後就支撐不住了。唐明皇笑著說:“豈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玉件吉祥系列:繁花似錦惹人醉

唐明皇以不同的花來比喻楊貴妃,海棠也是其中之一,蘇東坡的海棠詩云:“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燒銀燭照紅妝”。就籍用了楊貴妃海棠醉眠的典故,一般喜見的各種花型玉器,有的和真花真的很相似,不難辨認,有的經過圖案化的設計和雕琢後,已經很難說清是哪一種花了。

玉件吉祥系列:繁花似錦惹人醉

花瓣六出的玉花,常見的有梔子花和水仙花,水仙稟賦清奇,和玉尤其有緣,宋朝詩人黃庭堅說水仙花:“水沉為骨玉為肌”,稱水仙花為凌波仙子。

水仙其他的雅號還有玉玲瓏,黃琮白璧和玉盤金盞等等,都和玉有關。因此如果以玉言花,六出之花水仙,最得玉之神髓。一般所見的水仙花心皆為黃色。宋朝理學大師朱熹有一首詩詠水仙詩云:“水中仙子來何處,翠袖黃冠白玉英”。翠袖指的就是水仙的葉片,黃冠就是水仙的花蕊與花瓣,另外也有一種水仙花的花心是紅色的,叫口紅水仙。

用玉琢磨花卉,一方面是以寫實表現手法為主,又常與飛禽草蟲為伍,作為禮器和陳設用品的陪襯形象出現,因此它的表現題材比較廣泛。

玉件吉祥系列:繁花似錦惹人醉

明清以後民俗的風氣越來越濃,裝飾使用的題材和需求開始增加,在玉雕花卉作品上,根據使用的功能講究章法、佈局,花瓣安排應錯落有致,翻瓣、花蕾、花朵等的刻畫處理要有動勢,花卉整體造型豐滿、玲瓏而有生機,也出現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

隨著時代的進步,玉雕的花卉圖案也融入當今裝飾和美化生活的一個重要片段。新的工藝條件和市場需求,也給玉雕行業提出新的要求,鑑賞它的工藝水平,要看它能否恰當地運用“露”、“藏”的辯證關係,體現玉雕匠師的藝術創作靈氣,並注重枝梗的肌理效果,以及適度合理的“穿枝過梗”而顯示花卉旺盛的生命力。

玉件吉祥系列:繁花似錦惹人醉

古往今來,美麗的東西總是令人賞心悅目,鮮花和美玉無疑是美麗的代名詞,而用美玉雕琢的鮮花不僅在於其醉人心脾的外表,更在於被人們賦予的深刻的內涵,正是因為這些內涵,才使得玉和花的傳說如同天上的繁星,永不衰退。

好了,這一期所有的花瓣都是古人的智慧和創造的結晶,也是我個人收藏的一個很小部分的展示,目前市場上也有各種利用這些古玉花瓣重新編制鑲嵌,賦予它們新的藝術生命的結合,我也在思考如何讓這些古玉怎麼才能更好的發揮出它們的作用,希望各位有好的創意也可以提醒我一下。謝謝!

玉件吉祥系列:繁花似錦惹人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