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七旬老人紮根深山堅守8年,靠雙手將荒田變“綠洲”

昔日的濟源市坡頭鎮校莊村地處深山溝,荒山禿嶺。如今,這裡成片的田地青翠茂盛,空氣清新,鳥鳴聲不絕於耳。這一切的背後,是該村72歲的燕志歧紮根山溝八年,改造荒田30餘畝的漫長堅守。

8年前,看到村裡的年輕人陸續外出打工,村裡一塊塊農田被閒置後長滿荒草,雖說年歲已高,種了一輩子地的燕志歧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農田不能荒,也不應該荒!”

濟源七旬老人紮根深山堅守8年,靠雙手將荒田變“綠洲”

他決定通過租種的方式,把這些荒田重新利用起來,開墾成菜田,“他們荒著我就種,他們要種了我就還給他們。”

每天早上5點,是燕志歧雷打不動的起床時間。由於老伴腿腳不便,不能下地幹活,只能在家做飯。因此,他常常一個人帶著農具,不知疲倦地在山裡挑水、施肥、除草、收割。幾年下來,他的種植面積最多時達到50餘畝。

濟源七旬老人紮根深山堅守8年,靠雙手將荒田變“綠洲”

8年間,燕志歧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澆水時下的苦最大了!”他向記者坦言,剛開始,山溝裡缺水無法灌溉,為了及時讓田裡澆上水,他想盡了一切辦法,“挖土窩存水,架子車拉水。”

濟源七旬老人紮根深山堅守8年,靠雙手將荒田變“綠洲”

得知他的情況後,鎮政府專門在他的家門前修了水池,村裡也出資鋪設了水管,讓水直接通到他的蔬菜田地,從而解決了他的灌溉難。

2018年那年,燕志歧在地裡幹活時,左眼不慎被彈起的石子打中,雖經住院治療,但這隻眼睛卻再也看不見了。為此,他日常開三輪車幹活時,沒少在山路上翻車受傷。但樂觀的燕志歧不以為然,依然沒有停下忙碌的腳步。

濟源七旬老人紮根深山堅守8年,靠雙手將荒田變“綠洲”

“每天晚上八九點鐘,才看到他回家吃飯。一年到頭,他幾乎忙個不停!”在校莊村支部書記張國立的眼中,燕志歧是個“閒”不住的人,雖然年已七旬,家庭困難,但他生活態度積極,謝絕了村裡提供的幫扶,堅持靠自己去創造幸福生活。

在城裡打工的兩個兒子,不放心老兩口獨居山中,多次勸說他們搬到城裡享福。但總是被他拒絕了。偶爾,他到孩子們城裡的家中小住,也時刻惦記著田裡的蔬菜,非得當天趕回來。

濟源七旬老人紮根深山堅守8年,靠雙手將荒田變“綠洲”

“你辛苦了一輩子,到了享福的時候,為啥還要這樣做?”記者好奇地問。燕志歧呵呵一笑,語氣中帶著倔強,“我在山上生活了一輩子,已經習慣了,離不開這裡。”

站在村裡的一處高地遠望,山溝裡被一片綠色包圍著,生機盎然。田地裡成片的白菜、蘿蔔、小麥以及核桃樹青翠茂盛,景色宜人。看著眼前的一切,燕志歧內心喜悅之餘,充滿了感激,“國家照顧我,把路和水池修到我家門口,我不能叫地荒著,我得對得起國家!”

“只要還走得動,就要種下去!”如今正是春耕春播時,燕志歧信心百倍,謀劃著更大的發展計劃。他表示,未來還要種植更多的荒土地,讓山溝更綠更美,同時還要增加家中雞和牛的飼養數量,預計等到年底,全家收入將達到3萬餘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