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号航母病毒成谜 舰长遭解职 美军印太海上战略力量受损


“罗斯福”号航母病毒成谜 舰长遭解职 美军印太海上战略力量受损

在海上执行补给任务的“罗斯福”号航母

4月1日(星期三),美国代理海军部长托马斯·莫德利宣布,部署西太平洋的“罗斯福”号(CVN-71)核动力航空母舰已有93名士兵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没有人病危。目前这艘航母停靠于关岛基地,海军正在努力将舰上的大部分水兵分批撤到岸上实行隔离健康检查。此前,“罗斯福”号航母的舰长紧急促请海军高层采取行动,阻止病毒的扩散,避免舰上军人因患病而死亡。该航母2周前刚在西太海域参加为期3天的联合军演。

莫德利星期三说,“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已经有1,000名水兵撤到岸上,另外2,700水兵预计会在4月3日前上岸。“罗斯福”号航母上有4,000多名官兵。

美国海军3月24日首次在“罗斯福”号航母上发现3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两天后又发现5人受感染,于是下令这艘航母紧急停靠关岛、实施隔离检查。莫德利当时说,所有感染者已被空运到陆地上的医院,当前情况稳定,同时海军会检查军舰上所有官兵是否感染病毒。

但是此后,新冠病毒继续在航母上迅速蔓延。3月30日,舰长布雷特·克罗泽尔上校以不同寻常的方式给海军高层写了一份长达四页篇幅的信,敦促海军立即采取行动,以免发生水兵因感染病毒而死亡的悲剧。

在《旧金山纪事报》获得并发表的这封信中,克罗泽尔说,航母的水兵们就象邮轮上的旅客那样,很难依照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海军部规定的那样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因此绝大部分水兵都应该下船、到安全地方实行隔离,并对整个航母进行消毒清洁处理。

“罗斯福”号航母病毒成谜 舰长遭解职 美军印太海上战略力量受损

西太平洋上的“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

在这封4页求救信内容曝光后,外界一片哗然。但“罗斯福”号航母舰长的求援信被透露给媒体,恐也违反军纪,美国海军不排除对泄漏信件内容的人祭出惩处。海军部代理部长莫德里1日在五角大楼记者会上数度被问及,克罗泽尔上校会否被处罚,他回应不清楚谁将信件内容转给媒体,这个行为已经违反了军队秩序及纪律,如果是舰长所为,那他必须对此负责。

但莫德利也强调,舰长写信向上级求援、表达担忧的举动,绝对不会遭到报复。此前莫德利说,在是否有必要将水兵们撤离“罗斯福”号航母的问题上他与舰长并没有意见分歧,但是在关岛为人数众多的军人临时安排病床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同时,莫德利对于克罗泽尔上校指责海军不重视“罗斯福”号水兵的说词感到失望,批评这不是事实,称海军希望船员健康、安全,也需要“罗斯福”号继续运作,更表示不认同舰长说舰上只需要10%水兵留守的说法。

莫德利称,除了临时安置几千名水兵有困难之外,海军还必须在保护军人健康和安全与确保“罗斯福”号航母的战备状态之间保持平衡。他说,必须要有一些水兵留在舰上维持核动力系统的运转、保护军舰的安全。

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吉尔代上将也说,由于舰上仍必须执行必要任务,如维持核反应堆的运转等,因此无法让所有的人员撤离。他说,约有1,000名海军必须留守,以执行任务,这比舰长克罗泽尔上校原本所提议的约500名要多。

“为了袍泽的命,我们的舰长不惜赌上官运!”此间,在报纸爆料后才知道指挥官为了舰上官兵生命安全而“越级暴走”的“罗斯福”号航母官兵极为震动,更用美国大兵特有的方式对媒体惊呼“都不知道长官竟是好人”。一名要匿名的水手则抱怨说:“为什么看起来像是我们的指挥官在向海军拜托照顾我们,但是上面却无法迅速制定好计划?”

“罗斯福”号航母病毒成谜 舰长遭解职 美军印太海上战略力量受损

停靠越南岘港的“罗斯福”号航母

那么,“罗斯福”号究竟从何处感染病毒?航母现况如何?报纸为何能刊出军方机密文件?美国海军的防疫应变,又有怎样的考量、疏失或顾虑呢?

自1986年起正式服役于美国海军的“罗斯福”号,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四号舰。在过去一个月以来,“罗斯福”号就一直部署于西太平洋地区,并与“美国”号(LHA-6)两栖远征打击群及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1远征军在南海周边展开了三天的联合作战演习,以强化美军多个作战平台的联合作战能力。3月4日,“罗斯福”号航母以“庆祝美越关系正常化25周年”的敦睦之旅为名,停靠在越南东部的岘港。

当时,因受新冠疫情影响,东南亚诸国正陆续封关。但根据克罗泽尔舰长的报告:在靠港之前,他曾咨询过越南政府的通报资讯,并得到“越南境内只有16人感染,且多集中在河内与越北周边...…靠港之前20天,越南全境也完全没有通报新增病例”的消息,因此克罗泽尔与协调行程的美国驻越大使馆才共同判断:航母停靠岘港应该没有问题。

“罗斯福”号航母在岘港停靠5天,过程中除了美越两军的交流活动外,舰上水兵也有上岸放风。在访越期间,越南的疫情状况并没有出现显著变动,克罗泽尔舰长亦通令全舰务必保持消毒,所有上岸的水兵更都先量过体温才能出发。但就算如此,病毒依旧悄悄入侵,“罗斯福”号离开越南后接连出现了水兵发烧的现象,经反复筛检后,才于3月24日在菲律宾海域,确诊爆发“舰上感染”。

最初,“罗斯福”号的确诊病例只有3人,但在航母全速驶回关岛海军基地途中,感染人数却直线暴增。短短7天之内,船上确诊人数就已接近100人感染,严峻的状况不仅让全舰官兵人心惶惶,刚好碰上美国本土疫情大爆发的巧合时间点,这也让军中士气更感沮丧。截止4月1日,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26,473例,累计216,721例,死亡5,102例。

“罗斯福”号航母病毒成谜 舰长遭解职 美军印太海上战略力量受损

在“罗斯福”号航母上作业的水兵

然而回到关岛之后的“罗斯福”号,却遭遇进一步的难题。因为除了百余位被感染水兵获准下船送医外,全船其他4,000多人都因军方“就地舰上隔离14天”的防疫命令,全被困在了航空母舰上。

“现在并不是战争状态,我们水手没有必要因为瘟疫而牺牲...…如果我们现在不积极作为,我们就无法妥善地照顾好我们最珍贵的子弟兵—绝对不能辜负我手下的这些水手们。”面对舰上隔离的巨大感染困境,“罗斯福”号航母的舰长克罗泽尔终于在3月30日冒着赔上军中前程的风险,强硬而果决地向五角大楼发出了“求救警告信”。

在这封致军方最高层的内部报告信里,克罗泽尔以4页的篇幅,直白地说明“罗斯福”号的船上空间布局,“根本无法有效隔离4,000多名官士兵”。因为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满载部队虽然高达6,500多人,但所有的空间利用,全都是以作战为目的而力求紧致与效益最大化,无论睡觉、吃饭、洗澡、上厕所还是一般任务操作,所有人的生活空间都难以切开,更别提防疫所需的“社交距离”。

克罗泽尔在信中,特别引用日本处理“钻石公主”号邮轮感染事件的检讨报告,主张在舰上疫情传播的初期,应该尽可能让官兵上岸隔离。这一方面可以大幅减少密闭空间交叉感染的环境压力;一方面也能扩大消毒,从中斩断船上的病毒感染网路。

微妙的是,克罗泽尔这封传给五角大楼的“内部求救信”,在3月30号发出的同时,却也同步外泄给了加州的《旧金山纪事报》,并成为该报31日刊出的“独家头版”。虽然报社并没有说明这封军方密件究竟从何处得来,但此一做法到底是“公开求救”还是“泄露军机”?在疫情当头的国难情势下,的确引发了美国军方、媒体及社会舆论的强烈震撼。

“我收到了但还没有看信,「罗斯福」号的状况,海军方面已有处理。”在31日的记者会上,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简单地表示。但连动卷起的舆论风暴,却逼得海军大动作出面澄清。

“海军很乐见于第一线的政策回馈,我们也不是不同意克罗泽尔舰长的说法...…但防疫的安排,并不只是「大家赶紧下船」就好了。”代表海军出面灭火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约翰·阿奎利诺上将指出,“罗斯福”号的隔离、筛检与下船作业,从3月24日开始就已进入编组程序;问题在于,关岛基地演习并没有“足够的隔离设施”,能一口气容纳4-5,000名上岸海军军人,因而在“加速隔离”与“避免其他部队被「罗斯福」号感染”的两端,军方仍在和关岛地方政府积极协调征收民间旅馆设施,并安排临时的隔离空地。

“罗斯福”号航母病毒成谜 舰长遭解职 美军印太海上战略力量受损

从航母上起飞的F-18舰载机

阿奎利诺还呼应了海军部领导层的观点,声称除隔离设施不足之外,“罗斯福”号作为核动力航空母舰,舰上不仅有需要专业人员谨慎维护的核反应堆,还有大量精密的战斗机、导弹和各式高科技作战装备。这些装备平时都有固定维护保养的需要,并不是随手关门就可放置十天半个月的仓储道具,因此要如何在全员隔离的同时,仍能维持航母的战备及战斗动员力?太平洋舰队方面也需要“一些时间”来规划与盘算。

在接到克罗泽尔求救信之后,美国海军当局确实加快了脚步。从关岛基地方面,已做好收治隔离的岸上准备。48小时内,“罗斯福”号航母完成“两个轮值编组”,一半的水兵将先行上岸隔离14天;另一半则继续留守战备位置,直到14天再换手轮替。与此同时,在分批防疫之际,全舰官兵也将尽快集体检验,以求能透过逐层筛检彻底排查航母上的感染风险,并尽快让“0确诊状态”的航空母舰重返海上,以避免再遭“陆上感染”。

但据一名“罗斯福”号航母上的水兵称,从现有的岸上住宿情况来看,舰上成员很可能还会有更多人感染。自3月28日起,这名水兵就和超过150名同袍住在由体育馆改造的临时宿舍。他说,部队里有人咳嗽发烧,但说觉得身体还好,后来检测却呈阳性。另还有人没出现任何症状,结果检测也呈阳性。

据说,这座体育馆没有足够的空间,以维持适当的社交距离,而水兵们也没有适当的清洁物资,好消毒相关区域。“就目前的状况来说,会有更多人感染。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时间早晚问题。”

而且,太平洋舰队司令官阿奎利诺上将与关岛基地的安排,很可能会让“罗斯福”号航母暂时失去战斗力“至少1个月”。虽然在可预见的将来,“罗斯福”号的“病假”并不足以影响西太平洋的美军战力。但未来要如何保证西太平洋战备弹性不被病毒影响?同时避免舰队和基地之间的交叉传染?印太司令部仍是伤透了脑筋。

美国海军部代理部长莫德利4月1日则说,“罗斯福”号航母预计会在关岛停留多日,但是如果安全局势出现危机,这艘航母能很快出海执行任务。

“罗斯福”号航母病毒成谜 舰长遭解职 美军印太海上战略力量受损

“罗斯福”号航母舰长克罗泽尔上校

不过,对“罗斯福”号航母上的将士官兵来说,最受感动的当是克罗泽尔舰长大胆的“公开求救”行动。根据《旧金山纪事报》的追踪访查,许多舰上的水兵都是看到家人亲友转来的的新闻,才知道自己的长官竟然赌上军旅前程、甚至不惜公开给国防部难看,而这“全都是为了拯救舰上官兵的健康与生命。”

“大家看到以后都傻眼了...…要死了!原来指挥官是真心在乎我们的安全,甚至不惜押上前途硬干!”一名匿名的舰上军官极为激动地对《旧金山纪事报》说:“虽然内部信曝光之后的资讯安全风波,让大家现在不太敢对外说话,但大家都明白克罗泽尔的作法,是真正疼惜士兵。”

“我们都知道克罗泽尔上校接下来就是要升将军...…这次的事件很可能让他就此黑掉,但他仍选择为了「罗斯福」号发声。”另一名军官说:“大家看到报导后都很意外,没想到指挥官会对上级做出这种事...…他是真心在乎我们的,我们以前都不知道,都只以为指挥官一心想升官、所以一切都是任务第一。”

事实上,不惜冒着就此毁掉海军晋升前途危险而为部下高声求援的克罗泽尔上校,去年11月才刚刚接任“罗斯福”号航母的指挥官;海军舰载直升机飞官出身的克罗泽尔,过去虽曾担任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两栖指挥舰(LLC-19)的舰长,但并没有全权指挥过美军最重要的军事资产:航空母舰。而本回感染病毒的西太平洋之行,都还只是他接过“罗斯福”号兵符后的第一次出海任务。

由于新冠疫情仍不见收温迹象,当下美军上下对“罗斯福”号航母传染事件高度关注,并视该案的防疫应变为“全军教范”。但在“罗斯福”号之前,美国海军也曾于2019年发生过一次“病毒迷航记”,原因是美国惠德贝岛级船坞登陆舰—“麦克亨利堡”号(LSD-43)水兵爆发流行性腮腺炎,而被迫在印度洋上“自行隔离”110天。

“罗斯福”号航母病毒成谜 舰长遭解职 美军印太海上战略力量受损

海上摆拍的“罗斯福”号航母

而深受部属信任的克罗泽尔舰长,最后却还是因为公开舰上疫情得罪了海军高层。4月2日,美国代理海军部长莫德利在五角大楼对记者们说,海军上校克罗泽尔将被“罗斯福”号前任舰长、候任海军少将卡洛斯·萨迪洛接替。萨迪洛本月被提名为一星海军少将,相当于其他军种的准将。

莫德利说:“指挥链上下必须要有更为灵活和更有韧性的心态。我们要求指挥官在压力之下具备判断力、成熟性和镇定的领导力,懂得他们的行动在更大的动态战略背景下所带来的后果。”莫德利表示,他对这位舰长“失去了信心”。但据有关官员批露,克罗泽尔上校仍将留在海军。

美国进步中心国家安全与国际政策副总裁、前五角大楼高官凯莉·马格萨曼称,将克罗泽尔解职的决定“令人愤慨”。她认为,这位直言不讳的舰长应该获得提拔。

马格萨曼说:“这是又一次对通过正当指挥链表示担心的吹哨人施加不公正的惩罚。就在一天前,海军领导层还赞扬这位舰长提出的这些担心。今天,他以造成不必要恐慌的虚假指称而被不当解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