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有什麼區別?

用戶7362447636988


要弄清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的不同,從兩者的內涵說起。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反應了人類隨歷史演變過程中,以適應自然和生活,創造其本來的形式,保留並傳承至今,各種有價值的表演藝術類、工藝技術類與節日儀式類傳統文化。

《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是指符合世界意義、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確認而納入的文獻遺產項目。

二者的區別主要有:

1、側重點不同。

非物質文化遺產側重於人類的發明、創造,也一種鮮活的方式,以生活實踐來傳播。比如入選的有崑曲、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而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側重文獻記錄,比如以檔案館、圖書館等方式來存儲保護文件資料。入選的有《本草綱目》、《黃帝內經》等

2、表現方式不同。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外顯的,直白的,傾向實用性的藝術。比如入選的蕪湖鐵畫、中國木活字印刷術等。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是一種表述的形式體現,比如口述歷史的記錄或是古籍善本等。

希望上述的回答,對此問題的解決有所幫助。


六觀讀書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自然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受到世界保護和關注。提高知名度還可以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非物質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它依託於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技藝而存在,並以身口相傳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這也是它的脆弱所在,人的傳承顯得尤為重要。

世界遺產委員會隸屬於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受全世界關注和保護,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比較脆弱,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化的衝擊,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了原有的的土壤和生活環境。


它們的區別就在於世界遺產名錄是文物、建築群、遺址,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如名字一樣,它不是物質的,主要是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的,如比如民間傳說,習俗,語言,音樂,舞蹈,禮儀,慶典,烹調,以及傳統醫藥等。


k咯吱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自然景觀,狹義的世界遺產包括世紀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廣義概念,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簡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又稱無形的文化遺產,主要是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積澱和廣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曾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包括民間傳說,習俗,語言,音樂,舞蹈,禮儀,慶典,烹調,以及傳統醫藥等。區別就是沒有一定的記載,憑的是代代口口相傳,就是記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有翔實的記載,並編列成書,存放於圖書館或檔案館,我國記憶遺產有四處:傳統音樂錄音檔案中國藝術研究圖書館,清朝內閣秘本檔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代大金榜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納西東巴古籍文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巴文化研究所。非物質文化遺產四處,崑曲,中國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南音泉州弦管。


聽看想談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自然景觀,狹義的世界遺產包括世紀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廣義概念,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簡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又稱無形的文化遺產,主要是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積澱和廣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曾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包括民間傳說,習俗,語言,音樂,舞蹈,禮儀,慶典,烹調,以及傳統醫藥等。區別就是沒有一定的記載,憑的是代代口口相傳,就是記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有翔實的記載,並編列成書,存放於圖書館或檔案館,我國記憶遺產有四處:傳統音樂錄音檔案中國藝術研究圖書館,清朝內閣秘本檔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代大金榜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納西東巴古籍文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巴文化研究所。非物質文化遺產四處,崑曲,中國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南音泉州弦管


農村小付在外地


  在第12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關於世界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世界記憶遺產所包含的分類和項目,促進大家對非遺、對文化遺產進一步認識和了解!

  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主要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

  “文化景觀遺產”通常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包括: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成立以: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保護名錄體系,包括: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世界記憶遺產:

  世界記憶遺產是指符合世界意義、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確認而納入的文獻遺產項目。這一工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旗艦項目,目的是確保人類珍貴的檔案資料、以及重要的圖書館和博物館的館藏得到保護並傳之久遠。

  附(最新):

  中國入選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0項)。

  中國入選的聯合國教科文《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項)。

  中國入選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0項

  (含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1、崑曲

  2、古琴藝術

  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4、蒙古長調

  5、端午節

  6、中國篆刻

  7、中國雕版印刷技藝

  8、中國書法

  9、中國剪紙

  10、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11、南京雲錦織造技藝

  12、花兒

  13、侗族大歌

  14、格薩(斯)爾

  15、龍泉青瓷傳統燒製技藝

  16、瑪納斯

  17、媽祖信俗

  18、呼麥

  19、南音

  20、熱貢藝術

  21、西安鼓樂

  22、粵劇

  23、藏戲

  24、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

  25、宣紙傳統制作技藝

  26、中國朝鮮族農樂舞

  27、京劇

  28、中醫針灸

  29、 皮影戲

  30、珠算

  中國入選的聯合國教科文《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項

  1、羌年

  2、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

  3、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4、新疆維吾爾族麥西熱甫

  5、中國木活字印刷技術

  6、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

  7、赫哲族伊瑪堪


文商時代


精神和物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