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2009年11月20日,電影《弱點》在美國上映。這部電影的內容是根據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裡的選秀狀元邁克爾•奧赫的經歷改編而成的。電影上映後,好評如潮,直到現在,它在豆瓣的評分還是8.6分,而這部電影也在10年獲得了第82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還有就是奧斯卡最佳影片、MTV電影獎最佳女演員、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等多項大獎的提名。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黑人男孩麥克自幼父母離異,寄養在不同的家庭後又從寄養的家庭裡逃出來,過著無家可歸的生活。直到遇上了好心的陶西太太,後者在跟他相處沒多久後有了收養他的想法,在經過跟自己家裡人商量後,最終做出了收養麥克的決定。

麥克在被收養後也開始慢慢的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並在陶西太太的幫助下找到自我,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家庭裡其他成員的幫助,最終成為了橄欖球選手的故事。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這部影片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盲點。我想它最主要的還是想向我們表達出在我們的生活中,盲點是處處存在的。就比如我們開車有看不到的地方,我們用眼睛看事物時,也有看不到的地方等等。

影片的一開始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橄欖球運動,看過橄欖球比賽的人都知道,比賽中,有個人抱著球,拼命的往前衝,而在他身後卻在發生著追捕和攔截的事情,這個身後讓他看不見的地方就叫盲點。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整個影片中,橄欖球運動的場景不是很多,更多是麥克跟陶西太太一家人的相處,因為只有通過現實中的生活才能更好的展現出當事人那些不被自己所發現的盲點,他們需要其他人幫助他們才能看到。

接下來我們就從電影中的主要人物來分析他們所給我們展現出來的生活中的盲點。

01 麥克:從無家可歸的“傻大個兒”到自我救贖後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

在國外的很多電影中,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這樣的一些鏡頭:大批的窮人居住在一個雜亂無章,環境複雜且惡劣的地方,他們在犯罪邊緣掙扎,在人性本惡中徘徊。而麥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生,長大的。

由於母親是個癮君子,父親又從未給過他關愛,導致他在很小時就被寄養在別人家庭裡,而在寄養的過程中,麥克又一次次的從寄養家庭中逃離,因為他覺得這些家庭一邊在幫助他,一邊卻又在不相信他,所以他很早就過著像流浪漢那般顛簸流離的生活。這對於他來說就是一個糟糕的人生開局,糟糕到還不懂什麼是希望的時候,希望就早已破滅了。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所以我們可以在他身上能看到那些生活在貧民區裡大部分人的現狀: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同時也在這樣的生活逐漸的迷失自我。而他們身上真正值得讚揚的卻被世人所不知,或是所不屑。

麥克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他的自信和勇氣早已被抽乾,留下的只是一個外表看起來碩大的空殼子而已。在麥克逐漸失去自信和勇氣的同時,身上的自卑、膽小和戒備心理卻逐漸多了起來,更可怕的是他對未來的渴望正在被眼前的這種生活所覆滅,讓他無法看到自己是否還有未來。即使是這樣,也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他,有的只是那些寄養家庭的不理解以及更多的責罵。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由於他的膽小、自卑,他身邊的人開始稱呼他為“Big Mike”,用我們中國話來理解就是“傻大個兒”,而他真正的名字就被大家所遺忘。對於這樣的一個稱呼,是沒有人願意接受的,即使是沒有選擇權的麥克也一樣。而這樣的稱呼,讓原本就自卑的他變的更加的自卑了。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像麥克這樣的人如果要改變這樣的命運,就必定得和那些跟他身邊的人不一樣的人相遇,相知,甚至說再次被收養才有可能真正的改變。而麥克是幸運的,因為他遇上了這樣的一家人,之後他的生活也因為這一家人而開始慢慢的發生了改變。

麥克首先遇到的是陶西太太的兒子——小SJ,兩人因在同一首私立的基督教學校上學而相遇。小SJ一上來就教麥克要微笑,因為那樣人們才能感受到他的好意。

這也讓麥克明白了與人交流的時需要面帶微笑,這也算是小SJ在無意中幫麥克消除了一個他自身的盲點吧,因為在他之前的生活中是沒有人教他這些的,他自己也從來沒有意識到這點,所以才會讓他看起來總是一副“很不好惹”的感覺。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之後麥克遇上了陶西太太,這個足以改變他以後人生的人。當陶西太太決定把在夜色中踽踽獨行的麥克帶回家時,她沒有其他過多的考慮,可能僅僅只是出於她一貫做慈善活動的原因,亦或是她的信仰讓她動了惻隱之心。而對於麥克來說,這可能也就是一次“免費”的住宿而已,他不敢去奢求更多的東西了。

隨著兩個人交流的時間越來越多,麥克開始熟悉陶西太太一家人,也開始慢慢的從心裡接受他們,對他們戒備開始逐漸的鬆懈。而陶西太太也正是因為麥克對他們的戒備開始鬆懈,她對麥克開始有了初步的瞭解。她發現麥克雖然是生活在那種魚龍混雜的平民區裡,但卻還保留著一顆善良的心,這是多麼難得可貴的。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在相處的過程中,陶西太太的生活也在發生改變,也許是被麥克的善良所打動,也有可能是因為她的信仰,所以她決定收養麥克,並給他辦理駕照,然後給他買車;給他聘請家庭教師為他提升學業,甚至還幫助他參加橄欖球訓練,讓他能夠更快的明白這項運動的規則。陶西太太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讓麥克在這個過程逐步建立起對生活的自信,以及對未來的渴望。

麥克也沒有辜負他們的付出與期望,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業達到了GPA要求,進了理想的大學;在大學裡的打拼也讓他成功進入NFL這個夢想的殿堂,在橄欖球這項運動中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人,這讓他的未來逐步的開始明朗化,更讓他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多自信。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麥克是幸運的,他遇上了陶西太太,並讓陶西太太在他處於迷失自我的邊緣中拉了回來,完成了自我的救贖,重新走上了正常的生活軌道。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陶西太太的幫助,麥克會不會像他的朋友一樣死於黑幫械鬥中,亦或是繼續過著這種迷失自我,顛沛流離的生活。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02 陶西太太:從慈善家到養母的轉變

這個在孟菲斯地區擁有80多家快餐店的老闆娘,原本可以過著跟窮人沒有任何交集的生活,只需要做著她擅長做的慈善項目就可以了,她也根本不需要去關注那些貧民區裡的人是怎樣生活的,對她來說,那些捐助對象只是個“慈善項目”,而這些項目就只有一個個冰冷的代號,卻沒有姓名,更沒有故事。

貧民區對於像他們這種富人來說就是一個可怕的存在,就像她在跟幾個闊太太吃飯聊天時,一個太太說“聽起來就怕”,所以他們這些富人中大部分人的盲點就是:博愛。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在美國,除了貧富差距之外,還有一個可怕的就是種族的歧視,白人和黑人相互歧視著對方,更不要說黑人去到白人的家庭裡生活了。而陶西太太第一次把麥克帶回家,讓其留宿時,她同樣會有白人一樣的擔心,麥克是否會像大街上那些小偷一樣把她家裡的東西給偷走。

第二天起床後,她沒看到麥克,卻看到沙發上被麥克疊好的床上用品,看到這個,也許她對麥克的看法開始發生了細微的改變了。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在感恩節當天,陶西太太在禱告中說道“我們感謝你給我們帶來了新朋友”,說明她們一家開始在慢慢的接受這個還不太熟悉的朋友,也說明他們開始動搖了之前對貧民,對黑人的一些看法,不是所有的貧民或是黑人都會做那些違法犯罪的事。

當陶西太太在得知麥克從未享受過母親為其讀過書後,她又開始充當起來母親,在睡前讀書給麥克,同時也是給自己的孩子聽,這樣的一副畫面是多麼的和諧、溫馨的。而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麥克能夠享受到他之前沒有享受過這個過程,要讓麥克感覺到,他就是這個家庭裡的一份子了。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隨著陶西太太一家與麥克的接觸時間越來越久後,他們對麥克這類人的看法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甚至有想為麥克舉辦一個慈善活動,為的就是讓更多像麥克這樣的人能夠進入學校學習,從而改變自己的未來。

在陶西太太決定收養麥克時,全家人都沒有反對,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妻子或是媽媽能看到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同時也是有勇氣做一些平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而陶西太太收養麥克的想法其實也是挺簡單的,就是希望能幫助這個無家可歸的少年,讓他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以及給予他更多的關愛。

在一場橄欖球比賽中,陶西太太大聲的向後面的一個老頭說“那是我兒子”,可見陶西太太從她的內心深處已經認可了這個兒子,同時這個兒子也讓她感到驕傲。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在經過NCAA的調查後,陶西太太讓麥克自己選擇想去的學校,不管是選擇哪個,她都支持。這樣說明了,陶西太太除了給予麥克關愛之外,同時也給予了麥克選擇的權利,要讓他知道,自己的生活可以自己選擇,而不需要再聽別人的安排了。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陶西太太的種種做法,在她的那些朋友眼中簡直就是無法理解的,因為他們根本就看不到自己身上博愛的一面,能看到只是對金錢的貪婪;由於麥克的出現,也逐漸的改變了她原有的生活,讓她展現出了博愛的那一面,而這種改變,只會幫助她越來越好,讓她對身邊的人給予更多的關愛。

03 結尾

影片的結尾是溫馨的,一家人都去了送麥克入學。在陶西太太交代完麥克注意事項後,一個人獨自的回到了車上,可以看出她對麥克是有些不捨的。而麥克看到這個後,也是鼓起了勇氣,去向陶西太太索要了一個像樣的擁抱。可見他們雙方都把對方當成是一家人了。這種跨越血緣、種族的情感,讓原本不是親人的更似親人。

《弱點》:揭露人與人之間不為自己所知的盲點


【結語】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我們無法看見盲點,它們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當別人給我們指出時,我們也需要認真的自我考慮清楚,因為 別人發現的盲點並不一定有用,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時刻知道自己的盲點,因為有些盲點一旦踏入,對我們未來的生活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控制好住自己,才能將自己的路一直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