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處 湖南嶽陽屈原管理區打好春耕生產“三張牌”

紅網時刻記者 羅玲 通訊員 姜帆 岳陽報道

活力暖春如約而至,繁忙春耕熱火朝天。眼下,在湖南省岳陽市屈原管理區大地的鄉間田野,村民搶抓農時,春耕生產已然呈現一派繁忙景象。今年來,屈原管理區依託區惠農服務平臺,早安排、早部署、早動手,組織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深入各村、組及專業合作社,著力在科技化、信息化、機械化等領域下苦功,積極做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全面提升農業發展水平。

打好“暖心牌” 暢通農村綜合服務“最後一公里”

最是一年春好處 湖南嶽陽屈原管理區打好春耕生產“三張牌”

“什麼不會教什麼,缺少什麼補什麼”,供銷社技術人員將科技培訓送到田間地頭。宋政軍 攝

“去年年底,區惠農服務中心將500公斤水稻專用生態化肥送到我家裡,今年我們春耕備耕實際上比往年還提前了個把星期。”屈原管理區鳳凰鄉琴棋村種糧大戶姜光輝說,在區惠農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導和幫助下,今年春耕並未受到疫情影響,這些年水稻長勢越來越好,產量越來越高,錢袋子更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區惠農服務中心由區供銷合作聯社牽頭,由區內5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組建而成,為全區農戶提供涉農金融、土地流轉、農技推廣、農機服務、農資配送等全方位服務,是合作社中的合作社。

為更好地服務農戶,區惠農服務中心在全區24個村級綜合服務平臺中建立村級惠農綜合服務社,為農戶提供及時有效的農機社會化服務、土地規模化經營服務和農民職業化培訓服務。區惠農服務中心內設農機服務、生資供應、產品銷售、三農信用等四大中心,春耕生產備足4500噸早稻用肥、30餘噸除草劑、60餘噸殺蟲藥以及陸兩優4026等優質稻種子,打通了農村綜合服務“最後一公里”。

同時,根據各鎮需求,為農民提供代耕代種、測土施肥、農技諮詢等服務,什麼不會教什麼,缺少什麼補什麼。今年以來,供銷社技術人員累計下鄉20多次,通過理論講解和動手實踐,不僅讓村民們學到了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傳統農業知識,更讓村民們真正認識到機械化、現代化對農業生產效率提升的重大意義。

打好“技術牌”全區興起科技春耕高潮

最是一年春好處 湖南嶽陽屈原管理區打好春耕生產“三張牌”

機耕旋耕忙。周洋 攝

近日,屈原管理區農機服務中心組織全區各鄉鎮農機站長、20餘家農機合作社及農機大戶開展水稻有序機拋秧技術培訓。鴻運合作社理事長朱運武說:“機拋秧的效果真的不錯,快速取秧不傷苗、有序拋秧、秧盤自動集收,不僅節約人工成本、效率也提高很多。”

“要加強技術指導,全力打好早稻生產第一仗,確保農業生產任務完成。”3月27日,屈原管理區委書記金晨在調研早稻生產時說。

為提升全區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屈原管理區投資5300萬元,建成全省最大的高素質農民培訓中心,成為“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圍繞“產、學、研”一體化要求,與省扶貧辦、岳陽市委組織部、湖南理工學院、岳陽職業技術學院聯合開展以農民工、農村黨員、脫貧致富帶頭人為主的素質培訓。

同時區財政今年設立1000萬元農業創業孵化擔保基金,加快建立“高素質農民→小基地實訓→大基地實驗→孵化成功”孵化模式,新設10個實訓孵化基地,成為全省首批返鄉農民工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在全區興起學科技、用科技、種良種的科技春耕高潮。

屈原管理區還在建立“龍頭型”帶動機制上下大力氣。大力培育發展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倒逼提升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科技化、綠色化水平。在已有3家省級龍頭企業、10家市級龍頭企業、271個合作社、155個家庭農場的基礎上,今年新增4個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個市級以上示範合作社,新增家庭農場20個以上,新增種糧大戶3000戶,流轉率達75%以上,規模化經營率達80%以上。

打好“機械牌” 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96.3%

最是一年春好處 湖南嶽陽屈原管理區打好春耕生產“三張牌”

工廠化機械播種育秧。周洋 攝

“秧苗下面帶有泥土,拋出的時候就像毽子落在了地上,不到10分鐘就栽完了一畝田,省時又省力。”今年姜光輝新購入兩臺水稻有序拋秧機,他告訴記者,這種拋秧機拋種的秧苗分佈有序、均勻,最高工作效率可達15畝每小時,是手拋秧的10倍。

“政府政策好,我們買一臺有序拋秧機省市區累計補貼十萬元,我們自己只用花四萬多元。”姜光輝臉上滿是笑容。

為了確保今年春耕生產任務的完成,區管委成立了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領導小組和技術專家組,將機拋秧列入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考核內容,召開了全區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推進會議,出臺了《屈原管理區關於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實施意見》《2020年屈原管理區水稻機拋秧實施方案》,各鄉鎮(街道)也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把目標任務和工作責任進一步細化到村,形成了區、鄉鎮、村三級聯動創建機制。

對購置高速插秧機、有序拋秧機、烘乾機等機具的,在省級農機購置補貼30%基礎上,區級再補貼20%。目前,全區有1家全國農機示範社、5家全省現代農機合作社示範社、29家全省現代農機合作社,今年水稻生產90%以上機械化作業由農機專業合作社承擔,全程機械化率達96.3%,處於全省領先水平。

除此之外,屈原管理區還在全省率先開展機拋秧、機插秧作業試點,對於機拋、機插獎勵50元/畝,集中育秧每畝補貼80元,機插秧單季連片500畝的獎勵1萬元。全區今年早稻集中育秧突破5萬畝,推廣機插、機拋面積6萬畝,雙季稻優勢區耕地拋荒、水稻直播和“雙改單”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目前,全區已落實早稻面積10.6萬畝,晚稻面積15萬畝,總面積比去年增加1.5萬畝。向種糧大戶投放貸款894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