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者,请别假以爱之名!

今天又看到一则家暴的新闻,新闻里的女主,已经饱受了长达16年的家暴,她终于忍无可忍站了出来,揭发对方的丑恶行为,“再也不隐忍,要揭发”。

视频中的受害者说,丈夫在离婚诉讼期间转移财产,13岁儿子多次目睹家暴险些被打。

其实对于这种新闻已经不算新闻了,有统计表明,世界上每三位女性中,就有一人遭受过性别暴力,而根据全国妇联的数据,在中国有30%的已婚女性曾遭受过家暴。

这是一组非常可怕的数据,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已婚女性,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可能受过家暴的人。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

全世界都存在难以根除的家庭暴力,没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诺给人幸福,但应该有制度使人可以避免极端的不幸。 ——《看见》

打人者,请别假以爱之名!


1 ·.家暴是社会的常态

其实家暴真的不罕见,在我们看到新闻时,就不知有多少人正在,接受着家人的打骂与冷漠。

与其说这些事情是一种新闻,还不如说这是一种常态。在网络上声讨与评论区里,还有许多的人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有的女人就该打诸如此类的语。

但试问,谁就天生该打呢,又凭什么会该打呢?

有一个网友评论说:被气到不打不行。

以网友的这种说法,像是有人是主动找打一样。那么,你生气就要打人,而且是不打不行。如若是对方也生气了呢,是不是,她也该要打你,也是应该是不打不行?

这个所谓的男权主义,只允许他打人,并且不允许对方生气。

还记得韩国女星具荷拉,她不幸在家里意外死亡,在那之前她也是饱受前男友的暴力对待,被打到子宫出血,还被以隐私视频威胁逼迫而不敢发声。

带着极端的恐惧,细数剩余的日子,迷离间感到绝望,最终在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打人者,请别假以爱之名!


还有蒋劲夫事件,他一连三个女朋友都被爆出来受到家暴,并最终以家暴分手,难道他三个女朋友都是欠打的主吗?

根据去年中国青年报的数据图可以看出,施暴者99%都是男性,而且家暴致死的女性降了40%,这是什么概念呢?难道这40%的人都是该打或者该死吗?

打人者,请别假以爱之名!


2 ·.施暴者打人不须要天经地义的理由

其实施暴者打人,根本不需要什么拿得出手的理由,他动手的原因就是不爽心了,所以就要打人来泄愤,尽管那些不爽心的事情是外界关系引起的,他们都可以把气撒在妻子身上。

有很多好心人会为家暴者找原因,想要分析打人者的心态与原油,可是哪有那么多缘由,说到底就是他不开心了,憋着闷气,看人不像人,看物不像东西。

事实上,有些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进行家暴,只把这看成一种合理的发泄,而且别人怎么说也是固执己见,一副老子不爽就这样你管我的样子,不接受任何带有理性的批判。

所以他出手了,他把脾气发泄在弱弱妻子身上,而且在打习惯了之后,断定了对方无还手之力,也不敢反抗,所以他为所欲为。

施暴者他们的脑海都有一套自己的特权的意识,一种非常强大而又变态的占有欲,他会要求对方把自己整个人生都奉献出来。

为了满足自己身上的这种欲望,他要求占有对方,实际上这是一种特权意识。

在两个人成为伴侣之后,就觉得对方有责任,有义务去满足他所有的欲望,这种欲望包括了性欲望。

打人者,请别假以爱之名!


3 ·.被扭曲的占有欲

根据班克罗夫特的说法,有一类人,往往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理想状态。

比如,很多时候他们是爱错了人,他爱的是自己想象中的白雪公主,他要的是完美情人。

他要过的生活就是躺在沙发上问:饭好了没,或者是我的衣服在哪?

妻子在照顾整个家头细务之后,还要貌美如花的体贴侍候他,那样的完美状态。

当事与愿违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极端的情绪,会不满。渐渐的,他就会不断的进行贬低对方,说对方各种的不足,给对方制定一种根本到达不到的高标准,来彻底打击对方的信心与自尊。

正如有很多受害者会说:他刚开始的时候对我很好,但渐渐的他就变了。

若是要说分手,他也不愿意,他认为对方一旦跟了他,就属于他的个人物品,而这个物品,可以被他打死,但不能放她自由。

去年宇芽事件相信大家都没有忘,她在遭受毒打之后,在《不再沉默》中发声,她被施暴男抓住往地上摔,被拖鞋踩脸,想要分手,却遭到对方的威胁。

沱沱的前妻们都站了出来,表示以前都遭受过沱沱的毒打,离婚时,沱沱甚至以杀她全家威胁。

根据他两位前妻的讲述,他打人已经成为了习惯,而且他还扬言:你没有证据,你告不赢我,你就是该打,就算打死你也没有人知道。

其实,他就是抓住了对方的怕,并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对方的恐惧。

打人者,请别假以爱之名!


4 ·.家暴中的隐忍换不来风平浪静

我认为,女人不能软弱,你越软弱,对方就会像对待畜生一样对待你。

虽然男人打完女人后,都会表现出另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那这种做法,是利用了女性的感性,而且这种求原谅的戏码,只会逐渐拉低受害者的忍受底线。

我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制止家暴。打一巴掌给颗糖,好了伤疤忘了疼,心软的原谅,只会让对方更加的变本加厉!

杜蕾斯官方也曾发出反家暴的文案,鼓励家暴的受害者,勇敢地说出家暴的真相:

搜索“如何定位另一台手机?”您要搜的可能是“伴侣有没有权力监控我的行踪”

搜索“什么遮瑕能盖住淤青?”您要搜的可能是“被伴侣殴打怎么办”

搜索“什么窗帘最遮光?”您要搜的可能是“家丑真的不可外扬吗”

搜索“婚戒的意义是套牢吗?”您要搜的可能是“伴侣可以强迫我过性生活吗”

搜索“为什么伴侣总是带着降噪耳机?”您要搜的可能是“我是不是正在遭受冷暴力”


打人者,请别假以爱之名!


5 ·.一味的忍让只会另对方得寸进尺

再者施暴者,会认为女性就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所以在很多男人的口中都会听到是他错了,是他不听话,是她顶嘴,所以我才动了手。

朋友芳芳,她也是一个家暴受害者。每次被打过后,丈夫都会对她说:当时你不应该顶嘴,如果你不顶嘴就没事了,要不是你逆了我的意,我怎会打你呢?

芳芳跟我说这些话时候,我忍不住会问:什么才叫听话?难道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在古时候,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意思就是女人要三从四德。

我个人认为,女人不出轨,不好吃懒做,不忤逆公婆,就已经是三从四德了。

可施暴者不一样,他们会以一家之主的态度,对伴侣做出许许多多的规定、要求和限制,一旦对方满足不了,他们就会暴怒,要制裁,要打人。

在芳芳被家暴的时候,我们都劝她打回去,凭什么他打你就得默默地承受着。

芳芳说她打不下手,说对着一个自己爱过的人,根本下不了手。因为她十分了解,被伤害被打的那种痛,那种心痛比又痛肉体上痛要深刻得多,而且是永远都无法修补的伤。

在芳芳最后一次被家暴的时候,她害怕会被打怕死,所以就叫弟弟来把她接回去。

当时她跑进了一个小店里打电话,这个过程中丈夫拼命的抢她手机,想要阻止她,所幸,最后芳芳打通了电话。

弟弟赶过来之后,二话不说把她丈夫打了一顿,并且说以后再敢打姐姐一次,就一定以十倍奉还。

从那从那以后,芳芳再也没有被打过了,有时候男人就是这样子,就像打宇芽的家暴男一样。

他知道对方害怕,所以吃定了对方不敢反抗,吃定了对方的懦弱。

芳芳的老公被打了之后,他再也不敢打方方了,因为他感觉到了被打的痛。

有时候真的一直隐忍,是不会得到海阔天空的,一步步退让只会把自己逼到悬崖旁边。

老话说,不在压迫中变态就在压迫中爆发。在无路可退的时候就是爆发的时刻,那时候的结局就是你死我亡。

打人者,请别假以爱之名!


6 ·.受到伤害时应该学会反抗,学会保护自己

任何时候都不要纵容施暴者,也不必留夫妻情面,当他对自己扬起手的时候,什么情感都消失殆尽了。

就如朋友芳芳,如果她不反抗,那天若是没叫来了弟弟,后面她还会经受多次家暴。在她丈夫也领略到了痛,即使他发脾气想打,他也能忍住了,因为他知道后果。

很多时候,人都是欺软怕硬的,只有你勇敢起来,通过法律、社会以及各种方式去抗争,那样才会让他害怕。

家暴男在心里是无限的自卑,自卑后的无处宣泄,通过暴力来体现他的自信。当你让他所谓的自信破灭,那天,你会发现,他什么都不如!

受害者隐忍,施暴者就会愈演愈烈的,事情反反复复,纠缠多年最后还是不欢而散,甚至郁郁而终。

家庭暴力,不分男女,越早脱离越有利。并且肢体暴力外,更有着大量的“冷暴力”,名存实亡如同陌生人,日日经受精神折磨。

劝告正经受不幸的人,你自己好了,周围的亲人也才能更好。彻记远离渣男,及时止损,只愿曾遭受过家暴的女孩不要沉默、勇于发声!

打人者,请别假以爱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