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思维有八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梁漱溟:思维有八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梁漱溟 橙全心理


梁漱溟:思维有八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 前 言 |


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和水平?梁漱溟先生以做学问的心得为例,分享了自己思维跃迁的八层境界。他认为:


我们首先要对一个问题感兴趣,能用心思考这个问题,沉下心来做深入探究,训练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认识到别人的见解与自己的差异,然后才能融会贯通;进而向更深层次探索,精炼出其中的核心思想,运用自如。


历经种种甘苦后,才能对这个问题了若指掌,做到心中洞彻。


这八重思维的境界,是梁漱溟先生做学问的方法论,也是我们可以参考和学习的思考模式。以下敬请enjoy:


大约从14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这样一路走过来。


为什么会不断有问题呢?


这是由于我很容易感觉到事理之矛盾,或者很容易感觉到没有道理,或看到两个以上的道理。当我觉出有两个道理时,便犹如失去主见,不知如何才好。


眼前有了两个道理或更多的道理,心中便没了道理,很是不安,却又丢不开,或许学问大都以这种感觉为起点吧。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并不是谁都可为之,还分着不同的境界。以下分八层,来说说我走过的路:


梁漱溟:思维有八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01

思维的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说是主见,亦可称偏见。或许很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有所见,便将之视为普遍的道理,因执于其所见而极端地排斥旁人的意见,不承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道理。美其名曰“主见”亦可,斥之曰“偏见”亦可。


学问不学问,并不在读书之多少。有主见就是学问!


不仅如此,《硬核科普 | 为什么我们懂了这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也提到:那些从别处搬来的“道理”,在真正用的时候压根不会起作用,因为它在你的意识中太浅了,这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绝对不是读一次就顿悟。


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很行。


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亲切有味,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02

思维的第二层境界:提出问题


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


将古今中外的哲学都学了,道理有了一大堆,问题却没有一个,就成了莫可奈何的绝物。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延伸阅读:《写给2020的自己 | 你这不是迷茫,你只是特别上进》


03

思维的第三层境界:融会贯通


心中有问题,就想要求解。


那么,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

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


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此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


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延伸阅读:《知乎高赞 | 这个世界上成熟的人并不多》


04

思维的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会发现自己当初的浮浅见解,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的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


心虚和思密,是学问的必要条件,最不好的毛病是说自家都懂。


亚里士多德懂吗?懂。佛家懂吗?懂。儒家懂吗?懂。老子也懂;康德、牛顿、柏格森……全懂得。说起来都像自家熟人一般。


对于前人之学,不要总说自己都懂。因为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一种常见的毛病是:自己头脑简单,却说人家头脑简单;自己浅陋,却看人家浅陋。想当然地对别人批评攻击。


我与此类人相反,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总疑心对方比我高明,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为什么判断不同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


两句话希望大家常常存记在心:

第一,“担心他的出乎我之外”。

第二,“担心我的出乎他之下”。


我最先走入佛家的思想,后来又走到儒家的思想。因为自己非常担心的缘故,才去留意人家对佛家儒家的批评,才去努力了解西方的道理。


延伸阅读:《俯瞰世界的真相 | 凡事都有至少3个解决方法》


05

思维的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辨察愈密,追究愈深,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

这就是所谓『举重若轻』


学问家如果说肩上背负着许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果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什么也没有,那就对了。


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反之,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延伸阅读:《曾奇峰 | 精神分析对这个世界的忠告》


06

思维的第六层境界:学问归于己用


有无学问在于能否“解决问题”。


比如:学武术的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表演起来五花八门很像个样;等到打仗对敌,叫他抡刀上阵,却发现一套武艺都白学了。


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可以解决问题。


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所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延伸阅读:《我终于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 | 心理成熟的20个迹象》


07

思维的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透。


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延伸阅读:《如果教养决定了层次,那到底什么决定了教养?》


08

思维的第八层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讲出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的晶亮透辟。


如果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功夫,循此以求,不急不懈,持之以恒者,则祛俗解蔽,未尝不可积渐以进。


上述八层,前四层是我用功的路径;后四层,只是望见,非能实有诸己。


少时,妄想做事立功,而菲薄学问;二三十岁,稍有深思,亦殊草率;近年,问题益转入具体的国家社会问题上来,心思之用又别有所在。


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延伸阅读:《我们怎样成为了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混沌大学创始人的思考》


09

走上哲学这条路,只因我喜欢提问题


哲学不是人人所能学得的。没有哲学天才的人,便不配学哲学;如果他要勉强去学,就学一辈子,也得不到一点结果。


哲学这项学问,只是少数人所能享的一种权利,是和艺术一样,全要靠天才,才能成。与科学又完全不同,学科学的人,只要肯用功,多花些时间,总可学个大致不差。


与科学不同,学哲学不仅要有天才,并且还要下功夫,才有成功的希望。哲学所研究的问题,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寻常随处遇到,深远难知究竟。


因此,各种科学都有进步,独哲学自古迄今不见进步。实则

哲学问题并非没有进步,只是进步无法与人共享。


科学问题的解决可以摆在外面,与人共见;哲学问题的解决,存于个人主观,不能与人以共见。古人早都解决,而后人只能从头追问。


我不但从未动过研究哲学的念头,而且根本未曾动过求学问的念头。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


延伸阅读:《来自深夜的灵魂拷问:如何在30岁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10

编后记


二千多年前,春秋时代的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也讲述了自己做学问的心路历程: 从立志到不惑,到知天命,最后到从心所欲。


与梁漱溟先生同时代的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做学问有著名的三境界之说:初始时望尽天涯路漫漫,追索学问时衣带渐宽终不悔,历尽艰辛后豁然开朗时蓦然回首。


孔子是沿着时间轴,讲述从初始到成熟,最后到自由的过程。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之说,从个人心理感受角度,生动地描述了在做学问时上下求索的过程。


梁漱溟先生的八境界之说,侧重于主体对客观世界认知、总结、抽象、反馈,实现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的一致,最后达到一览众山小的通透境界。


这八重思维的境界,是梁漱溟先生做学问的方法论,也是我们可以参考和学习的思考模式。要完成先生所说的思维逐步升级,至少要具备两个思考维度:


第一:问题意识


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们都是从提问开始的。比如维特根斯坦就曾发问“谎言既然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为什么还要说真话?”这个提问引领他一步步走上分析哲学的高峰。


问题意识,是智慧和洞见的源头,更是一种时代进步所秉持的精神标志。


不仅如此,问题意识的习惯,能让你看清很多社会问题和趋势,而发现全然不同于媒体报道的事实面。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和判断,在事件发生或洞察趋势时,具有刨根问底的质问能力,才能做出不跟随大流的清晰判断。


第二:逻辑思维


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我们的问题意识并非无的放矢,一般是来源于生活困境或者是现实关怀,所以提出问题的目的还是要解决问题。


因此『逻辑分析和解读』是我们遇到问题时必备的思维工具,也是我们保持良好思维境界必须培养的能力。


逻辑思考的能力,与你使用何种语言无关,而是整个世界不变的真理,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全世界所有人都能理解。确立逻辑思考的路线,比起只是单纯大量积累知识的人来说,将是绝对的强者。


作者 | 梁漱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书与做人》等。

来源 | 泰普洛领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