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巴丹吉林沙漠

南京河海大学教授陈建生日前爆出惊人研究成果:巴丹吉林沙漠深处不仅涌动一条大河,而且大河很可能源于青藏高原。由此,陈建生教授也一箭双雕地解开了黄河、金沙江、雅鲁藏布江、雅砻江源头水不停流失的谜团。

中国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是蒙古语,在蒙古语中拆分而成,西里尔蒙古文写法为Бадайн жаран(西里尔蒙古文借鉴俄语创造,所以字母发音跟俄语大同小异),真正理解为巴丹的吉林。根据阿拉善地区传说,汉朝至清朝期间巴丹吉林被称为“大漠”,清朝下达编撰统计各地区地名地界指令,在到达现今的巴丹吉林地界期间,记录官员遇见了当地放骆驼和羊群的蒙古族老人巴丹,老人告诉官员此地名叫吉林(当时吉林意思为众多),往后以老人的名字演变为了巴丹的吉林。在阿拉善巴丹吉林地界,还能见到很多这样起名的地方,而称之为吉林的地方多数是湖泊绿洲、羊群骆驼密集的地方。

中国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是中国第三大沙漠,位于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山以北,弱水以东。最负盛名的是巴丹吉林的五绝“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由于强大风力作用,巴丹吉林的沙丘呈现沧海巨浪,沙山沙丘、风蚀洼地、剥蚀山丘、湖泊盆地交错分布,并以流动沙丘为主,约占沙漠总面积的83%,流沙面积仅次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高度在200~300米,最高500米,有叠置沙丘的复合型沙山、金字塔型沙山、无明显叠置沙丘的巨大沙山。沙山间湖泊星罗棋布,面积为1~1.5平方公里。多为咸水,不能饮用。

中国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极为干旱,降水稀少。夏季高温酷热,最高温度可达38~43℃,光照强烈,是内蒙古自治区光照最充足、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均风速4米/秒,八级大风日约30天,主要为西北风。强烈的风吹带动细小的沙子一起打在脸上真的如刀剑划过一般。所以沙漠旅游主要防范强烈阳光外,风速另成为主要因素。

中国巴丹吉林沙漠

根据考古发掘,巴丹吉林出土过很多青铜时期的文物,多为玛瑙、砂陶等石质制造物,并发现多处古代人类活动遗址,其中马山井遗址、乌兰奥格其遗址、扎哈吉林遗址久负盛名。巴丹吉林西北部1万多㎞²的地域至今无人踏足过,流传民间的神秘湖泊古潼京至今尚未解开,并无文献来源,留待后人有志之士解开谜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