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800減300的消費券刺激消費,它真能拉動消費活躍市場嗎?

不辦牛馬


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r

由於疫情的影響,各國閉關自鎖已成趨勢,外貿出口變成重災區,基建投資也需要一個過程,短期內能快速見效的也只有消費了。\r

但是發放消費券真的刺激消費麼?短期刺激消費,我認為還是可行的。

南京、濟南、寧波、杭州等各地方都在發放不通形式的消費券,目的就是吸引老百姓去消費。國人大多愛貪小便宜,有便宜就愛佔啊。看看之前搞返現補貼(變相發放消費券)的滴滴打車的火爆程度就知道了。\r

但是發放消費券短期有用,長期肯定不行。\r

第一、\t消費券也不能無限制發放。它也是地方財政的支出或者商家的變相讓利。\r

第二、\t老百姓的口袋的錢也是有限的,會量入為出,不會無限制的亂花。佔小便宜可以,為佔小便宜而大出血,那是不可能的。\r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災後復工期間,還是要從政策上扶持指引,減稅讓利,促進就業,增厚老百姓的口袋,藏富於民。

老百姓的口袋鼓了,無需發券,消費自來。





清風軒看股市


用處肯定是有一些的,它至少能讓一些原來不打算消費的人群也考慮適當消費了。比如我在廈門市收到的這張滿減券,滿100.01減100,週末就不想做飯、去外面吃飯拉倒了。

話說回來,這種滿減券的實際作用並不大。它本身,可能引導作用大過拉動作用、短期效應大過長期效應、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疫情對人們消費的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降低了人們的預期收入,使得消費能力下降;二是人們擔心聚集類活動使導致傳染風險,普遍不敢外出活動和消費。我們具體來看,消費券能否解決這兩個問題。

能否提升消費能力

無論是滿減券,還是發現金,都有一點作用,會在短期內刺激一下消費市場。但是也存在問題,就是擠佔了本來就存在的剛需消費,或者是透支了未來的消費。比如說,我本來就是要買兩袋大米的,你無論有沒有消費券,我都會買,現在有了消費券只是我佔了一點便宜而已,並沒有增加市場的消費總量;又比如說,我本來這個月只需要兩袋米的,但是一看有消費券,我就一下子買了八袋,把後面兩個月的米都一次性買齊了。這樣看下,這個月的消費是上去了,但是後面兩個月又會掉下來的。

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疫情對經濟基本面的衝擊,使得人們的預期收入下降了,幾張消費券根本不足以抵消收入的降幅,想讓人們在幾張消費券的帶動下恢復正常消費能力,不太可能。

能否打消聚集活動的擔憂

不太可能,一些行業,比如旅遊、電影、餐飲等,人們的擔心不完全是沒錢,而是怕被傳染肺炎。你發再多的券,我也不在乎,畢竟健康第一。

那麼,發消費券的真實意義在哪裡呢?是通過短期刺激的方式,讓人們從擔憂中走出來,讓市場熱鬧起來,讓消費經濟運轉起來,而進恢復居民的消費信心和商家的經營信心——有信心,才能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