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宅家”“文藝”青年這樣過

春日正是讀書時。隨著疫情防控的持續向好,在清明小長假期間,趁著陽光與和風,大家也紛紛走進省內各地書店、博物館和名人故居,尋覓“精神食糧”,享受安靜與愜意。

清明“不宅家”“文藝”青年這樣過

記者今天(5日)去成都有名的“網紅書店”方所打探了一番。書店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幾天店內人流量雖然與往年同時期相比,大約減少了一半,但也有不少讀者趁著清明小長假來書店買書“存糧”,書店也按時上新,外國文學、最新繁體書、各種雜誌……還設置了“抗疫”相關的特別展臺,中西菜譜、人體構造、清潔整理等題材一應俱全,把健康科普知識介紹給讀者。

清明“不宅家”“文藝”青年這樣過

清明“不宅家”“文藝”青年這樣過

讀者王芩玫此前一直宅家,幾乎耗盡了家裡的“書籍”存糧。她告訴記者,“今天天氣特別好,我又算是方所的鐵粉了,所以今天就想著來看一看,趕緊把我的書‘存糧’補齊,才覺得心安嘛。”

“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勝蹟古祠堂”,三蘇父子的故居,眉山三蘇祠也在清明小長假期間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打卡。走進庭院,紅牆環抱,綠水縈繞,長廊迴旋。大家跟隨著導遊的帶領,感受古祠的一草一木和獨特的文化魅力。同時,不少遊客也和孩子一起,在心願樹上留下美好的祝願。

清明“不宅家”“文藝”青年這樣過

眉山市民劉鑫和家人寫下祝福語:中國加油 !祝福全家人身體健康 !他告訴記者,“特別希望國泰民安,孩子能完成自己的心願,高考中狀元。”

清明“不宅家”“文藝”青年這樣過

成都遊客羅玉則更看重對孩子的文化薰陶,她表示,“給孩子一個文化之旅,帶給他精神上的糧食,特別是他現在正在學國學,所以讓他來三蘇祠身臨其境感受文化氛圍。”

清明“不宅家”“文藝”青年這樣過

清明假期,觀賞書法和繪畫,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也成為不少人的共同選擇。在內江,選擇在清明假期前來張大千博物館遊覽的遊客比平時多出不少,其中也不乏專程從外地趕來的遊客。

清明“不宅家”“文藝”青年這樣過

清明“不宅家”“文藝”青年這樣過

特地從眉山前來遊玩的夏冉秋說,“大千文化是內江的一大瑰寶,吸引著四川乃至全國各地的書畫愛好者不斷前來,為內江的文化旅遊打響了知名度。”趁著清明假期,她和朋友準備在這兒就這春光,慢慢領略大千書畫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