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规划建设|政策资讯|养生度假|生活美学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规划群已建立

正文共计3021字,阅读预计19分钟


郑州黄河生态流域和高质量发展自去年正式提上日程,郑州北部区域的规划发展也迎来了较大的调整,从金水区的杨金片区(郑东新区北部区域)2019—2035的总体规划到郑州新一轮轨道交通的酝酿、从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的建设,郑州北部作为郑州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定位的“北静”区域,正式掀开了建设步伐的美丽篇章。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黄河生态廊道郑州段规划示意图-来源网络

如果说黄河生态和高质量发展沿线各核心点都是最亮光环的话,那么沿黄生态大道将是串起这些光环的金线,将黄河文化公园、黄河湿地国家公园等景点有效串联起来,道路两侧高品质规划设计了生态廊道,融入人行道、自行车道、驿站、景观小品等,致力于打造一条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观光、防洪等功能为一体的沿黄最美道路。


根据沿黄生态大道(S312市区段)的定位,突出“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的休闲体验功能,项目全长37.145公里,总投资28.37亿元,起点位于G107新线,终点位于惠济区江山路,全线采用一级公路兼具城市道路功能技术标准,限速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6米,双向4车道,配套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等慢行系统,预计2020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郑州S312郑州境改建工程路基标准横断面及效果示意

提起郑州的北五环(S312),可以追溯到2011年,郑州在初步规划五环时,因北部空间有限,把这条沿黄河走向的新线路暂定为“北五环”,S312西段郑州江山路至巩义段已于2014年开通,东段新G107至开封界目前在赶工,已经完成工程量的70%,今年底计划通车。而中间市区段由于功能定位和融合城市的发展需要,方案前后历经多次调整,从最早的货运通道到如今的旅游大道,这些调整都与城市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郑州S312郑州境改建工程东段施工及G107互通立交—来源河南交通

这样的定位与早先的定位(设计速度100km/h,双向六车道为一级公路标准,部分还与连霍北移高架段重合)相差很大,方案之所以这样改动,都来源于黄河新的策略,在沿黄生态廊道中部片区(江山路至京港澳辅道),规划的是以城河融合主题,长约50公里(简称“百里长廊”),面积95平方公里。高标准建设S312城区段,打造一流沿黄生态景观大道,为郑州市打造以慢生活为主的“黄河生态百里长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郑州S312郑州境改建工程中段核心区走向示意图

工程内容:路线总体呈东西走向,起点位于中牟县万滩镇十里店南约600m,与国道107东移交叉处,终点止于惠济区毛庄镇与江山路交汇处。其中:K29+113(项目起点)~K35+139.238共6.026km与在建的国道107东移至四港联动大道连接线共线,实际建设里程31.097km。全线占地2811.21亩;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桥涵设计车辆荷载公路-级(新建),中桥4座,长208m;小桥3座,长63m,涵洞25道;互通式立体交叉1座,分离式立交7处(其中3处为利用既有桥孔,4处为新建),通道2道,平面交叉27处,养护工区1处,服务区1处,路段监控通信站1处。


从惠济区第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来看,将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对外开放三大国家战略主方向,坚持沿黄区域的三大目标定位,依托黄河生态文化带建设,立足郑州市“北静”城市布局,深入挖掘沿线生态、文化、旅游潜能;以“一核三带六园”的空间布局,统筹高标准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可以说,黄河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一段时间,黄河沿线生态打造及高质量发展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区都在统筹一体化打造。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郑州黄河生态及文化遗址规划分布示意图-来源网络

从徐书记多次召开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开发建设专题会,足可以看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是落实国家战略、推进城市核心板块建设的重要内容,对郑州北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点、关键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黄河文化展示及传承弘扬项目分布示意图-来源网络

从S312建设单位开工仪式上获知,建设S312郑州境改建工程(G107东移至江山路段),是高水平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重要通道;项目建成后,对完善郑州市城市交通路网体系、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助力郑州“后花园”建设、带动黄河文化生态带和沿线旅游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为市民提供一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之路、形象之路、民生之路。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郑州S312在郑东新区范围内的走向示意图

从近期流出的疑似郑州轨道快线研究路网图来看,将加快郑州主城区(含航空港)与北部沿黄片区的融合链接,其中四条快线,两条东西向、两条南北大致向,从研究线路看,K3快线从郑州南站到航空港核心区再到北港领事馆区、经开国际物流园、白沙、龙子湖、龙湖、惠济中心(大运河文化带)最后抵达黄河文化公园;而K1则是从郑州南站到航空核心区、小李庄普客一级站、郑州主城中心站再到惠济中心(大运河文化带)最后预留跨河延伸至平原新区、新乡。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郑州轨道交通快线走向示意图,综合网络绘制仅供参考和交流

结语

从S312的功能定位变化看,随着黄河战略的省级、郑州北部货运路网将有新的变化,货运很可能将一去不复返;由此大家关注的货运通道问题,从目前空间分布看,走黄河北岸绕程将更远,极有可能通过S312与G234交汇处沿234国道转G310新线后一路向东,这样也最便捷,沿线互通立交多,且南龙湖核心区段还是高架,将为过境货运车辆提供极大的便捷性,最主要的是南龙湖分布的几个大型批发基地和孟庄物流的基地,加上“南动”的总体定位也需要货运路网来支持。

G310新线中牟段已通车,S312西线江山路至巩义段已通车,G310巩义段正处于规划建设中、荥阳、新郑段正在建设中,顺利的话今年将会通车。随着S312市区段的开工建设,郑州市也将启动主城区连接S312的城市道路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主城区到黄河南岸的路网体系。

五环渐成,美景已现,“北静”大家是否期待呢,底部留言吧!

郑州北五环历经多次调整,终于迎来最新容貌!

©郑州西南货运线G234、G310施工卫星图(2020年4月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