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軒率臺歸清

李貴海

劉國軒,字觀光,崇禎元年(1628年)出生於長汀瀨坑鵝湖白竹村(現四都鎮榮坑村)。1646年到漳州投軍。1654年投靠鄭成功,授護衛後鎮。劉國軒在追隨明鄭集團的29年間,不論形勢好壞,一直忠心耿耿,直到澎湖海戰失利後,才順應歷史潮流投降清軍,臺灣明鄭集團徹底滅亡,國家實現統一。

“三藩之亂”後,明鄭在閩粵所佔十府全部丟失,形勢危急,延平王鄭經因劉國軒在明鄭集團攻略閩粵的歷次戰爭中充分展示了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先是任命他為正總督,隨後提撥為中提督,晉封平北將軍、武平伯,將軍事盡委劉國軒。1681年1月鄭經卒後,年僅12歲的鄭克塽嗣位,晉封劉國軒為武平侯。劉國軒在明鄭集團的地位僅次於延平王鄭克塽和輔政公鄭聰,高於忠誠伯、侍衛馮錫範。但鄭克塽年幼,鄭聰懦弱,大、小事皆決於劉國軒、馮錫範,由於劉國軒掌握了軍隊,成為明鄭集團實際的最高決策人物,也是明鄭集團最有實權的人物。

“三藩之亂”後,劉國軒的頑強抵抗,支撐著明鄭集團的苟延殘喘,拖延了清廷統一臺灣的進程。漳州九龍江的清鄭會戰,劉國軒率領明鄭軍隊攻破海澄,殺清軍數萬,連克南安、永春、德化、安溪、仙遊、長泰、漳平、龍巖等地。清福建提督段應舉、副都統穆黑林自殺。這場會戰,使清政府清醒地認識到,若“按兵不動,善以撫諭,劉國軒沐猴鴟張,操縱自如,志得意滿,斷無輸誠向化之念”,只有在戰場上堅決打敗劉國軒,才有可能促其轉變。

清政府為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對明鄭集團採取剿撫並舉的兩手策略,一方面全力支持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做好出兵臺灣的準備工作,另一方面堅持做好對劉國軒的勸降工作。劉國軒主政下的明鄭集團,仍然幻想依託臺灣海峽天險,憑著明鄭集團豐富的海戰經驗,能夠保住明鄭集團在臺灣的割據。劉國軒將防守重點佈防澎湖列島,認為只要守住澎湖,就守住了臺灣。他抱著“海水若涸,我心則降。士為知已者死,國軒受延平兩世信任,無有二三”和“君存與存,君亡與亡,若一旦背而他之,卒然反噬,雖犬馬有不忍為,而謂國軒不犬馬若也!”的信念,堅決回絕清政府的屢次勸降。

1683年6月,清軍水師在施琅的率領下,在澎湖列島與劉國軒統率的明鄭水師進行了決戰。這場海戰,清軍水師大獲全勝,明鄭二萬水師損失殆盡,但明鄭在臺灣還有6萬軍隊,實力還在。施琅打下澎湖後,為避免更大的傷亡,仍然沒有放棄勸降劉國軒的工作。

澎湖失守,臺灣門戶洞開。堅持還是放棄,明鄭集團兩極分化,主張攻取呂宋為基業避清軍鋒芒者有之,更多的是暗中與清軍勾結,隨時準備倒戈投降。全臺數十萬軍民的命運掌握在劉國軒手裡,因為延平王鄭克塽年幼,輔政公鄭聰、忠誠伯馮錫範都屬庸碌之輩,明鄭集團的真正決策者是武平侯劉國軒。劉國軒怎麼也想不到精於海戰的明鄭水師,在與人數和戰船都相當的清軍水師的澎湖海戰中慘敗,雖有氣候變化的原因,但明鄭將士的避戰和大量投降與清軍的捨生忘死所導致的此消彼長,何嘗不是戰鬥失敗的根本原因。當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時,全體將士奮勇當先,臺灣人們簞食壺漿,兵不擾民,社會祥和,吸引了多少沿海百姓冒險犯禁慕名投奔。然而,自鄭經西渡以來,連年征戰,科斂無度,兵民厭戰,逃亡降清者眾多。廈門失守,鄭經敗歸臺灣後,更是沉溺酒色,得過且過,苟且偷安,民眾賣子女納糧,不堪重負;領導階層彼此猜疑,眾皆離心,將士多思叛變。民心如此,夫復何戰?明鄭實力還在,堅持戰鬥雖然可使明鄭集團苟延一時,但終究與清軍實力相差懸殊,特別是明鄭所依恃的波濤天險已失,島內眾心動搖。劉國軒清楚地看到臺灣島內已經“眾志瓦解,守亦實難,不如舉全地版圖以降,量清朝恩寬,必先赦宥。”所以當施琅再次派曾蜚前來勸降時,劉國軒遂決意率臺歸清,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劉國軒決定降清後,馬上採取措施控制檯灣局勢,迎接清軍的接收:

一是勸諫馮錫範等人“從來識時務者為豪傑。大勢已去,速當順天。”反對出兵呂宋,斷絕馮錫範等人繼續與清朝為敵的後路。

二是立調鄭明等登岸,撥兵監守鄭氏子孫,恐其漏脫遺禍。

三是派弟弟劉國昌與馮錫範弟弟馮錫圭、馮錫韓等人到澎湖向施琅遞交降書。

清軍渡臺後,劉國軒主動陪同施琅踏勘臺灣南北二路,協助做好接收工作。清政府在臺灣設臺灣府,轄臺灣、鳳山、諸羅三縣,完成國家統一大業。

劉國軒一生走過典折的道路,但他率臺歸清,結束了臺海數十年分裂和戰爭的局面,為實現國家的統一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清廷銘記他的奉獻,授其為天津衛總兵,賦予拱衛京畿的重任。1693年,劉國軒逝於任上,康熙皇帝除“予祭葬”外,還追贈他為太子少保,葬順天府蘇家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