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如何統一臺灣?

作者| 佳文

臺灣,七省藩籬,東南屏障,對於中國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自康熙元年以來,臺灣被鄭氏家族收復後,一直奉明朝為正朔,不剃髮不易發,成為大清王朝的一個心病。時間在慢慢過去,幼小的康熙皇帝經歷過殺鰲拜、平三藩、雅克薩抗俄後,已經成為一個穩健的帝國掌舵人。臥榻之側的鄭氏臺灣政權如何平定,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兵者國之大事,即使在當時世界上國力最為強大的清帝國要想進軍臺灣,也絕非一蹴而就的事。

對於是否要統一臺灣,清朝高層還有諸多不同聲音。對臺用兵什麼樣的時機才算好?誰來負責前線的指揮調度?是否需要遙控指揮?臺灣平定之後人員如何處置?臺灣島是棄是留……

一系列事關歷史走向的問題需要一一考量……

清朝如何統一臺灣?

戰前形勢

割據臺灣的是鄭成功、鄭經家族,又稱明鄭。明末清初興起的鄭氏海商集團,表現出了東南海商商業文化的鮮明特徵。當年鄭氏海商集團在商業上採取了“海陸十大商”分工合作的經營方式。“海五商”是設在廈門及附近各地的“仁、義、禮、智、信”海商機構;“陸五商”是指設在浙南地區的“金、木、水、火、土”陸上採購團隊,對外貿易的範圍遍佈東南亞各地。

這些構成了鄭氏集團的雄厚經濟基礎,使得鄭成功、鄭經父子能夠打破遷界令的限制獲得養軍的軍費來源。

強盛時期的鄭成功集團擁有2000餘艘各式戰船,有雄兵10萬餘,並且擁有大量的海上貿易船隻作為支撐其抗清的補充,噸位接近8萬噸。這樣的實力自然可以稱得上東亞第一海軍,也正是憑藉這些力量鄭成功方能擊敗荷蘭人收復臺灣,並繼續抗清事業。

清朝如何統一臺灣?

而到了康熙十九年(1680年),割據臺灣的鄭經和清朝的戰爭失利,放棄廈門、金門,退往臺灣。 福建總督姚啟聖打算趁勢進攻臺灣,但卻遭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反對,加上一些大臣支持萬正色的看法,康熙帝也顧慮在西南的吳世璠未解決,決定暫緩進攻。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中風而死。鄭氏集團發生了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實際上為馮錫範、劉國軒掌握,鄭氏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負責與清朝談和的傅為霖甚至願當內應。總的來說臺灣島內政局不穩,對岸的姚啟聖等人覺得有機可乘,決定動手,但鄭氏集團畢竟樹大根深,海上力量強大,想要輕取臺灣絕非易事。事實上在開打之前,清政府一直試圖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安撫鄭經集團,但並未成功。

當時清朝的主戰派是福建總督姚啟聖、水師提督施琅,但因為意見分歧另一大員萬正色並不主張攻擊臺灣鄭氏。康熙帝為了做好進攻臺灣的準備,便重組了人事格局,便同意施琅擔任水師提督,萬正色調任陸師提督。

清朝如何統一臺灣?

內部紛爭

按理說萬正色調任陸師提督,攻臺事務應該進展的比較順利,但中國人一向有個毛病那就是窩裡鬥。施琅心裡的算盤是自己包攬攻臺一切大權,但姚啟聖可不想被架空,於是雙方的矛盾集中在出兵日期上。姚啟聖主張利用冬天的北風,施琅主張利用夏天的南風,導致清軍無法順利出兵,攻臺也一再遷延不行。

姚施二人激烈爭論,並各自將其意見向朝廷反映。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七月十三日,施琅上奏:倘荷皇上信臣愚忠,獨任臣以討賊,令督撫二臣催辦糧餉接應,俾臣整肅官兵,時常在海操演,勿限時日,見利可行,臣即督發進取,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何難一鼓而下。事若不效,治臣之罪。

清朝如何統一臺灣?

同年十月初六日,康熙帝徵詢諸大臣意見,權臣刑部尚書明珠認為:若以一人領兵進剿,可得行其志,兩人同往,則未免彼此掣肘,不便於行事。照議政王所請,不必令姚啟聖同往,著施琅一人進兵,似乎可行。康熙遂決定由施琅統一指揮。

十月二十日姚施接到兵部密令:總督姚啟聖停止進剿,提督施琅如無機會,仍操演兵丁,若有可進機會,統伊所派船兵,相機進取臺灣。 至此,施琅終於爭得統一指揮權。

康熙帝得知了前線紛爭的情況,為了統籌全局、加速決戰,便再次進行了人事格局的調整。此次作戰事務全部歸施琅負責,而後勤供應則委託給姚啟聖。

1682年十一月初三,施琅率領約21000人,軍艦238艘前往興化訓練軍隊,為接下來的渡海作戰做好準備。興化的這次訓練軍容甚盛,可謂集結了清朝水師的精銳,看上去臺灣已經唾手可得了。

清朝如何統一臺灣?

▲1682年的臺海地圖,意大利人羅希(G. Rossi)所繪《中華帝國圖》

慢著,那邊姚啟聖被架空了去搞後勤心裡能樂意,自然是不會安心服務的。於是姚啟聖轉向了臺灣鄭氏談判,希望避免戰功都被施琅個人獨佔。不過巧合的是臺灣鄭氏那邊的劉國軒不接受清朝剃髮易服的要求,因此由姚啟聖操刀的兩岸談判最終破裂,一切又回到了原點,還是要靠施琅解決鄭氏問題。

施琅這個人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反覆不定的騎牆派,他曾兩度降清,上《邊患宜靖疏》,強調不能容許鄭經等人頑抗,盤踞臺灣,而把五省邊海地方劃為界外,使得東南地區賦稅缺減,人民愈加貧困;必須速討平臺灣,裁減當地的軍隊,恢復地方上的經濟,增加賦稅,使得民生得以安定,邊疆可以安穩。

施琅屢次提出臺灣不能輕易拋棄,應該儘早收復,是基於他對東南沿海地理、軍事的熟諳。當然也不排除施琅本人對鄭氏集團的私人仇恨,因為在他降清以後,他的父親、弟弟等親戚都被殺害,可謂是不共戴天之仇,從這一點上攻臺的施琅倒是和當年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的鄭成功十分類似。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上旬,施琅調集各種戰船三百餘艘,官兵二萬一千餘人,在銅山(今東山縣治,與澎湖隔水相望)集中,迅速完成戰前各種編組工作,十三日祭江,十四日辰時(上午七時)乘南風向澎湖出航。

澎湖防禦

這邊施琅練兵精武,意在報仇揚威,另一方面鄭氏名將劉國軒也沒有閒著。他在談判破裂後就積極準備澎湖防禦設施,準備打擊任何敢於進攻的清軍。

當時澎湖的軍事防備是如何呢?根據張菼在《鄭經鄭克塽紀事》中,對於劉國軒如何部署澎湖防禦有記述如下:

到娘媽宮(馬公),乘快哨巡三十六嶼既(畢),城娘媽宮,外設女牆、壕塹,多置大炮,風櫃尾、四角山、雞籠嶼、中心灣、虎井、桶盤嶼各設炮臺一,東峙、西峙、內外塹各設炮臺二,八冪嶼、水垵澳等有礁石、沙線,無須設守。

可見劉國軒在澎湖各島建立了嚴密的島嶼聯防體系,依託大炮群、女牆、壕塹,構築了立體縱深的防線,想要從澎湖正面突破似乎並不容易。何況外圍還有無數的礁石、沙線,更讓戰船極易觸礁翻覆。

清朝如何統一臺灣?

劉國軒的能攻善守也得到了施琅的認可,後來施琅在其戰後捷報中曾概述如下:

今年四五月知臣乘南風決計進剿。就臺灣賊夥選拔精壯敢死者,及抽調草地佃丁民兵,將洋船改為戰船。凡各偽文武等官所有私船盡行修整調集來澎湖。大小炮船、鳥船、趕繒船、洋船、雙桅船合計兩百餘號。賊夥二萬餘眾。仍將偽鎮營等官兵各眷口,監羈臺灣紅毛、赤嵌二城,堅其死戰。

劉國軒親統傾巢之眾,復來澎湖,將娘媽宮嶼頭上下添築炮城二座,風櫃尾炮城一座,四角山炮城一座,雞籠山炮城一座,東西峙內一列炮臺四座,西面內外塹,西嶼頭一列炮臺四座,中心灣山頭頂炮臺一座。凡沿海之處,小船可以登岸者,盡行築造短牆安置腰銃,環繞二十餘里,分遣賊眾死守。星羅棋佈,堅如鐵桶。

金湯一般的防禦,施琅如何能夠突破是個大問題,且看雙方決戰。

澎湖海戰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從銅山島出發,姚啟聖也撥3000人同施琅出征(清軍24000人,大鳥船70艘、趕繒船103艘、雙帆居船65艘)。十五日(9日)鄭軍哨船發現清軍已到花嶼、貓嶼一帶, 趕緊回報劉國軒,當晚清軍在八罩島過夜。

在劉國軒陣營這邊卻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邱輝與黃良驥建議,乘清軍立足未定,夜晚落潮時,派精兵衝殺敵陣,必能取勝。劉國軒則不以為然,認為施琅徒有虛名,只須嚴防使敵船不能靠岸登陸,則將自敗。或許正是劉國軒的大意輕敵讓他沒有在將軍澳、南大嶼等島設防,給了施琅可乘之機。

劉國軒認為將兵力集中在娘媽宮前平靜水域中,阻止施琅登陸,即可穩操勝算,時間愈久則對施琅愈不利。沙場宿將劉國軒的主要戰略意圖是要以逸待勞,阻止清軍舟師登陸就可打消耗戰,但這個作戰思想的核心是澎湖一帶的“風信”變幻莫測,清軍水師極容易觸角沉沒。(原文為,劉國軒對諸將說:風信無常,旦夕發臺,虜將無所述命。此以逸待勞之勢,不必戰而可竟全功。)

劉手下的副將邱輝則反問萬一沒有颱風則又將如何,劉國軒舉俗語回答:“六月三十日,有暴三十六,焉有無風之理?”作為一個臺灣人劉國軒大概是經歷了無數次颱風了,對臺灣海峽內部颱風的脾氣了如指掌,他壓根不相信在六月間會沒有颱風。反過來說作為鄭軍主帥的劉國軒把戰役的關鍵寄託在自然力量,也就是颱風的到來上。

清朝如何統一臺灣?

▲澎湖海戰移動示意圖

等到聽說施琅把軍隊轉移到八罩,劉國軒就更加得意了。他洋洋自得地嘲笑施琅是個土包子,壓根不曉得水文規律。不明天時,不知地利,誰謂施賊知兵?諸君但飲酒以俟其敗矣!

從水文學的角度來看劉國軒的說法並沒有錯,因為八澳地方“湍最急,其下有老古石,堅如鐵,利如刃,偶風動,船底觸之立破,而澎湖又不可三日無風也。”按照今天航海的術語來說,這裡是湍流區,且對航船具有極大的危險性,絕不是排兵佈陣的好去處。

可是不知道是天意然否要滅劉國軒和明鄭集團,當雙方交戰的時候沒有颱風,“雖數有風,聞雷皆止”,於是最後劉國軒不得不慨嘆:“天亡我也!”真是天時不在啊! 十六日晨,施琅舟師齊抵澎南海域,劉國軒乘快哨小船急駛如飛,在娘媽宮前澳內往來佈陣。施琅令先鋒官藍理等率七艘鳥船首先衝擊敵陣,隨後又派出第二批船隻。劉國軒指揮船隊排列迎戰。雙方開炮對擊,互相沖突。時值南潮正發,清軍前鋒數船被海潮逼進炮臺,受到對方船隊包圍。施琅急令其座船直衝敵陣前去解圍。於是雙方激戰,互有傷亡。

十八日至二十一日,清軍進取虎井、桶盤嶼。二十二日(16日)早七時,施琅決定發動總攻擊,將艦隊分成三路進攻,剩下約80艘當後援部隊。

天亮前,開始颳起颱風。7時—9時受颱風影響,海上吹起西北風,鄭軍順著風勢進攻,一時處於優勢,清將朱天貴被炮擊而死。到了中午,颱風受到赤道鋒面帶的影響,海上開始吹南風,風向轉變成對清軍有利。

清朝如何統一臺灣?

施琅命令全軍反攻,順著風勢發射各種火器,並且以數船圍攻鄭軍一船,鄭軍全面崩潰,江勝戰死、邱輝自焚,共斃傷鄭軍12000人。劉國軒眼見大勢已去,率領殘餘部隊從北面吼門退往臺灣,澎湖各島鄭軍都向施琅投降。清軍陣亡329人,傷1800餘人,船隻無一損失。

該來不來的颱風在最後還是斷送了劉國軒的作戰計劃,反倒助了施琅一臂之力,這真可謂是風向難測啊。

餘 波

鄭軍戰敗消息傳到臺灣,人心開始不安。為了延續政權的生存,有將領提出遠征菲律賓,得到馮錫範同意。但遠征菲律賓的軍隊卻不過是去搶掠了一番,並無大的建樹,最終為劉國軒阻止。

施琅隨後統兵登陸臺灣,接受了鄭克爽的納降,臺灣正式收復。後來清廷為了是否把臺灣併入版圖產生爭論,不少大臣認為臺灣孤懸海上,治理以及防守花費不小,主張棄守。施琅以臺灣戰略地位重要,為七省藩籬不可不守,說服清廷將臺灣併入版圖。

已故著名明清史專家傅衣凌先生曾指出:

“鄭成功的復臺和施琅的復臺雖各有具體原因,但是都隱藏著中華民族的大義。”“兩人的處境不同,徵臺的出發點不同,但是他們對臺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則有同樣的認識,都堅定地主張保衛臺灣。從他們兩人對臺灣的認識來說,我們說施琅不是鄭成功的叛徒,而是他的繼承者。”

在施琅的故鄉福建省晉江縣施琅紀念館中,有這樣一副對聯:“平臺千古,復臺千古;鄭氏一人,施氏一人。”這是對鄭成功和施琅功績客觀、完美的寫照。

清朝如何統一臺灣?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往今來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颱風不足懼,海峽不足畏,為了兩岸人民的福祉計,還是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來協商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

[附錄] 明末清初鄭氏家族與明、清政權大事年表:

1612年

鄭芝龍前往日本,時年18歲。

1623年

鄭芝龍與平戶田川氏結婚。

1624年

鄭森(鄭成功)出生。荷蘭人佔領臺灣。

1660年

清兵大舉進攻金廈,被鄭成功擊退。鄭成功穩住情勢。

1661年

鄭成功率軍攻臺。四月登陸,包圍熱蘭遮城。清順治帝病逝,康熙帝即位,時年8歲。清處決鄭芝龍,命沿海遷界。

1662年

荷蘭在臺長官揆一投降,荷蘭結束在臺38年統治。三桂令人絞殺永曆及太子。鄭成功改臺灣為東都。五月(農曆),鄭成功病逝,享年39歲。鄭經繼位。

1663年

清與荷蘭合兵攻金廈,清軍佔領金廈,大肆擄掠,百姓傷亡慘重。鄭經撤往銅山。

1664年

鄭經撤軍回臺,暫無西征之意,委政陳永華,息兵養生。

1665年

清提督旋琅疏請攻臺,拜靖海將軍;船至外洋,遭颶風,折返。清主招還施琅回京,其餘歸降將遣駐各省。

1669年

清主命招諭鄭經,雙方文書往返。鄭經無意反攻大陸,而清主亦厭兵,無意徵臺。

1673年

平西王吳三桂起兵叛變,據云南四川貴州抗清,揭開三藩之亂的序幕。

1674年

靖南王耿精忠據福建叛變抗清,東聯鄭經,鄭經率軍入閩。與耿精忠內訌,在福建開打,爭奪地盤。清廷停止遷界政策,允許閩人返回沿海故鄉。

1675年

鄭經與耿精忠和解。以楓亭為界,各不侵犯。鄭經攻陷漳州。

1676年

劉國軒攻陷惠州。耿精忠勢蹙,降清。

1677年

清軍入泉州,鄭軍失利,鄭經退守金廈兩島。

1678年

吳三桂暴斃。清閩浙總督遺使入廈門招撫鄭經,鄭經拒絕。清廷再度實施遷界。

1679年

姚啟聖開第於漳州,曰“修來館”,以高官厚爵重賞鼓勵鄭軍官兵歸順。

1680年

清派大軍攻金廈。鄭經放棄金廈,撤軍回臺。康熙帝令尚之信自殺。

1681年

正月,鄭經病逝,享年40歲。九月,清軍入雲南,殺吳三桂世子,三藩之亂完全平定。

1683年

施琅率軍攻臺,澎湖一役,鄭軍失敗。鄭克塽投降,結束明鄭在臺22年的統治。

1700年

康熙帝下令,鄭成功及鄭經遺骸歸葬故鄉福建南安。

——————————

[1]中國曆代戰爭史,中信出版社

[2]趙雅丹《鄭成功水師與荷蘭海軍裝備、作戰方式差異之探析——以臺江之戰為例》 軍事歷史研究2010年第2期

[3]鈕先鍾,《中國歷史中的決定性會戰》,2000

[4]《施琅與吳英——兼論澎湖海戰》

[5]江日升,《臺灣外記》,頁354-355

[6]《紫禁城的榮光》,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岡田英弘等合著

[7]陳正在.《臺灣海疆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03-01:頁10

[8][歷史回想] .三百年前臺海風雲-讀《閩海紀要》(下)(圖片來源部分)

[9]施琅,《靖海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3種,1995)

[10]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wee ongewapende Hollandse schepen worden door drie Chinese met kanonnen aangevallen, anoniem, 17)

[11]臺灣大百科全書(澎湖海戰),偽“文化部”,2013/07/24,http://goo.gl/8IIALP

[12]石守謙主編,《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臺北:偽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236-237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