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回应,「旷课」只要100点赞,即可消除。班委需要1000个赞

近日,有网友称河南中医药大学部分学生旷课被罚在QQ空间集赞,

高校回应,「旷课」只要100点赞,即可消除。班委需要1000个赞

普通学生需要集100个,班委需集1000个。

高校回应,「旷课」只要100点赞,即可消除。班委需要1000个赞

经过采访,事情属实,并且该校老师称,所有被罚集赞的同学都超额完成任务,上交了检讨。

校方回应,方式不太恰当,正讨论对师生的处理。

据了解,这门旷课学生较多的课程属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于许多同学对这门课不够重视,正常应该240人出席的课堂,最终只有不到100名学生前来听课。由于缺课的都是大一学生,朱老师认为必须尽早展开有效管理,否则在刚入学阶段就上课态度松懈,以后更加不好管理。

所以采取了这种办法。


点赞行为可谓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让我们来看看集赞行为都被玩出了什么花样

高校回应,「旷课」只要100点赞,即可消除。班委需要1000个赞

高校回应,「旷课」只要100点赞,即可消除。班委需要1000个赞

还有,交通惩罚集赞

高校回应,「旷课」只要100点赞,即可消除。班委需要1000个赞

还有上面的旷课集赞

高校回应,「旷课」只要100点赞,即可消除。班委需要1000个赞

等.多种奇怪的理由,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集赞的理由多种多样,

不禁让人思考, 「集赞行为」为何收到如此重视?「集赞行为」对我们朋友圈维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另外,我们收到的「赞」,一定是认同,赞赏吗?不同的点赞行为(如不看内容点赞党..)暴露了怎么样的心理?我们应该对「点赞行为」进行怎么样的反思,思考呢?

小小的点赞行为,看似是一个「拇指按钮」的点击,但实则蕴含着丰富多面的人性..


严格意义上说点赞起源于市场营销和广告学的效果研究。20 世纪90 年代初期,美国的广告研究基金会(ARF)的“文案研究有效性项目”(Copy Research Validity Project)最终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广告内容是否“讨人喜欢”,即惹人喜欢的广告比其他广告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让人回想起来,相对应的广告文案就更有效。

换句话说,你“赞”一个广告,就可能会购买它宣传的产品。这份报告成了喜爱度研究的肇端,同时学术界和实务界的营销专家都开始将测量喜爱度视为一种广告文案效果测试方法将其精细化。

Facebook最早借鉴了这种有关市场营销和广告喜爱度调查的相关知识与研究,在网站上添加设置了点赞评论的功能。其工程师亚当·博斯沃斯(Adam Bosworth)提到,这个功能最早以“牛”(Awesome)按钮的形式出现,但之后变成了“赞”(like),因为“赞”用得更加广泛。

由此可见,点赞的出生多少带有些消费社会的印记,它实际产生的初衷是为了根据消费者的喜爱度来更好地把握市场,进而改进和完善营销和广告策略。

facebook于2009年引入”Like”功能Facebook将点赞功能随后逐渐从商业领域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的网络交际当中,朋友间互相在Facebook上对彼此发布的有关私人领域的话题互相点赞也日益成为流行。

这一简单的按钮很快得到几乎所有网媒的效仿。

在国内,国内QQ空间从2010年开始上线点赞,2013年1月新浪微博也添加设置点赞的功能,并将其功能解释为:通过点亮图标的方式来表达用户对于一条微博信息的喜爱度。

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方式的描述。“党” 是继“族”之后定义网络族群的标签,常见的有“标题党”“点赞党”和“剁手党”。几乎每一波网络事件都能造就一个“党”,即定义一个族群。

在“点赞”功能普及后, “点赞党”被定义为“视点赞为使命,习惯性地对一切事物点赞。在论坛上,他们处处“留名”点赞;在微博、微信、QQ空间里,对于别人分享的内容,连伤心事也一律“点赞”。

  • 点赞功能的异化

点赞评论功能设置的初衷是给网友提供一种便捷的表达赞许、支持或喜爱、欣赏的情感通道,然而随着人们对点赞评论的泛化使用使其功能发生很大变化。

根据“关于社交网络中点赞评论的功效探析”的调查问卷中,

高校回应,「旷课」只要100点赞,即可消除。班委需要1000个赞

点赞的原因已经不单纯是支持或喜爱、欣赏的情感通道了,而是多方面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赞’一字在社交网络中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 特别是网友看见别人的帖子想评论又无话可说的时候, 只能用这一字归纳态度上的所有含混不清与暧昧。一时间, ‘点赞’成了一个褒贬不明的词汇, 你喜欢可以点赞, 讨厌可以点赞, 无语可以点赞, 有话要说也可以点赞……总之, 点赞在社交圈中成为了继‘呵呵’之后的又一个‘敷衍工具’。”尽管此种说法看起来有点言过其词, 但其中反映出来的某些宣泄、变异心态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 点赞功能为什么会发生异化?

最根本原因在于单一的功能性按键与丰富的网络空间的碰撞。赞同、赞美、支持和表扬点个赞,批评、贬损、反对、讽刺也可以点个赞。我们姑且认为这是友情间的一种调侃或暗号,创造的是圈内的独特文化,但事实并非如此。如今公众号的内容发布页也引入了点赞功能,如《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每则消息最下方都有“喜欢此文请点赞”的指引。除了领导出访、国家建设、防腐倡廉等内容外,我们能看到像 《世卫组织专家:H5N8病毒可能会传染给人》这样的文章也被点赞。尽管有不少人认为这种点赞是对权威媒体的一种对抗性解读,是受众主动权的一种强势表现。 但很明显的是,点赞似乎没有区分过场合,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点赞只是一种惯性。

集赞行为与朋友圈交往

当用户发布朋友圈, 通过发布群内消息和私人信息获得了足够多的赞, 他就赢得了奖励方的奖励。在用户集赞获得奖品的行为中, 奖品并不是免费的, 而是用户人际关系的变现, 也可以说花费了用户的人情。

人情是指一种社会合作与互助方式, 一般通过礼尚往来进行维系, 此种意义上的人情具有交换的属性。在微信的使用过程中, 出现了对虚拟社交行为特别积极的人群。这些使用者积极回应他人的相关需求, 并且积极发布自己的需求。这实质上就是一种人情的交换行为。因为积极回应他人的需求, 这些积极用户也能积极地发布自己的需求, 在某种程度上, 形成了一个人际关系的良性网络循环。

在点赞行为中,可以通过微信集赞、微信投票等行为, 完成人情的交换, 并且在这样的交换中有自己的特点。首先, 获取人情的成本非常低。点开朋友圈, 触碰屏幕, 就能完成人情的付出。这种不计成本的付出方式, 提升了人际交往的便利性。

对于绝大部分微信用户来说, 不只是通过集赞行为, 仅仅通过朋友圈的活动就能迅速地建立交往。可以说, 朋友圈在某种程度上能控制人际关系的亲疏。或者说, 人际关系和朋友圈交往行为相互控制和影响, 共同构成完整的人际关系形态。首先, 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影响了朋友圈中的社交行为的频率。但朋友圈作为以网络为媒介的虚拟社交空间, 同时又有超越现实人际交往的特点, 即交往成本低、交往机会多、避免尴尬。这些特点决定了在现实中难以找到机会交往的人可以通过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 维持一定的交往。朋友圈的交往往往也是礼尚往来的, 点赞者和评论者往往也能收到对方的相应反馈。


点赞行为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仅是接触它,还要去了解它。

不认真说事儿,认真科普君。STRIVE

参考文献:

[1]辛尔露.从媒介批评视野看社交网络中的点赞评论[J].东南传播,2014(04):115-117.

[2]刘一鸥,陈肖静.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表达的逆向思考[J].当代传播,2015(04):97-99.

[3]周婕.“点赞”并非真实沟通[J].新闻战线,2014(02):73.

[4]吴悦.浅析微信“集赞”广告中的传播路径和权力关系[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1):61-62+75.

[5]黄金兰.面子、人情的秩序功能及其当下变异[J].文史哲,2017(01):154-163+1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