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路溪農民紛紛為這位外地青年人蔡瑞錦點贊

創新“互聯網+農業+旅遊+扶貧”模式帶動300農戶年均增收萬元以上

東江時報2018年8月24日

龍門路溪農民紛紛為這位外地青年人蔡瑞錦點贊

蔡瑞錦(左一)與友人分享創業經歷。

龍門路溪農民紛紛為這位外地青年人蔡瑞錦點贊

龍門縣路溪沈村出產的石硤龍眼,遠近馳名,其肉厚爽脆,濃甜帶蜜,品質較佳。

龍門路溪農民紛紛為這位外地青年人蔡瑞錦點贊

蔡瑞錦(右二)牽頭成立了龍門縣首家農業旅遊專業合作社——— 龍門縣非凡農業旅遊專業合作社。

鄉村振興戰略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 “新農人”。在龍門縣龍江鎮六屯村和沈村,活躍著一位來自汕尾的85後小夥蔡瑞錦,他紮根鄉村兩年多,發展香豬養殖和觀光,還於近期牽頭成立了龍門縣首家農業旅遊專業合作社——— 龍門縣非凡農業旅遊專業合作社,通過“互聯網+農業+旅遊”實現農產品直銷城市,最近,他就幫助當地村民售賣近30萬斤優質龍眼。

龍門路溪農民紛紛為這位外地青年人蔡瑞錦點贊

“我的夢想是想把農村最好的產品帶到城市。”蔡瑞錦立志帶領當地農民建立農產品共享直銷平臺,助力當地農業、旅遊業發展。

虧本幫農民賣龍眼

龍門縣龍江鎮沈村,風景宜人,村舍起伏錯落於林海之中,悠閒的土狗在閒逛,老人曬著太陽,散落的石磨、古井則記載著這個村落的歷史。如今,行走在其間的,還多了一群又一群的城裡人,輕鬆愜意體驗 “山鄉慢生活”,樹上摘龍眼、林下看香豬,成為當地趣味橫生的旅遊項目。

龍門縣路溪沈村出產的石硤龍眼,遠近馳名,當地人稱是“喝山泉水長大的”,這得益於當地自然氣候,地理環境和豐富的水土資源,其肉厚爽脆,濃甜帶蜜,品質較佳。

龍門路溪農民紛紛為這位外地青年人蔡瑞錦點贊

上月23日,龍門縣非凡農業旅遊專業合作社揭牌暨路溪石硤龍眼首發儀式在龍江鎮沈村舉行,路溪石硤龍眼開始“觸網”,從樹上落果到打包上車,以最快的速度踏上快遞車輛,運往全國各地。據悉,當日的下單量就有3萬箱。對合作社負責人蔡瑞錦來說,一場“硬仗”開始,在隨後的半個月裡,他日夜為龍眼訂單的事情奔忙,截至8月中旬,合作社幫村民賣了近30萬斤龍眼。

龍門路溪農民紛紛為這位外地青年人蔡瑞錦點贊

“今年是龍眼豐收年,市場上零售價普遍一兩元,但合作社以每斤3元的價格收購,保證了村民增產不減收。”蔡瑞錦說,實際上,半個月下來,除去快遞費、包裝費、推廣費等,合作社沒有賺到錢,反而虧了錢,但這更像一次實打實的推廣活動,將當地龍眼的品牌打響,最遠的賣到新疆、內蒙古等地,這對未來的銷路非常有益。“有新疆的朋友吃到路溪石硤龍眼,驚訝廣東居然還有比新疆葡萄還甜的水果,聽到這個情況我們很開心。”

龍門路溪農民紛紛為這位外地青年人蔡瑞錦點贊

“今年是龍眼豐年,一開始我們很怕果賤傷農,沒有想到在合作社裡賣了個好價錢。”龍江鎮沈村村民沈伯說,作為一個外鄉小夥子,蔡瑞錦如此熱心幫助村民,很難得。

龍門路溪農民紛紛為這位外地青年人蔡瑞錦點贊

一業帶百業輻射約30個村小組

龍門縣非凡農業旅遊專業合作社的創辦,源於蔡瑞錦2016年的巴馬香豬情結。從2016年養殖巴馬香豬,到2017年推廣有機生態農業技術,再到2018年成立龍門縣非凡農業旅遊專業合作社,蔡瑞錦創新“互聯網+農業+旅遊+扶貧”模式,以一業帶百業,輻射約30個村小組,帶動300戶農民戶年均收入增加一萬元以上。

兩年多的時間,是蔡瑞錦融入鄉村的過程。蔡瑞錦1986年生於汕尾海豐,年少時到深圳做生意,年紀輕輕便在深圳經營了30家門店,主要是代理銷售一食品集團的產品,年收益上百萬元。

大城市沒能困住他開拓 “地盤”的步伐。2016年1月,蔡瑞錦聽聞龍門縣龍江鎮六屯村有香豬項目,於是隻身一人前來考察,看好香豬養殖前景的他下定決心要幹一番事業。“現代人,特別是城裡人,對食品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好的產品,一定會有廣闊市場。”

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不通的語言,蔡瑞錦並沒有膽怯,而是用心地去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經濟發展情況。他試著融入當地,用帶有普通話口音的“龍門話”和村民拉家常,很快與他們打成一片。

2017年蔡瑞錦打造佔地200畝的惠州非凡農業種養合作社,前期投資168萬,集科研、設計、生產、銷售於一體,合作社聘請了30名村民到合作社務工,方便村民在家門口上班,讓他們做到掙錢顧家兩不誤。

走進蔡瑞錦的養殖基地可以看到,大片龍眼樹下,一群長著黑斑紋、皮膚白裡透紅的小豬在地裡撒歡。見有陌生人來訪,它們不會驚恐散開,反而仰著頭,瞪著圓溜溜的眼睛,一個個憨厚可掬,萌態十足。與傳統的家豬養殖場不同,這樣的農場沒有喧鬧和髒臭,唯有靜謐的夏日田園風光。

龍門路溪農民紛紛為這位外地青年人蔡瑞錦點贊

蔡瑞錦介紹,巴馬香豬最大的特點是體型短小,每隻最重也只有五六十斤,經濟價值及食用價值都極高,且抗病能力強,養殖起來很輕鬆。他表示,自己一直計劃要生產綠色、安全的食品,而香豬的特點恰好與自己的經營理念相符,因此,他開啟了開放式的生態香豬養殖之路。

村民幫養香豬享農場分紅

蔡瑞錦總結了一套養殖香豬的方法。他認為,香豬從出生到進入屠宰場,整整一年的養殖時間都在山上生活,再配合米糠、青草、粗糧等無抗生素的生態餵養,豬糞就不會有髒臭。此外,豬糞在地上經過雨水的澆灌,可以成為果樹的天然有機肥,而這也是將香豬放在果樹下養殖的原因。

蔡瑞錦把方法傳授給當地農民,並把香豬寄養在他們的果園裡,平日讓他們去管理香豬,定期給他們分紅,從而幫助他們脫貧增收。“村民幫我養成一隻豬,我給他們300元的分紅錢。”

目前,當地共有35個香豬農場。龍江沈村村民沈柏鈞負責管理9號農場。沈柏鈞表示,這些香豬很乖,他每天只需花費約45分鐘去打理它們。“種龍眼在以前一年到頭賺得不多,還要視天氣情況和市場需求而定,現在種龍眼的同時還養殖香豬,一年可以增收五六千元。”

2017年底,蔡瑞錦帶著合作社的香豬養殖項目參加 “青商杯”第三屆惠州市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初創組亞軍。雖然政府獎勵的創業資金只有3萬元,但這已經讓蔡瑞錦感受到莫大鼓舞。

“我最要感謝的就是當地村民,他們非常淳樸。”這是蔡瑞錦常掛嘴邊的一句話。蔡瑞錦尚未成家,兩年多自己一個人吃住在農村,皮膚曬得黝黑,越來越像一個農民。他表示,在農村創業非常艱苦,生活條件和工作壓力都超出了預期,幸運的是,這裡的人都很支持他。他坦言,當初自己不顧父母的反對來到這裡創業,也希望自己能做出成績回報他們。

各類農產品直銷城市

除了香豬,蔡瑞錦把眼光放到了當地更多的優質農產品上。

龍門路溪石硤龍眼久負盛名,但銷路卻不廣。“這麼好的產品,不讓更多的人吃到是種遺憾。”蔡瑞錦以合作社的名義註冊了路溪石硤龍眼商標,通過收購農戶的石硤龍眼,再經過統一包裝,讓龍眼賣到更高價格。這樣一來,不但解決了農戶“有龍眼,無路銷”的困難,還為路溪石硤龍眼創建品牌,擴大了宣傳力度。

在銷售方面,蔡瑞錦有著自己的秘訣。他認為,要留住顧客,最關鍵的就是產品的質量。因此,他不允許農戶在種植龍眼過程中使用農藥,取而代之的是植物提煉的殺蟲劑和有機肥。同時,他在每棵果樹上掛牌,建立可溯源系統,通過掃二維碼,可以清楚看到農戶的資料和每棵樹的年份和龍眼的品種等詳細資料。

多年以來,當地的村民都習慣把龍眼載到市場去零售。蔡瑞錦不走傳統的銷售老路,而是在網上賣起了龍眼。對於水果網購,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把新鮮的產品送到客人手中。“我選擇的快遞公司是國內最好的,雖然郵費貴點,但是有保證。”

在近期成立了龍門縣非凡農業旅遊專業合作社後,蔡瑞錦採取了個人、團隊營銷、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鄉村體驗式生態旅遊、現場採摘等方式,通過“互聯網+農業+旅遊”模式帶動農民增收,已輻射約當地30個村民小組。

蔡瑞錦介紹,合作社創辦的網上直銷平臺,容納來自龍門山區農民原生態的農副產品,有路溪石硤龍眼、百香果、山泉水大米、非凡香豬、走地鬍鬚雞、路溪花生、自產茶油等等,品種豐富,琳琅滿目,這些產品直銷深圳等城市的門店。

該合作社還自籌資金,投資了一個烘乾設備,免費為農民深加工龍眼,給滯銷的農民創造更多的價值。

本版文圖 《東江時報》記者侯縣軍 通訊員鄔欣欣

攝影黃克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