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井村史考

考證寧晉縣城北雙井村的由來,宋代已有此村,屬安寧社,趙縣柏林寺《大金沃州柏林禪院三千邑眾碑》載有“雙井”村以及捐款村民的姓名。明代隆慶《寧晉縣誌》《山川》:“在州東二十里安寧社,其村曰雙井村,二井相併,其水清冽可飲。”可見,雙井村因兩口甜水井而得名,美名享譽四方。

雙井村史考

雙井村民有禮佛向善的傳統,臨城縣旅遊景區桃花洞(桃源洞)洞內壁上陰刻楷書“直隸趙州寧晉縣城北以井村重修佛堂金佛六尊,捐資題名。乾隆十年三月初六日”。只是不知為何把雙井村刻成了“以井村”。

但是,雙井的歷史在如今斷片了,該村張姓村民最多,村裡的老人講起雙井的由來,這樣傳說:明成祖永樂四年,張氏鼻祖文彬率四子在村南掘井一口,當時北邊有一口井,人們習慣了就稱雙井,而且在解放後從1970年到2000年雙井村一直是兩個井水供水,到現在改成一個井水供水了。無緣得見清代同治年間修撰的雙井張氏家譜,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這樣記載的,但是明初新掘的這兩口井跟起初“二井相併”的雙井肯定不是一回事。

還有傳說說,雙井是因明代萬曆娘娘路過而成村,有何依據、有無歷史記載呢?不得而知,不敢輕信。但是抗日戰爭時期,《小兵張嘎》的作者徐光耀參加雙井突圍戰,他編著的長篇小說《平原烈火》有載。

雙井村史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