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經 . 西山經(3 -- 太華之山)

  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

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 rèn ],其廣十里鳥獸莫居(【註釋】① 仞:1. 古代計量單位 :一~(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約合二十三釐米)。山高萬~。2. 測量深度。3. 古同“韌”,堅韌。② 廣: 廣[guǎng] 1. 指面積、範圍寬闊,與“狹”相對 :寬~。~博。~義。~漠。~袤(東西稱“廣”,南北稱“袤[ mào ] ”,指土地面積)。~廈。2. 多 :大庭~眾。3. 擴大,擴充 :推~。~開言路。廣[ān] 同“庵”,多用於人名。③ 莫:莫[mò] 1. 不要 :~哭。 2. 沒有,無 :~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3. 不,不能 :~如。~逆。~須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結論)。愛~能助。4. 古同“漠”,廣大。5. 姓。 莫[mù] 古同“暮”。【翻譯】再往西六十里,(是座)叫做太華的山,(山崖陡峭)像刀削成,(山形)呈現四方形,山高五千仞,山寬十里,禽鳥野獸無法棲身)。有蛇焉名曰肥蟲遺】[wèi],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註釋】① 肥【蟲遺】:【郭註】湯時此蛇見於陽山下。 【翻譯】(山中)有(一種)蛇,名字叫做肥【蟲遺】[wèi],長著六隻腳和四隻翅膀,出現就會天下大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