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開啟“雲上模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衡水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出銀企“雲對接”、招商“雲簽約”、項目“雲開工”、促銷“雲推動”等系列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響。

銀企“雲對接”解決企業發展煩心事。 河北冀衡(集團)藥業有限公司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解熱鎮痛原料藥生產基地,因無有效抵押物存在融資困難問題。通過“雲上”溝通,農業銀行衡水分行、交通銀行衡水分行決定將該企業授信由抵押方式變更為擔保方式,分別與企業達成2000萬元和5000萬元的信貸支持意向。疫情防控期間,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積極為復工復產企業與銀行之間牽線搭橋,搭建銀企“雲對接”平臺,引導企業和銀行機構線上溝通,為企業融資解燃眉之急。目前,該局組織葵花葯業集團(衡水)得菲爾有限公司等17家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分別與7個銀行機構進行了“屏對屏”溝通對接,共達成融資意向5.5億元。全市各銀行機構將繼續加大對企溝通對接力度,組織開展“線上+線下”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銀企對接洽談活動,進一步簡化手續,提高效率,為企業提供全天候在線金融支持性服務。

招商“雲簽約”力保項目“不掉鏈”。疫情發生以來,我市轉變思路,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開啟“雲招商”模式,由線下溝通變為線上交流,通過電話、微信、視頻會議等方式,解答客商疑問,洽談項目合作。針對前期在談項目,逐項建立序時進度表,實行專人專線密切跟蹤,積極為投資方解決項目合作前期問題,增強企業投資信心,確保招商工作不間斷、項目落地不停頓,把疫情對招商引資工作的影響降到最低。市招商辦駐京、駐滬、駐粵的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線上強力對接北京泰瑞通和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英特萊福油氣集團、徐州浩海電氣有限公司等公司,洽談項目、有效推進,促成項目成功落地。招商成功後,採用“主會場+分會場+企業視頻連線”形式,進行“雲簽約”。日前,已有10個項目通過“雲簽約”的方式落戶衡水,總投資達到88億元。

新建項目“雲開工”為經濟發展添後勁。為保證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我市積極採取多種措施,開闢綠色通道,提高審批效率,縮短辦結時間,協調項目建設中的土地、資金、手續等關鍵要素,建立項目前期工作臺賬,逐項倒排備案、土地、環評、開工許可等前期工作完成時限,開展項目周督導、月調度,加快推進項目落地開工建設。在成功舉辦春季項目建設集中開工活動的基礎上,3月31日全市又有36個新建項目,通過雲端視頻連線,“雲”上集中開工,總投資195.4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有6個,包括桃城區金苑公司萬達廣場、深州黎明國際企業港傢俱生產、北京科寶·博洛尼公司傢俱生產、故城以嶺公司現代中藥產業化、阜城縣城西水廠片區舊城改造、衡水高新區數字新經濟智慧谷。今年新謀劃項目、爭取國家資金項目、省市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都較去年有較大提升,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聯盟促銷“雲推動”重燃消費引擎。4月2日,我市通過市縣連線、政企連線、供需連線,“雲推動”千企萬店“促消費、保發展、惠民生”聯盟攻堅活動啟動。100家餐飲住宿企業、50家商超企業、50家4S店、50家石油銷售網點、三大電信運營商和部分房地產企業“雲”上參與並開展促銷活動。該攻堅行動聚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服務行業,圍繞商超、餐飲、住宿、購房、購車、油品銷售和老白乾、六個核桃等地方特色產品,通過多重跨界組合豐富消費鏈條,發揮“1+1”>2的配置效應,提振消費信心,重燃消費引擎。鼓勵各大商超、零售店創新銷售模式,推出外賣小程序、網上訂製、網上商城等線上服務方式,積極發展“雲消費”“雲購物”等新模式。同時,充分利用融媒體、新媒體、自媒體,採取小視頻、現場直播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開啟促消費“雲宣傳”模式,倡導廣大群眾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