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古埃及璀璨的文化

三千年的文明历程,古埃及人造就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工匠技术;两千多年的历史侵蚀,那璀璨的文化已遗失大半,只少许耐得住时间的消磨,存留于世。即使这寥若晨星的遗存,也足以让我们赞叹不已。

古埃及文明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字、宗教与神话、建筑和技艺等方面。

  • 文字

文字是一个文明重要的标志,文明的传承需要文字来记述,现在的我们也正是通过文字得以管窥古文明的一角。古埃及的文字——圣书字,诞生很早,在前王朝后期,就已经从刻画符号向文字的转变。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古埃及的文字——圣书字

随着古埃及文明的衰落,圣书字已经成了死文字。现在,凭着语言学家的努力,圣书字已经得到破解。——圣书字没有人会读,也没有人会去用,现在只不过是人们研究古埃及的工具。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罗塞塔石碑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商博良

圣书字的破解要归功于法国著名语言学家商博良。公元1799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法国军队在罗塞塔发现了一块石碑,即罗塞塔石碑。石碑是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上面有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着的同样的内容。罗塞塔石碑提供了古埃及文字破解的一把钥匙,语言学家这是凭借着对比分析,猜测圣书字的规律。法国学者商博良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破解古埃及圣书字是一种集表音和表意两种系统为一体的书写体系。正是完成了对圣书字的破译,古埃及文明才得以重现,商博良也被誉为“埃及学之父”。

\t(文字起源于图画与符号,最初为记事服务,见物画形。成熟的圣书字已经有表音体系,至于是何时出现的表音元素,就不得而知了,是自主发展还是引入的,也无从得知。)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圣书字没有字母,用一些“图形”代表字母表音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圣书字文件

不同于楔形文字主要出土于泥板上,甲骨文书刻画在骨甲上,圣书字主要书写在石材(石壁和石碑)上, 因此能够很好的保存。同时也说明,圣书字也多是掌握在祭祀阶层的手中。

圣书字恶字体有碑铭体、僧侣体和大众体三种。碑铭体是庄严的正体,僧侣体是实用的草体,而大众体是简化的土俗体。颇有些中国的隶书、草书、行书的感觉。

  • 宗教与神话

古埃及信仰也是朴素的多神教信仰。自然崇拜是每个文明早起都存在的现象,古埃及宗教的最大特点反而是亡灵崇拜和法老崇拜。

古埃及人相信世间存在两个世界:生界和冥界。他们认为,身体和灵魂是分开的,身体不过是灵魂的容器:灵魂晚上离开身体,早上再回来。人死后,灵魂会进入冥界,而死后的灵魂还有可能复活,所以生前的身体要得到保存。因此制造木乃伊,建造金字塔。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埃及的木乃伊和棺材

古埃及人同时也相信法老是神的化身。人们相信,生界的神是奥西里斯,奥西里斯死后,称为冥界的神,而他的儿子荷鲁斯,就成了现世的神。每一个法老都是奥西里斯的儿子,是活在世上的荷鲁斯。

当然随着文明的发展,后期埃及的神话越来越成熟,法老的神权就越来越弱,逐渐转化为王权,统治人民。这也是金字塔主要集中在古王国时期的第三王朝到第六王朝统治时期。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埃及诸神

由于埃及的前王朝时期,邦国众多,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在埃及统一之后,法老并没有统一宗教信仰,因此没有形成希腊那种完整的神话体系,神明之间联系性不强,甚至有矛盾之处——这点与中国上古神话有些相似。古埃及的创世神话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体系:赫里奥波利斯神系创世说、赫尔莫波利斯神系创世说和孟菲斯神系创世说。

赫里奥波利斯神系创世说:在世界诞生之前,有一个大神阿图姆(后来与太阳神拉合并);阿图姆自体繁殖,生出了空气舒和水气泰芙努特;两位大神兄妹结合,生出了天神努特和地神盖布;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光荣传统,结合生出冥王和农业之神欧西里斯、生命和生育之神伊西斯、战争和沙漠之神赛特、房屋和死者的守护神奈芙蒂斯四名子女,这四个大神创造了世间的一切。(是不是和希腊神话有几分神似......)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九柱神神系

赫尔莫波利斯神系创世说:在世界诞生前,有一片原初之水。这片水的四个特性对应了四对神祇:代表"深渊"的纳乌男神及纳乌奈狄女神;代表"无限"的是富服男神及赫胡海特女神;代表"黑暗"的是库克男神及卡克维特女神;代表"不可以看"的是亚武男神及亚玛胡特女神。其中男的是青蛙头,女的则是蛇头。在原初之水里诞生了原初之蛋。又说在原初之水里生出莲花,莲花中飞出一个小孩,并由他创造世界。

感觉赫尔莫波利斯神系是最残缺的,可能是上埃及保存的史料最少

孟菲斯的创世说:布塔——孟菲斯的工匠之神,在世界还没有发生时就已经存在了,他用自己的思想和言语来创造世界。他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他说要有动植物,于是就有了花草虫鱼;他说要有神,于是众神就诞生了......(是不是感觉很熟悉......)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孟菲斯的创世神-布塔

古埃及前期(第一王朝到第四王朝),人们信仰荷鲁斯神;中期(第五王朝开始),开始转变为太阳神“拉”,到了新帝国时代(第十八王朝),阿蒙神成了人们信仰的对象。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古埃及主神的演变

古埃及的三个神话体系后来有融合的趋势,最明显的就是对“原初之水”的共识和太阳神拉的地位,整个神话都向九柱神神系发展。古埃及神话中有很多后世看来很熟悉的内容,或许有着共同的源头。

  • 建筑

古代的大型建筑一般都和宫殿、宗教或防御工事有关,古埃及遗留下来的标志性建筑都是宗教相关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方尖碑莫不如此。由于都是石质建筑,使得它们能够抵抗住岁月的侵蚀,保存至今。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埃及金字塔美景

说起金字塔,虽然在大洋彼岸的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都有留世,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古埃及的金字塔群。目前存在的古埃及金字塔共有96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胡夫金字塔了。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塔底面积52900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共达570多万吨。

关于金字塔,一直都有很多传说,也有很多未解之谜,让人在叹服工匠的高超工艺之外,还遐想万千。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狮身人面像

在吉萨金字塔群,有一个著名的守护神——狮身人面像。它是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之子哈夫拉建造的一尊雕像。石像高20米,长57米,算上两个前爪,全长72米,面部长约5米,宽4.7米,是用一块石头雕刻而成。据考古发现,在人面像的正前方,还有一个神庙遗址。因此,哈夫拉法老的陵寝其实是包含了金字塔、人面像和神庙的一个建筑群。

在五千年前,埃及还没有铁制工具,这尊石像乃是靠着石质和铜制的工具凿磨完成,不禁让人惊叹不已。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罗马的埃及方尖碑

古埃及另一个富有特色的象征就是方尖碑了。方尖碑是古埃及为了奉献太阳神或颂扬法老功绩而建造的。石碑用整块的花岗石雕刻而成,可达数百吨,四面可有圣书字。

一尊尊竖立在各地的方尖碑记录着埃及的辉煌与成就,也见证着西方的野蛮与侵略。由于近代西方对文物的掠夺,如今方尖碑散落在东欧各地,反而它的故乡埃及,已经不多了。

(古埃及的建筑大都是石质的,同时这些建筑(神庙遗址、金字塔内壁、方尖碑上)上又都刻有古埃及文字,因此古埃及的圣书字保存较多,而通过这些文字记录,就能很好的揭示出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而其它古文明由于文字的散失严重,对于文明的重现就很模糊。纵使如此,已经揭示的古埃及文明有些也只是推测。)

  • 其他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莎草纸

除了以上极具特色的文化外,古埃及还制造了最早的纸——莎草纸(约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还发明了自己的数字,能够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甚至推算出圆周率为3.16…;古埃及拥有相当水准的天文学知识,制定了科普特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古埃及衰落的原因

古埃及的衰落主要是其地理因素决定的:由于发展空间受限,造成其体量太小,而周边敌人又太过强大(尤其是古埃及后期),古埃及法老王朝的陨落,也是可以预期的。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埃及地势图

古埃及位于尼罗河的中下游,由于东南西三面都是沙漠,只有地中海沿海和尼罗河两侧狭长的区域适合居住,使得古埃及即使在鼎盛时期(十八王朝时期)国土面积才105万平方公里。没法向两边发展,只能向西奈半岛扩张。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全盛期,古埃及的东部边界也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不过由于那里又是强敌环伺的地方,也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果。

由于扩张受限,古埃及只能集中在尼罗河岸,尤其是下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区域。或许是意识到离边界太近,埃及中王国和和新王国时期,将首都从下游的孟菲斯迁至中游的底比斯。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侵略者还是很容易就能占领整个古埃及。

另外,由于国土面积太小,不足以让它支撑起一支庞大的军队固守在西北边疆的西奈半岛咽喉之地。古埃及想要扩张,就只有从西奈半岛向东,而同时外敌想要入侵古埃及,也只能从西奈半岛向西。正是由于体量太小,古埃及晚期,当面对强大的波斯帝国、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体量大远大于自己的帝国时,埃及的臣服也是难免的了。

如此看,古埃及文明是不是就注定灭亡,没有出路了呢?我们从全知视角分析一番。

向南,以三千多年前的技术,想要追溯尼罗河源头,跨越埃塞俄比亚高原进入南非,也是不现实的——即使现在,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向南扩张发展是行不通的。

向东,跨过西奈半岛就是两河流域,且不说两河流域的文明丝毫不弱于古埃及,就是古埃及征服了两河流域,也难以控制。两河流域一直是帝国争夺的战略要地,每一个帝国的崛起都伴随着两河流域的被征服,以古埃及的体量,难以与北方的大帝国相争,因此向东扩张发展也是很难的。但是退守的古埃及必须要守住西奈半岛与北非的连接口,即现在苏伊士运河的所在。每一次埃及被征服,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因此这个门户要一直牢牢控制在埃及手中:进可以争夺两河流域,退可以防守本土。

失落的文明——尼罗河畔的明珠(下)

▲地中海沿岸图

向西,跨过伊比亚高原,占领北非整个地中海沿岸(后来迦太基的地方),控制地中海贸易,通过与两河文明、希腊、罗马的交流融合,提升古埃及文明的竞争力是个不错的选择。

文明总会有兴盛与衰落,盛极而衰,也是正常的发展规律;不过话说回来,在衰落期能保持不灭亡,伺机而动,总会有再次崛起的时候。


(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侵权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