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级——猫咪疫苗篇(上)

猫咪打疫苗是猫咪养护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关于猫咪注射疫苗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今天我们来出一篇总结性的文章,希望可以给大家参考。

文章分为上下两篇,请耐心阅读:

1、免疫学相关知识

2、疫苗如何发挥作用

3、不同种类疫苗介绍

4、免疫失败的原因

5、抗体检测究竟怎么检测,有什么参考价值

6、过度免疫的问题


01:免疫学相关知识


先来看几个名词。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原说这么balabala一大堆,其实抗原在狭义上来讲就是病原,比如猫三联疫苗防的猫瘟、疱疹、杯状三种病毒。抗原就是一些病毒微生物,对动物机体来说是一些异己的东西,是一些坏蛋,它们进入到动物机体后会繁殖、复制,对细胞和组织产生破坏,从而具有致病性。

自然环境中有非常非常多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刚才说的猫的猫瘟、疱疹、杯状三种病毒、还有狗的很多犬瘟、细小病毒等,还有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那动物生活在这种充满了各式各样病原微生物的环境中,是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侵害的?

是因为动物机体有非常健全、非常厉害的自我防御系统,称之为免疫系统。

这其实是动物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动物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机体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他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这就叫免疫。

入门级——猫咪疫苗篇(上)

那么,免疫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我们身体的血液和淋巴中有非常多的免疫细胞,其中有一种细胞叫淋巴B细胞,它是非常厉害的。据科学家统计,动物机体里的淋巴B细胞有10的12次方种之多。它们平时不工作时呢,没有什么作用。但一旦机体有感染或细菌侵入,B细胞就开始工作。

B细胞工作有两种途径,一是识别了抗原(坏蛋)之后,被刺激分化成浆细胞,可以分泌产生相对这种坏蛋的抗体,这种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攻击一种坏蛋。

B细胞在遇见抗原之后的第二种工作途径是变成记忆B细胞。记忆细胞本身不会消灭抗原,也不会产生抗体,但它能在身体第二次遇见同一种病原时,可以识别并迅速增殖分化,变成很多针对这个坏蛋的浆细胞、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从而达到打败坏蛋的作用。

刚才说的淋巴B细胞的两种工作方式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体液免疫。

但是体液免疫有自己的局限性,只能识别和攻击细胞外的病原微生物(坏蛋)。但是这些病原微生物是十分狡猾的,它们在侵入机体后会快速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繁殖复制的健康的组织和细胞,扎根安家,针对这种情况,机体的免疫反应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是淋巴T细胞的工作。它们在巨噬细胞、NK细胞的帮助下可以识别哪些细胞被病原微生物感染了。识别后,T细胞会分泌一种叫穿孔素的东西,可以裂解这些细胞,让病原暴露出来,没有藏身之所,进而让抗体和其他免疫细胞发挥作用。

T细胞和B细胞一样,也可以在认识识别病原之后,产生记忆T细胞,在机体第二次感染同类病原后,快速识别反应。


02:疫苗如何发挥作用

在了解了机体免疫的原理之后,我们来看看疫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疫苗发挥作用的方式就是应用了机体免疫的原理。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原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体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体的伤害。

简单一点说呢,疫苗就是病原微生物本身。只不过这种病原微生物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了改造,它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B细胞。


03:不同种类疫苗介绍
目前市面上用的动物疫苗大部分可分为:灭活苗(猫三联、狂犬)、弱毒苗(活的病毒,但经过了人工驯化,致病性非常轻微,同时保留了免疫原性)

接下来看看这两大类疫苗的优缺点。

入门级——猫咪疫苗篇(上)

弱毒疫苗,也就是活疫苗,其实和自然感染的野毒非常类似,它进入机体后,可以感染一些细胞,所以不仅能刺激淋巴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也可以刺激淋巴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但它本身存在一些缺点,比如不易保存、储存条件苛刻,如果冷链运输不好,或有一些光照、紫外线照射、温度过高过低,这些活的病毒都会死亡的。活疫苗本身病毒含量比灭活疫苗要少,所以这些病毒一旦死亡,免疫效果是不太好的。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弱毒疫苗是英特威,但是这种疫苗目前在我国依然没有合法进口,所以冷链很难保证,不建议使用。

灭活疫苗本身是通过人工养殖了很多病毒,去加工、浓缩、再灭活做成的,所以,对储存条件要求较少。它本身发挥免疫作用是通过高剂量的病原注入到体内,加上缓释剂,不断刺激机体的淋巴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不断产生抗体。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灭活疫苗是辉瑞妙三多和所有的狂犬疫苗,可以说国内能给猫咪打到的正规三联疫苗只有辉瑞妙三多,只能打这个,家长们不要再非要去打英特威弱毒苗了好嘛,不管谁推荐的,不靠谱,不要听。

灭活疫苗的劣势是只能激起体液免疫,不能激起细胞免疫,所以效果不如活疫苗好。


04:免疫失败的原因

那么,是不是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了呢?

有很多情况可以造成免疫失败,比如应激因素、疫苗质量、免疫抑制性疾病和药物、以及母源抗体的影响。

先来说说母源抗体的影响。在麻麻的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母源抗体,肠道获取抗体后,给小奶猫提供保护。动物机体通过母乳获得的母源抗体会随着时间自然衰减,一般小狗在45天母源抗体会基本消失,猫咪会在60天左右母源抗体会消失。

所以,现在的疫苗注射一般推荐小狗在42天注射第一针疫苗,猫咪在2个月龄免疫第一针疫苗。疫苗打得过晚,会存在免疫空白期,这时候如果接触到致病性非常强的野毒株,就会生病。疫苗打得过早,疫苗中的病原会和母源抗体彼此中和,消耗了母源抗体,同时也会消耗疫苗毒株,二者均难发挥作用,免疫效果非常不好。

另外,应激因素也会造成免疫失败

。动物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时,比如非常紧张、害怕、更换环境、洗澡,身体处于一个紧张因素刺激的情况下,机体本身会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这时候如果免疫,也有可能造成免疫失败。

还有一种可能是动物机体对动物疫苗的毒株不敏感。自然界中的病毒毒株有很多种,有时候动物的免疫系统对某些毒株不敏感,无法产生相应的免疫力。


05:抗体检测
有这么多免疫失败的可能,就要求我们在动物注射完疫苗,尤其是幼龄动物第一次打完3针疫苗之后,做抗体检测,来看一看免疫是否成功,是否产生了预期的保护力。如果没有,可能需要加强或者换其他批次、其他品牌的疫苗,或者多次免疫。

现在市面上检测抗体的手段有三种,他们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入门级——猫咪疫苗篇(上)

Elisa检测是国际上通用的,检测抗体的金标准,可以看出抗体有没有、有多少,但费用较高,受操作影响较大。

胶体金试纸板,只能检测抗体有没有,不能检测抗体的高低。

最近几年新出的检测方式叫荧光定量检测法,相对于Elisa的检测性稍差一点。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抗体检测,目前在医院能接触到的都是Elisa检测,检测血液中猫瘟、疱疹、杯状病毒抗体的浓度。

这里要注意:猫三联疫苗对病毒的作用不一样,可以大概率预防猫瘟,但不能预防疱疹和杯状,只能减轻疱疹和杯状的症状,这意味着我们检测抗体时,主要要看猫瘟抗体的浓度。

下面我们看一下猫三联抗体检测报告:

入门级——猫咪疫苗篇(上)

大家看这个表格中,我们主要看猫瘟抗体滴度。

· 若所有抗体滴度≥S4,就不需要补免,可以一年后再测抗体,并根据抗体情况选择免疫程序。

· 若猫瘟抗体=S2-S3,需要补免一针,此时猫瘟抗体存在,但免疫有风险,因此需要加强。

· 若猫瘟抗体≤S1,需要重新完整免疫,此时猫咪体内猫瘟抗体很少,需要进行完整的注射流程,来重新获得免疫。

· 而对于疱疹和杯状病毒的抗体滴度而言,因为不能预防疾病,只能减缓疾病症状的发生,建议在≤S3时,补免一针。

你可能听过关于抗体检测的各种说法,什么S1-S2需要重新打,S3以上不需要重新打,或者检测一次,三年之后再重新检测什么的,建议相信这个疫苗检测的说明书,上面的报告中医院已经给翻译成了中文,想看原版的可以看这里,在检测结果下面的文字说明里,大家自己看。

入门级——猫咪疫苗篇(上)

是否每年打疫苗之前,都要做抗体检测。

我们建议每年打疫苗之前都要检测抗体,前提是不考虑费用。一般情况建议幼龄动物免疫完3针之后测抗体,如果抗体水平可以,说明猫咪对该厂家该品牌的疫苗免疫应答的效果很好。正常情况下,灭活疫苗的保护期都是1年-1年半,所以一般建议,幼龄检测时抗体没有问题,就间隔一年打一次疫苗即可,没有必要每年都检测抗体。

未打疫苗的动物,测抗体,抗体水平高,提示的意义是感染了病毒,还是抗体滴度高,不用打疫苗??

如果一个动物从来没打过疫苗,你给它测抗体,抗体水平还比较高,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它感染了或者感染过这种病毒,另一种可能是小奶猫母源抗体的影响,因为母源抗体和我们Elisa抗体检测的抗体是一样的。所以需要根据症状来,如果猫瘟抗体水平很高,同时又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说明它正在感染期。如果它抗体水平很高,但是又没有相应的症状,说明猫咪可能以前感染过这种病毒,但是它耐受过去了,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不打疫苗的。

入门级——猫咪疫苗篇(上)


06:过渡免疫

小伙伴们可能听到过各种关于抗体检测的传言,比如猫瘟抗体1-2才需要补打疫苗,或者测抗体合格三年以内可以不打疫苗,等等……

小编这里想和大家认真的谈谈这个问题。没错,WSAVA是建议猫的核心疫苗是三年打一次。但是为什么国内统一建议每年加强一次,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疫苗打不打、打几次、间隔多久打,其实考虑非常多因素。第一,是考虑动物生活的环境,得这种传染病的风险高不高。在国外,已经有好几十年给动物,包括流浪动物打疫苗的历史了,所以在发达国家,他们的自然环境已经对传染病的净化做的非常好了,所以家养动物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和压力其实是比较小的,又因为这些疫苗存在注射风险和免疫反应,所以,他们建议在感染风险很低的前提下,三年注射一次。但是国内动物面临的感染风险还是非常大的,流浪动物非常多、没有免疫的动物非常多,传染病的流行程度比较高,在免疫压力比较大的时候,还是建议每年打一次。再有一点就是,国内目前用的猫的疫苗都是灭活疫苗,只可以激起体内的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的保护时间是比较短的。国外注射的疫苗大多是活疫苗,

可以激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保护时间较长。

另外,兽医和公共卫生部门考虑的是让这个种群尽可能少的受到疾病的困扰,减少死亡率,且把对人类的影响降到最低。我国目前所以,兽医告诉你每年打疫苗,不是为了赚黑心钱而让猫咪过度注射,这是他们的正确选择。大家不要被老外洗脑啊,人家国外的免疫压力和野毒压力根本没国内那么大,国外环境中这些病毒净化的已经很好了,希望大家好好思考下这个问题。



关于猫瘟病毒滴度在S1-S2这个范围内,才需要重新打疫苗这种说法。小编想说,如果你担心过度免疫,就每年打疫苗前测抗体,而不要用这种方式来避免过度免疫,因为国内的生活环境中猫瘟病毒真的超级常见,为什么要冒着个风险。如果不想进行抗体检测,就老老实实每年打疫苗。

这里,要多说一句,很多猫友会盲目的相信国外的某个兽医或者某些篇论文,但是啊,国外的猫咪生活环境和国内大不相同,且论文都是正在进行的研究,还没有形成通识性的成果,与其整天翻这些,倒不如多看看国外动物医学方面的专业书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