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是少年

許多年前,你也曾有清澈的雙眼,奔跑起來,像是一道春天的閃電,想看遍這世界,去最遙遠的遠方。


你曾是少年


1.

李文亮--疫情裡的吹哨人。

2019年12月30日,一名叫李文亮的醫生在微信群轉發關於新型病毒的消息,要大家注意防範。2020年1月10日,李文亮醫生出現發熱症狀,之後確診新冠肺炎。確診期間他說希望治好之後仍然可以救治病人。然而我們再也沒能見到他。


你曾是少年


從李文亮醫生的微博上我們可以看到,他也曾有煩惱,他亦曾是少年,但在危難來臨之際,他作為防控人員之一,毫不逃避,勇敢的吹響了疫情的哨子,也為我們吹響了防控疫情的號角。

2.

鍾南山--疫情裡的前行者

2020年1月18日,臘月二十四,鍾南山趕到了人山人海的廣州高鐵站。正當春運,去武漢的高鐵票早已賣光,事情緊急,頗費周折他才擠上了G1102次車,在餐車找了一個座位。

他走得十分匆忙,羽絨服都沒有帶,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裝。接到請他緊急趕到武漢的通知,他就感覺此行不同尋常。儘管疲憊,他打開電腦,開始仔細研究每個材料和文件……

誰也想不到,疫情的潘多拉魔盒正在打開,而我們這位84歲的老年人卻朝著魔盒中心走去,他勸人不要去武漢,而自己卻義無反顧!17年前,他是抗擊非典的主力,17年後,他成為了抵抗新冠肺炎的前線,18歲時,他曾說要成為救死扶傷的醫生,而現在,他仍是那個有著清澈雙眼的“少年”


3.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90後喜歡自稱為“牲畜”,面對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榨,彷彿就跟被圈養的牲畜一樣。然而在工作的間隙,生活的閒暇,是否也曾想起那個曾是少年的自己,那個想要看遍世界的自己,那個想要跨越高山的自己,那個無論碰到什麼困難,也堅信自己可以解決的少年!那就是我們,是我們所有人!

最後,我想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送給所有身有夢想的少年: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