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聲音的神祕的力量,你知道嗎?

媽媽的聲音有助於寶寶聽覺發展,寶寶1個半月後學會了新的技能:一聽到媽媽的聲音就會作出尋找的反應,轉動小腦袋看向媽媽所在的方向。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呀!

媽媽聲音的神秘的力量,你知道嗎?


媽媽的聲音有種神秘的力量

新生兒在出生早期就能區分人的語音聲與自然界的非語音聲,並對人的聲音表現出特殊的偏好。通常來說,寶寶喜歡音調較高的女性聲音勝於低沉的男聲,因此對媽媽的聲音反應更迅速、更明顯,一聽到媽媽的聲音,就會轉動小腦袋去尋找媽媽的身影。

這種對媽媽的聲音作出反應,實際上非常有益於這個階段寶寶的聽覺發育。在聽覺的紛繁功能中,聽覺辨識與聽覺記憶佔據著重要的位置。而從陌生的聲音中辨識出媽媽的聲音並作出反應,則需要寶寶動用這兩種功能,建立對媽媽聲音的記憶模板,能提高對媽媽聲音的敏感度。寶寶也能夠有效訓練自己的聽覺記憶與辨識能力,促進聽覺功能的完善,刺激聽覺感官的發育。

媽媽聲音的神秘的力量,你知道嗎?


聽媽媽的聲音,感官聽覺發展更好。不過,這並不代表媽媽只需要說話就行。儘管熟悉的聲音令寶寶倍感安全、舒心,但寶寶總聽到同一個聲音,也會習以為常,產生厭倦。為此,媽媽需要學會改變自己的語調與節奏、豐富對話的內容,吸引寶寶作出更多反應,助力他的聽覺發育。

1、媽媽的笑聲,可引導寶寶聽覺記憶能力

1-2個月的寶寶喜歡媽媽笑,就像寶寶喜歡媽媽的聲音一樣,是一種天生的本能。媽媽可以把笑的動作和聲音組合起來,用咯咯、嘻嘻、哈哈等不同的笑,引導寶寶用耳朵記錄下各種有趣的笑聲,加強聽覺記憶能力,並且學習多種笑法。

媽媽聲音的神秘的力量,你知道嗎?


2、媽媽講故事,提升寶寶對聽的興趣

抑揚頓挫的語音語調總能勾起寶寶聽的興趣,訓練他的聽覺記憶與辨識能力,促進他的聽覺發育。媽媽們可以選擇一些布書,與寶寶進行親子閱讀,藉助跌宕起伏的情節變換自己的語音語調,助力寶寶聽覺訓練。

比如媽媽以費雪繽紛動物學習布書中的小猴子為主角講探險小故事,一說到小猴子躲了起來,就變作輕柔的低語;而講當小猴子冒出頭來時,聲音也隨劇情高昂起來。即便寶寶聽不懂故事,也能沉醉在這奇妙的變化中,聽覺不知不覺得到發展。

媽媽聲音的神秘的力量,你知道嗎?


3、媽媽慢慢說話,提高寶寶聽覺辨識能力

雖然寶寶很熟悉媽媽的聲音,但有時候媽媽的聲音裡出現新詞彙、新語音,寶寶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消化這種變化,讓大腦加工與處理聽到的聲音,從而辨識出“是媽媽的聲音”這個消息。所以媽媽需要學會和這時期的寶寶慢慢說話,留出足夠的時間便於寶寶在下一個信息出現前消化每一個聲音。

比如,媽媽和寶寶一起玩費雪豪華鋼琴繽紛健身器,可別一上來就噼裡啪啦對寶寶說上一通玩法——他的耳朵和大腦都來不及轉動呢。正確的做法是拉長你的音調,說簡單的句子,就像“寶寶玩——琴——鍵——”。

媽媽聲音的神秘的力量,你知道嗎?


寶寶的大腦會在你拖長的聲音裡進行一系列運算與加工,最終變成一個準確的辨識信號,體現在寶寶的面部與肢體——他得知這是媽媽的聲音,露出了安心的微笑,開始手舞足蹈配合你。

媽媽聲音的神秘的力量,你知道嗎?

寶寶的聽覺是寶寶基礎五感之一,承擔著認知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職責。各位媽媽千萬要記得用自己的聲音幫助寶寶發展聽覺,助力他的智慧發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