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都说穷养儿?穷养儿的意义是什么?

情感学家三毛


生活的磨砺让穷养的儿子意志更坚强;男孩子以后要走上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所以要穷养以励其志,否则大手大脚,纨绔子弟一个,如何上奉父母,下养妻儿!穷养男,更是一种挫折教育,男儿当自强,而没有经历过失败挫折的男孩是长不大的。 有人说:男生将来是要奋斗的,必须让他知道钱来之不易。


西元妈妈


你好

很多父母把男孩和女孩应该用不同的手段,来达到人生的目的。男孩的手段是奋斗,女孩的手段就是嫁人。

这句话不但对男孩造成伤害,更是对女性的歧视。

长期以来,社会和父母,不但为儿童设立了人生目标,还根据性别,为他们赋予了不同的美好品质,比如,男孩应该坚强,女孩应该柔弱。我们常常听到的流行语“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女人要学会爱自己”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但我认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首先应该是个人。男人和女人,都应该拥有人类的美好品质,而坚强和柔弱,不过是对人类品质的描述,而不应该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更不是把人们区别开的标志。

比如,在校园里,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男孩更容易展现暴力的一面,也更容易受到暴力的困扰。他们真的喜欢暴力带来的痛苦吗? 不是,他们是通过不畏惧暴力,来展现自己的坚强品质。

还有,在影视作品中,或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男人为了某个目标(一般来说,是“事业”上的目标)吃了很多苦,然后有人就劝他,何必那么拼呢?这个时候的男人,往往一咬牙,面露苦大仇深的表情,恶狠狠的说,因为我是男人!

我想,即便这样的人生目标实现了,恐怕更多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如释重负——终于证明自己是男人了。人生目标实现了也还好,但是若失败了呢?他就不是男人了么?事实上,他之所以是男人,究其根本,是生理原因,而不是因为其事业的成功。

女人也是一样,她们往往希望展现出柔弱的一面。记得我看过一个帖子,用很详尽的数据和生理分析证明,女人是一定有能力给饮水机换水的。但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声称,换水不是她们该干的活。为什么?因为社会认为,柔弱的女子才是美的。她们即便真的想换水,都是在与社会为敌。

当然,稍有头脑的人都应该明白,女人并不能通过展示柔弱而在社会上获得更多的照顾,反而因为柔弱受到歧视,这点无需多说。

这句话误解了金钱在孩子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毫无疑问,在当今社会,富裕的家庭条件无疑对教育是有利的。有钱人家的孩子,有条件学习更多的技能,能雇佣更好的老师,最重要的是,能体验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不能体验的东西,如通过旅游开阔眼界,通过接触高科技产品培养对科技的兴趣等等。在这方面,我认为男孩和女孩的教育都需要金钱的投入。父母拥有金钱,应该扎扎实实的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去,而不是通过营造奢侈的生活,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制定标准线。同样,这句话也对生了女儿,而家里又没有钱的父母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最后,我当然想说,难道人生的目的就在于物质的富足么?


情感小财歌


不必纠结于这个东西,这是某些畅销书的作家玩的文字游戏。教育孩子无论是穷养还是富养,首先得把孩子当“人”养。教育孩子我们需要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而不是从我们想当然的主观意念出发。教育孩子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教育方式,而在于教育的内容。我之前发表过一篇文章探讨过这个话题,我们教育内容只要包含教会孩子热爱生活、认识自己、懂情绪这些,那么你无论采用哪种教育方式,你的孩子将来都会是非常优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