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好天气和一群人的狂欢

一个人的好天气和一群人的狂欢

一个人唱歌

一个人面对这无聊的生活

一个人买来面具

假装着强悍

笑着跳进人海里

——《一个人》

前几天刷完了《请回答1988》,在弹幕里,看着很多人说自己看的第7 遍,看的第n遍,还有人说每次心情低落,都会来看一遍。

很久不看剧的我发现这个世界的人们多么需要治愈。

在剧里,邻里间的相互帮助,家庭里的相互扶持,朋友间的相互理解,父母和儿女的和解,夫妻间的相处方式,还有青春期的爱恋……一边哭一边笑的剧,真的很治愈。

然而回过头对比真真切切存在的人生,和那些被演绎的戏剧,戏剧总是赋予了美好的期待,还有不断放大的真善美。

就像现在人们的感动,大多来源于媒体放大后的事件,而生活里平凡的美好,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一边是距离我们比较远的感动,一边是现实生活裹挟的层层焦虑,很多人已经失去了自我治愈的能力。

所以看完《一个人的好天气》,有种内在的力量油然而生。

每次心情不好,我都很喜欢在上下班的路上,又或者有阳光的下午,看一部尽可能平缓和放慢节奏的书。有时,并不是为了看什么,也不是为了感同身受,只是希望自己能重新收获某种平和感。

当然,面对人生这个宏大的概念,我们即需要《请回答1988》中集体回忆的那种存在感,一群人共同分享时光,也需要《一个人的好天气》中一个人面对孤独的勇气。

01

可以跟一些人分享人生里的时光,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某天下班路上,坐在公交车上,路过一个小区门口,昏黄的路灯下,一群阿姨伴着《友谊地久天长》的歌曲翩翩起舞。

“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我们也曾历尽苦辛到处奔波流浪”

这两句歌词带着阿姨们岁月的痕迹随风飘过车窗,在我的脑海里开始循环。

我在想,她们曾经经历了多少曲折,才有幸在这个夜晚相聚;又或者是多少年吵吵闹闹的邻居,只是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起舞,并没有太多故事。

每次有这种感慨的瞬间,感觉自己像《重庆森林》里的阿菲,悄无声息地潜入警察的家偷窥他的一切,而我是偷窥别人的生活和情绪。

一个人的好天气和一群人的狂欢

她们会在相聚之后,回到各自的家,而美好的相聚已足够慰藉大半生。

一群人的狂欢总是有种莫名的感染力。

所以看到大冰有那么多的朋友可以写会很动容,所以会在高中结束街舞课,在给教练的信里说自己很喜欢团体生活,所以看到《请回答1988》会舍不得看完。

因为那些被纪念的时光,从来都没有离开,而是在一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然后变成新的美好。

前几天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女孩子在“父母的相处模式对你爱情观有什么影响?”的话题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其中有一段很触动,女孩的父母很喜欢交朋友,她父亲走的时候,她见了这辈子见过最多的人,在医院从一楼大厅到病房两边都是人。

“以至于直到今天,有人提起我爸,还会热泪盈眶;以至于我总觉得他没走,因为他的好兄弟好姐妹们依旧照顾着我们母女。”

“父母之间的相处像是朋友,像是亲人,让我知道婚姻或是爱情不仅仅是拘于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也要有一致的爱好和追求,要有共同的朋友和圈子,要有不因孩子而改变自己生活的勇气,要活出自己。”

人是群居动物,但他们需要的不是很多人围在自己身边,而是温情和交际后自己的存在感,不被忽略和遗忘。

跟懂得情谊的人分享时光,才能留下美好的味道。

02

共享时光后,仍逃不过人生的孤独

年轻时,总会听到年长的人絮叨:“看你们现在玩的这么好,过不了几年,就散了。”

然而谁不是撞了南墙,才接过那些自己不屑的教训。

看着弟弟沉迷于交朋友,用朋友在一起的欢乐对抗生活、学习的枯燥,有时候会有几分无奈,又觉得这不就是青春本来的样子吗?

青春期不去追星、交朋友、听喜欢的歌、做梦发呆,难道等到中年再去做或者缅怀吗?

但又会看到弟弟在一次次不如意的考试结果面前,后悔过去的自己不够努力。

一边宽恕,一边自责,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放过自己。

直到某天,曾经的自以为一起分享过时光的真朋友们一个个在自己的生命里淡出,我才深刻地接受人生本孤独这个事实。而这个事实更深层的意义却是曾经慰藉过你,甚至称得上心灵港湾的东西在岁月里破碎了。

我特别想去弥补,后来发现破碎是自己不愿面对的真相,因为害怕那漫长的一个人的人生。

不是害怕在公司加班,一个人走在漆黑的路上;不是害怕下班回家,没带伞,下很大的雨;也不是害怕一个人去看电影、吃火锅,没有人分享心情,而是害怕那些你曾经觉得可以依靠的情谊是虚假的,这才是真的孤独。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习惯一个人,喝几碗文章鸡汤,看几个让人捧腹大笑的视频,那些难捱的时光也就过去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脆弱。

可是无论多么脆弱,只有面对孤独的真相,我们才会清楚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才能品出生活的滋味。

papi酱曾在《我家那闺女》中提出一个观点,被推上热搜。

一个人的好天气和一群人的狂欢

她说:人生最重要的顺序,排在第一位的,必须是你自己,然后依次是你的伴侣,孩子和父母。

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她解释道:

首先,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自己相处,因此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是最长的;而之后的这一生是你的伴侣陪你度过的;但孩子和父母,你只陪伴他们走一段路,剩下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

在这个问题里,甚至都没有朋友的选项,可是又有多少人被友情这个东西困扰呢?

到今天,我们会发现需要朋友,不过是需要一些相互扶持的对象。

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段话,一个老总跟自己的下属说:“一流的朋友谈梦想;二流的朋友谈事业;三流的朋友谈事情;四流的朋友谈是非。”

这段话也不尽然有道理,但是却让我意识到朋友真的有高质量和低质量之分。

在自己孤军奋战的路上,宁可没有朋友,也不要交低质量的朋友。

学会享受孤独,耐得住清冷,才能走的更远。

03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都要学会自愈

《一个人的好天气》里,有段很经典的对话。

知寿:"我想趁现在把空虚都用光,老了就不会再空虚了。”

吟子:"知寿,可不能在年轻时都用光了,要是只留下愉快的事,上了年纪,就怕死了。"

走走停停,比发条上紧,比持续空虚,会更好。

而在走走停停中,要学会自我治愈和自我成长,真切地感受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而不是受别人影响。

每个人治愈自己的方式不同,有人选择旅行,有人选择读书,有人选择看电影,有人选择运动,有些人周末在家安安静静做饭就可以得到治愈。

治愈自己的关键是集中注意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很喜欢发呆,走路发呆,坐车发呆,赖床发呆,大脑空白可以让我放松,可以让我想清楚当下的自己在干什么,也可以让我内心柔软,重新拥抱这个世界。

之前看过一个韩国综艺,有一期里面的女嘉宾喜欢画画,她说她的放松方式就是画画,沉浸在一幅画中,画完后,自己会感觉神清气爽。

一个人的好天气和一群人的狂欢

长大后,会发现生活从来没有秩序,要找到自己的节奏。

除了安放好自己,就是不遗余力地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成长。内心充盈也许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物质财富,但是在同样的问题面前,思考层次立竿见影。

村上春树在《舞!舞!舞!》里写道: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大人的世界里到处都是灰色地带和说不清道不明的耐人寻味,有时候懂就够了,不必说出来。

长大后,一群人狂欢的热闹,总是抵不过一个人的好天气的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