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宗山書院


金石宗山書院

宗山書院,位於潮州市金石鎮塔下村。是明嘉靖十一年(1523)薛侃所建,用於講授陽明心學的場所。據說明代狀元林大欽曾在這裡讀書。現在的宗山書院僅存書院全石樑柱榫卯結構的三門四柱二重樓宗山書院牌坊。牌坊堅穩高峙,古樸壯觀。1987年潮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金石宗山書院

坊額刻“宗山書院”


金石宗山書院

坊背鐫“仰止”


  • 中離先生薛侃

史料記載:薛侃(1486—1546),字尚謙,世稱中離先生,潮州鳳隴人。明正德五年(1510)鄉試中舉,十二年(1517)登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後丁母憂,居中離山與士子講學不輟,其師王陽明贈號中離。嘉靖七年(1528)起補故官,為行人司司正。於贛州親炙陽明之教,深契良知學旨。嘉靖十年(1531)上疏言建儲事,觸世宗諱,下獄廷鞫,後削為民。隱居中離山講學,從學者眾。嘉靖十五年(1536)遠遊江浙,會羅念庵於青原書院,一見如故;又至羅浮,講學於永福寺,東莞學者迎其居玉壺洞;再居惠州,四年後歸裡,卒於家,終年六十。隆慶元年(1567)補復其官職,贈承仕郎,為河南道監察御史。存世有《研幾錄》、《圖書質疑》等著作,《潮州耆舊集》收有《薛御史中離集》三卷,後人編有《薛中離先生全書》二十卷。薛侃有賢名,為官清正剛直,曾浚鑿中離溪與民為利,為學造詣非凡,後人譽其:行義在鄉里,名節在朝野。傳陽明學入嶺南,是為嶺表大宗,《明史》稱:自是王氏學盛行於嶺南。

在宗山書院前面還有一條人工溪


金石宗山書院

這條溪叫中離溪。此溪是薛侃開闢的。

這中離溪還有一個有關狀元林大欽的故事!!

紅鞋換烏靴朝官隨後行

明朝正德十三年元宵夜晚,年方八歲的林大欽,剛到外面遊玩回家,看見母親和嬸母滿臉愁容,忙問出了什麼事,兩位長輩告訴他。薛中離挖新溪,他家的一塊維持生計的“香丁田”圍在挖溪標籤之內,日後無田收租,日子不知如果過呵!林大欽聽後說,明天一早,他即去找薛中離說情。

薛中離是附近龍溪都(庵埠鎮)薛隴村人,正德十二年中了進士,第二年請旨回鄉省親,並請旨在動莆都(進金石鎮和沙溪鎮)桑莆山麓興修水利挖新溪。經過勘查之後,便在俊橋直溪至田溪一帶田地上,插旗定線,動員附近民眾,隔年正月二十四日開工。

隔天一早,林大欽跑到薛中離駐紮的大鷀堂擂門,薛中離以為有什麼大人物來找他,立即穿戴衣冠,還命令部下也整裝列隊迎接。一開門,見是一個稚氣未消的孩童,心中十分生氣。看見林大欽穿著綠衣服,變問:“你這隻小青蛙,跳到這裡來做什麼?”林大欽指著他的大紅蟒袍說:“青蛙來找熟蟹。”薛中離越發不滿說:“早出日頭不成天!”林大欽不甘示弱地頂回去:“日落西山無久時!”這唇槍舌劍到使進士大人暗暗嘆佩少年奇才,於是轉為溫和的口氣,問其來意,林大欽便把原委訴說一遍,還指出山腳下有荒地可挖溪,無須佔用良田。

薛中離想要試一試林大欽的才能,便說:“聽說你會做詩,你我對詩吧,你對得好,我便聽你的,好嗎?”林大欽問他要對什麼詩。他說:“每人四句,都要以三字同頭起句。三字同旁承句,二四兩句中,一定要含有頭兩句中的那三個字。”林大欽滿口應承,請他先吟,他便吟著:

三字同頭官宦家

三字同旁綢緞紗

如今穿著綢緞紗

乃為官宦家

林大欽脫口而出,大聲朗誦:

三字同頭大丈夫

三字同旁江海湖

將來走遍江海湖

便是大丈夫

薛中離啞口無言了,只好對林大欽說:“你說的事,就等我們再作商議吧!”

林大欽高興地辭別出門。殊不知一大堆烏黑黑、粘糊糊地泥翅,足住他的歸路。他想:剛才來時。路上還乾乾淨淨的,莫非是薛進士令部下搬泥池來刁難我,他無意中回頭一看。見薛中離悄悄地來到他的後面,斷定懷疑沒有錯了,於是,他不把腳上的紅鞋脫掉,一邊從容踩過池泥,一邊高聲吟詠:

紅鞋換烏靴

朝官隨後行

薛中離聞言,徹底佩服了,便叫他站住,從袖裡掏出一對蜜柑,擲給他,他連忙接住道謝。

林大欽跑回家裡,亮出了兩個蜜柑,對母親和嬸母說:“我領了薛進士的‘情’啦。”原來,柑與橙同類,橙與“情”潮州話同音。

薛中離給林大欽“領情”之後,便把溪道改向山腳下一片荒地中去。

後人為了緬懷這位為民興利的良吏,便把這條溪命名為“中離溪”。

  • 最後再來看一下開溪記
金石宗山書院


金石宗山書院


金石宗山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