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唐詩《寒食》,品讀才子韓翃的清麗之筆



賞析唐詩《寒食》,品讀才子韓翃的清麗之筆

陌上青柳色,心中念故人。

又是一年清明時,來欣賞一首關於清明節的唐詩吧!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的韓翃,人稱大曆十才子之一。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詩的題目是《 寒食》。咦, 不是說講清明節的嗎?怎麼說起“寒食”了呢?

賞析唐詩《寒食》,品讀才子韓翃的清麗之筆

其實,現在的清明節, 是古代上巳、寒食、清明 三個節日的合併。

上巳指的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這一天是要沐浴祭祀的。 孔子在《論語》中說的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講的就是 上巳風俗。

後來到了魏晉南北朝,上巳的時間才固定在三月三,習俗也逐漸變成了水邊的遊春。如杜甫《 麗人行》詩云:“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寒食節原是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兩天。 這一 天按習俗不能有煙火,只能吃冷飯, 所以叫寒食。

寒食這個節日的起源,還有段傷心的故事。

賞析唐詩《寒食》,品讀才子韓翃的清麗之筆

這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當時晉文公還是晉國公子重耳。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間,有位忠心耿耿的介子推,始終追隨在他左右,甚至在重耳餓得半死時,介子推不惜割掉自己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吃。等晉文公回國登基後,封賞時卻一時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默默離開,和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想起後,連忙到綿山找他,為迫其出山相見,下令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堅決不出,被火燒死在一棵枯柳樹下,柳樹洞還有篇介子推留下的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傷心欲絕,將他葬在綿山,修祠立廟,還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表哀思。

賞析唐詩《寒食》,品讀才子韓翃的清麗之筆

後來,寒食節逐漸演化,到唐朝,已經成了民間祭日,國家給假, 讓人們回鄉祭祖掃墓。

白居易有詩云:“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說的就是寒食節掃墓的情景。

而清明呢,原本不是個節日,而是一個節氣。這一天,“ 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所以稱“清明”。

從唐朝開始,清明就開始融合上巳、寒食兩個節日的習俗, 囊括了 遊春、祭掃 ,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清明節。

所以,這首《寒食》的唐詩,其實說的就是“清明節”。

賞析唐詩《寒食》,品讀才子韓翃的清麗之筆

接下來,進入正題,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優美的《寒食》。

第一句,“ 春城無處不飛花”。

這裡的“春城”指的是春天的長安城。“春”是一年之初,“城”是唐朝都城,一開筆,眼前頓現雄偉壯闊的長安古城。

“飛”字一出,全句都精彩起來,滿眼的飛花飄飄灑灑,天上地上,無處不在。剛中有柔,柔中有浩蕩之氣。瞬間,長安城春深似海、飛花拂面的景象如在眼前,儼然是一幅長安春日全景圖了。

賞析唐詩《寒食》,品讀才子韓翃的清麗之筆

第二句,“ 寒食東風御柳斜”。

全景看完,轉到細節。點明此時正是寒食節,東風浩蕩,吹到了皇宮御苑。 御苑中,柳絲起舞, 斜斜地飛上了天。春風無影無蹤,卻能飛了花 、斜了柳,讓處處展現盎然的春意,這就是春風的力量。

然而,這裡是在說自然界的春風嗎?當然不是。

繼續往下讀:

第三句,“ 日暮漢宮傳蠟燭”。

唐人習慣用“漢宮”來比喻唐朝的皇宮。春風吹到了皇宮,皇宮的人在做什麼呢?這時已經到傍晚了,只見從皇宮裡走出了一隊馬隊,傳出了蠟燭。

不是說寒食節禁止煙火嗎?怎麼會傳蠟燭呢?

那是因為,按照唐朝制度,寒食這天全國上下的確是不能舉火的,但只有皇宮特殊,可以點蠟燭。而“傳蠟燭”呢,是皇帝給近臣的一種格外恩寵。

賞析唐詩《寒食》,品讀才子韓翃的清麗之筆

那麼,又是誰這麼特別,能得到皇帝如此厚愛?

第四句,“ 輕煙散入五侯家”。

五侯有兩個說法, 一個是說, 西漢成帝時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當時被封為“五侯”;另一個說法是說, 東漢桓帝時的五大宦官在同一天封侯, 也叫“五侯”。不管這裡用的是哪個典故,總之都是皇帝身邊的親信。

黃昏已過,因為寒食禁火,長安全城光線開始暗淡, 就在這時, 一隊人馬從皇宮出來, 舉著高高的蠟燭,沿街而去, 蠟燭的輕煙在風中飛散,飄向了那些被皇帝恩典的權貴人家。

再從頭品味一遍。

春天了,飛花爛漫,飄灑了整個長安城。春風捲著飛花,飛進了皇宮,把皇宮花園中的柳枝,也吹得斜斜地飛上了天。天色漸漸暗淡,黃昏時分該掌燈了,可今天是寒食節呀。就在這時,就聽馬蹄聲得得響,昏暗中突然出現了一隊人馬,燭光搖曳,輕煙飛散,原來是皇帝命人給近臣權貴們傳蠟燭。

“ 飛”、“ 斜”、“ 傳”、“ 散” ,四個字將畫面的動感立馬烘托出來。

賞析唐詩《寒食》,品讀才子韓翃的清麗之筆

那麼,造就如此美麗溫馨場景的,是什麼力量?是東風,來自皇帝的浩蕩“東風”呀!

不開口直呼皇恩浩蕩,卻借落花斜柳、燭光輕煙,將稱頌之辭寫得靈氣十足。

“以清麗之筆,寫承平氣象”,韓翃的文采,高妙之極!

(本文結束)

傾一生之力,讀經典好書,寫有厚度的文字,過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謝您的關注。

作者簡介:杜豆豆,IT從業20餘年,曾先後研修英語、計算機、美學和心理學專業。早年創過業,後就職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現工作於某研究院。書痴一枚,閒時碼碼字。兼任多家平臺簽約作者,簡書會員合夥人,萬卷好書工作室、萬卷好書讀書會創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