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點·觀察】歸國路“人在囧途” 疫情讓留學“降溫”?

留學生“人在囧途”的新聞,最近頻頻引發關注。

“回國的機票漲到幾萬、幾十萬”、“留學生回國路上穿著防護服20多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近200留學生轉機途中被迫滯留埃塞俄比亞超30小時”……

感染的風險、鉅額的開銷、艱辛的旅程,新冠疫情帶給歸國留學生的,是匪夷所思的困難經歷。而選擇留守異鄉、獨自漂泊的留學生們,也在承受前所未有的風險和壓力。

【慢點·觀察】歸國路“人在囧途” 疫情讓留學“降溫”?

歸國途中的留學生

出國留學通常被認為是家境優越的象徵。但實際上,在中國,近十年來,留學已經成為很多中產或普通家庭的選擇。每個家庭每年為海外留學投入的資金從十多萬到上百萬不等,可以說是這些家庭最大的人力投資。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留學生及其家庭更加意識到,這筆投資中巨大的隱形風險。這會不會給“留學熱”來一次大降溫?正在準備出國的留學預備生家庭,會否面臨進退兩難的選擇?

【慢點·觀察】歸國路“人在囧途” 疫情讓留學“降溫”?

英國機場

滯英小留學生平安歸來

滯留英國的近170 名小留學生乘坐的東航包機,從倫敦起飛,4 月3 日上午,終於抵達山東濟南遙牆機場。這批12歲至17歲的小留學生,很快被送到濟南北部的一家新酒店集中隔離。這裡緊挨著新開發的華山湖風景區,有兩百多間客房,目前已是封閉式管理,有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在入口處設崗檢查。

小留學生的家長也陸續來到濟南,因為14 歲以下的小留學生,要求有一名家長到酒店陪護,而且要確定孩子和家長的核酸檢測都為陰性,才可一起在酒店隔離。有家長表示非常幸運,此前給孩子訂的幾次航班,都被取消,幸好有包機把孩子們接回祖國。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近日接受央視採訪時稱,中國在英國有大約1.5 萬名小留學生。但目前仍滯留英國的人數不詳。

英國三週前宣佈關閉所有學校後,166個小留學生家庭向中國外交部和駐英大使館發聯名信,希望政府能包機,接這些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回國。信中寫道,小留學生在學校關閉後,學習、住宿都成了問題,又因航班取消無法回國,國內家長因簽證問題,也不能飛去英國陪伴,“父母與孩子隔著視頻大哭,家長熬著時差陪孩子掉淚”。

【慢點·觀察】歸國路“人在囧途” 疫情讓留學“降溫”?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

中國政府率先向滯留英國的未成年留學生伸出援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上月底在記者會上介紹,考慮到當前英國疫情形勢,外交部通過協調民航等部門,增加臨時航班赴英國,為“確有困難”的海外留學生歸國提供便利。

中國駐英大使館在官網發佈“責任承諾書”,供有意搭包機回國的留學生家長填寫子女信息。責任書顯示,包機乘客必須是未成年人,家長不能隨行。同時,經濟艙3萬、商務艙5萬的機票和隔離費用,以及回國過程中的一切風險,由家長自願承擔。這也意味,未來還將視具體情況,及時開通臨時加班和包機。

“人在囧途”的 留學生遭質疑?

國際航班驟減,導致中國留學生回國難的問題,已發酵多日。誇張的數據是,僅3月22日一天內,全球取消航班20914個。中國民航局3月底宣佈減少國際航班後,200名紐約中國留學生家長,也緊急向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發信,提出包機訴求。

不過,中國網民對於政府是否應接留學生回國看法不一。有的認為,在當前情況下向留學生提供幫助與保護,“應當說是中國政府應盡的一份責任”;也有網民指責留學生“有錢就往外國跑,有難時就給祖國添亂”。有知名博主宣稱,長途跋涉最容易增加感染風險,而且如果把上百萬中國留學生都接回來,可能令本已好轉的國內防疫局面前功盡棄。此前,一些歸國留學生對隔離條件要求過高,例如提出只喝礦泉水,也讓網民質疑留學生太嬌氣。

實際上,回國的留學生僅是少數。據統計,中國海外留學生總數約160萬人,目前還在國外的大約142萬人。

【慢點·觀察】歸國路“人在囧途” 疫情讓留學“降溫”?

機場檢測

讓不少留學生及家庭感到不平的是,幾個月前國內抗疫物資緊缺時,海外留學生紛紛捐款捐物;但現在,他們不僅有家難回,還面臨被網上輿論聲討的處境。

疫情促家長反思?

與此同時,部分家長對英美等國的防疫反應和安排頗有微詞,開始反思子女的留學計劃,“雖然學業很重要,但家長最擔心的,還是學生的身體健康。”不少家長擔心,“萬一孩子在國外病倒,無人照料,將面臨難以想象的困難。”這些因素,在過去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疫情之後,可以預料的是,不少家庭的留學積極性受挫,是在所難免的。

也有數據顯示,從2018年開始,國際教育熱開始降溫。特別是從2018年中美展開“貿易戰”之後,美國方向的留學,申請的人數已經在下滑。

【慢點·觀察】歸國路“人在囧途” 疫情讓留學“降溫”?

深圳高級中學國際部學生戲劇彙報展演

小留學生為何越來越多?

中國家庭向來重視孩子的教育,捨得投入。不少家庭送孩子出國,希望利用國外的教育資源,得到能力和素質上的提升 ,進而提升孩子的就業、創業能力,或為學術發展做準備。

近年來,一個更明顯的趨勢是,出國留學生的整體素質更高,尖子生佔多數。對於進入國際高中學生的家長來說,他們對人才培育的理念和需求,難以在國內教育體系中得到滿足。同時,中國的名牌大學也被批“嚴進寬出”,教育質量受到質疑。

也因此,新一代留學生在出國時間上越來越早,有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申請赴美的留學生當中,申請讀本科和中學的比例,大幅超過了讀研究生的比例。這次包機接回的英國小留學生,也讓人們看到,這個日漸龐大的群體。

為什麼留學“低齡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

深圳高級中學國際課程體系副主任阮航認為,有一個可能被外界忽略的因素是,上國際名校的難度越來越大。她給我舉例說:“即使經過高分選拔進入高級中學的學生,要完成深高國際課程體系的校本課程外,兼顧各類標化考試及特色活動,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特別是,要想進入英美排名前50的名校,即使是公認的學霸,都得高效利用所有的學習時間。

【慢點·觀察】歸國路“人在囧途” 疫情讓留學“降溫”?

時間管理——深圳高級中學國際課程體系學生的每日規劃

上面這張時間管理表,告訴我們什麼叫做“一寸光陰一寸金”。高級國際部的同學們,包括今年刷新紀錄、同時拿到了英國劍橋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錄取通知的徐子川同學在內,為了合理安排學習和各種活動,都是用專門的軟件給自己排時間表,每天對照電腦嚴格執行。

阮航說,十多年前,還有不少人覺得孩子不適應國內的教育,或者學習不好,就送出國,甚至靠中介包裝,混一個文憑。但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很理性,出國就是想上好大學。而這對在國內讀高中的孩子來說,相當不容易,能從國內直接進入頂尖英美大學的,每年都只是“鳳毛麟角”。

因此,相較而言,如果能去英美讀初高中,不僅能夠讓孩子提前進入狀態,而且在英美初高中體系中擁有的學習、活動經歷和成績能在申請中更具優勢。進好大學的門檻,相對國內,等於是降低了。所以低齡留學,成為不少“望子成龍”,同時經濟能夠支持的家庭的選擇。

【慢點·觀察】歸國路“人在囧途” 疫情讓留學“降溫”?

深圳高級中學國際課程體系的多項活動

哪個年齡段的學生留學好?

漂洋過海去追尋“留學夢”到底是不是明智的選擇?在陌生環境裡,小留學生是不是容易出問題?到底“哪個年齡段的學生留學好”?對此,經驗豐富的阮航老師表示,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留學的最佳年齡段取決於你的目的。關鍵是,孩子的個性、特質、志向,適不適合?家長要觀察孩子的特點,看他英語和各學科的成績是否達標,看他是否能與老師、同學很好地相處,看是否自律及生活能力強不強,再綜合考量適不適合留學。

【慢點·觀察】歸國路“人在囧途” 疫情讓留學“降溫”?

阮航老師和學生們

阮航老師認為,這場疫情,讓我們對於出國留學有更多冷靜思考,也可能會讓不少家庭重新評估孩子的留學計劃。包括對國外環境的重新認識,比如這些國家和一些學校在危機處理中,表現出哪些問題?更重要的是,從教育本身來說,孩子出國的初衷是什麼?“做留學的決定,要從自己出發,而不要人云亦云,跟風出國。 ”

疫情衝擊求學之路?

疫情下留學生的種種困境,也讓不少留學預備生感同身受。對於正在準備出國留學的家庭來說,這場新冠疫情不只是加深了他們的焦慮,也已經實質上影響到了孩子們的求學之路。

受衝擊最大的,是目前就讀高二的國際班學生,備考計劃被疫情打得措手不及,今年下半年能否順利地申請大學,面臨很多未知數。國內的高考只是延期一個月,而與留學有關的重要考試幾乎全部“淪陷”,這讓預備生們很“崩潰”。

簡單羅列一下已經被取消的考試,就可以知道影響的巨大範圍了:

相當於“全球高考”的IB大考(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全球考)

所有國家和地區5-6月的國際考試(包括AS-Level、A-Level和IGCSE)英語水平測試雅思(IELTS)、託福(TOEFL)

美國大學入學測試SAT

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GRE)

經企管理研究生入學考試(GMAT)

其中,特別是SAT、IB等國際考試,針對的正是國際高中學生。正在深圳高級中學國際部就讀高二的王爽同學,最近感覺壓力特別大。“今年9月份,我們就要開始申請大學了,往年這幾個月正是衝刺的關鍵時期。”現在,正常的學習被打亂步伐,也沒有了成績單。她擔心,“暑假安排的夏校或活動基本上也沒戲了,這可能造成我們最後申請,成績或活動這一方面,會顯得比較單薄。 ”

在準備申請過程中,本來大部分學生的時間都是不夠用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高二的同學們即將面對的,是跟時間賽跑的挑戰。

王爽同學說,自己的對策是,把疫情對自己的影響最小化。 “現在能做的是趕快準備下半年的標準考試,以便能抓住最後幾次機會,爭取有好的成績。”

還有不少高二的學生擔心,現在的一些替代方案,比如由所在高中打評估分,大學將根據預測評級及日常表現來錄取,這些方案現在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可能造成錄取中的不公平,還可能會減少他們入讀理想學校和學科的機會。

好消息是,包括加州大學、伯明翰大學在內等多所英美高校,已經對今年的申請要求做出調整,比如取消SAT考試要求等。還有不少國外大學可能會修改原先設定的錄取條件,以減輕疫情給考生申請帶來的影響。

【慢點·觀察】歸國路“人在囧途” 疫情讓留學“降溫”?

2019國際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參賽學生合影

而高三的學生,因為現在大多已經拿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主要的問題,集中在簽證和交通。

錢一晨同學已經收到了紐約大學的錄取通知,但原定於8月底到9月初的開學時間,很可能推遲。“這次疫情發生之後,當然家長和我的顧慮都有所增加,因為感覺到了自己一個人孤身在外,有很多不可控性。”

她說,這次海外疫情來勢迅猛,對留學生的新聞敏感度和生活的自理能力要求非常高。“比如說,第一時間去藥店去買口罩,但如果你消息不及時,也許等到你再著急去買這些非常必要的物資的時候,可能就已經一掃而空了,那時候就非常的被動。”

儘管紐約大學辦簽證的文件已經寄到了家裡,但高三的劉菲菲同學仍然憂心忡忡,她無奈地說,“現在簽證已經無法預約,就只能靜觀其變。 ”

劉菲菲關注到,疫情發生以後,身邊的不少學姐學長都被迫飛回來。“紐約大學3月16號發郵件給在校學生,讓他們立即撤離宿舍,但他們搬出宿舍後,要立即找到可以租住的房子,是非常困難的。這種情況下,他們的選擇就只能是回國。”她還說,“因為疫情,國外的種族歧視更加嚴重,針對亞裔的攻擊和暴力加劇了。這個讓家長很擔心”

已經被美國知名大學錄取的陳之鋒同學,也擔心學業可能受影響,因為今年9月,都有可能得在家裡上大學的網課。談到未來的規劃,他說,“我準備讀完本科或研究生,在美國找份工作一兩年,有工作經驗了,再回國發展。也沒有打算長久留在那邊。”

儘管疫情對高一的學生影響有限,但正在深圳高級中學國際部就讀的吳冠城,已經明顯感受到,疫情的刺激,已經在改變周圍同學和家長的想法,比如說,可能不想去那麼遠,哪些國家更安全等等。還有不少同學,特別關注各個大學對於外籍學生的安置,實際上,這次只有個別的國外大學,給留學生準備了酒店。吳冠城說, “我覺得這些學校在這樣的一個危急情況下,對於學生的處理方式,也會納入我們之後對於學校的考量中,什麼樣的學校是比較有人情味,值得信任的。 ”

留學的初心

不過留學生在疫情中的表現,有時往往超乎父母的想象。

新民週刊近日刊登了一個在美國留學第五年的女生弗麗婭的“抗疫”故事。她從2015年出國讀高中,現在大三了,居住在紐約市曼哈頓中城區,是紐約疫情最嚴重的區域。她不僅妥妥地照顧好了自己,還幫助他人。

【慢點·觀察】歸國路“人在囧途” 疫情讓留學“降溫”?

弗麗婭為紐約留學生免費發放N95口罩

弗麗婭此前就當志願者,為紐約留學生免費發放N95口罩。後來她又主動發起了一個紐約留學生互助群,比如:幫助被學校趕出宿舍的學生,尋找新的住所。“萬一你獨自一人感到身體不舒服,或者你不敢下樓買東西,但食物或者生活用品短缺了,我希望群裡附近的小夥伴,能夠幫上力所能及的忙”。弗麗婭說,建群之後得到了很多支持,群裡分享了很多正能量。儘管身在疫區,但是“之後的生活,竟然比我想象的要平靜多了。”

弗麗婭的行動,或許正體現了留學經歷的可貴之處。其中,既有自立自強,也有勇於擔當。這些,不正是我們希望孩子們擁有的最寶貴的素質嗎?

如果回看中國人出國留學的歷史,也可以更清晰,我們留學的初心到底是什麼?

從清朝末年以來的一百多年裡,無數建功立業的偉人,孫中山、詹天佑、李大釗、周恩來、鄧小平、李四光、華羅庚、錢三強、錢學森,他們的偉大事業,都從留學中起步。

而留學生群體,更是在中國近現代的每個重大歷史變革和發展階段,都留下了深深印記。到今天,更有80%以上的中國科學院院士、70%以上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近80%的教育部直屬高校校長、超過六成的博士生導師,都曾擁有留學經歷。在這些社會棟樑之才的成長中, 留學的收穫,無疑也有重要的貢獻。

探尋初心,或許會讓留學路少一些功利,多一份淡定。

(根據本人要求,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