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後,為何大體運動員身體不如普通人?原因主要三個,讓人心酸

對於能夠在賽場上爭金奪銀的運動員,許多人會心生羨慕,因為他們可以在比賽中暢快淋漓地揮灑汗水,毫無保留地展示自己的才華,為著自己的目標衝刺,而且往往一個冠軍也可以讓他們一夜成名,成為體壇中的成功人士。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看到的往往是運動員們最光鮮亮麗的一面,殊不知他們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為了一場比賽他們可以耗費十幾年的青春,為了一個動作他們可以訓練千百遍,每一個獎牌都是他們的汗水組成,可以說成功並沒有偶然性,而且大體運動員在退役之後,身體甚至還不如普通人。

退役後,為何大體運動員身體不如普通人?原因主要三個,讓人心酸

以中國運動員為例,比如大家熟悉的跳水皇后郭晶晶,其職業生活獲得過27個世界冠軍,退役後嫁入豪門成為了人生贏家,然而因為長年的跳水訓練,郭晶晶的視力僅為0.2,這也是游泳、跳水和射擊運動員的“職業病”。再如九球天后潘曉婷,她的後褲袋裡總會鼓起一個小方塊,原來是她備用的小膏藥,是為了應付訓練和比賽時留下的病痛。還有一些運動員甚至導致殘廢,中國女子體操隊運動員桑蘭曾經在一次練習中受傷導致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給下輩子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困擾。大家印象中的運動員應該比普通人身體高強壯才對,為何結果往往相反呢?原因主要三個,讓人感到心酸,下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退役後,為何大體運動員身體不如普通人?原因主要三個,讓人心酸

首先,每一項體育運動都是在挑戰人類的極限,運動員們除了過人的天賦之外,付出了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努力,身體負荷更加沉重,而且大體運動員從童年時期就開始訓練,長年的訓練會影響身體發育,同時會留下大大小小的傷病,而且這些傷病都是勞損,往往會伴隨運動員一輩子,很難完全恢復,嚴重點的會影響他們的退役生活。

退役後,為何大體運動員身體不如普通人?原因主要三個,讓人心酸

其次,運動員在職業生涯期間因為運動量大,為了維持體力消耗,他們的食量都非常驚人,而在退役之後運動量驟減,胃口卻依然很大,大部分運動員退役之後身體會發胖,譬如如今近400斤的姚明,還有體重暴漲30斤的程菲。肥胖往往會對運動員的健康帶來影響,甚至誘發其他疾病,為此他們會服用一些藥物,而這些也會帶來很大的副作用。

退役後,為何大體運動員身體不如普通人?原因主要三個,讓人心酸

第三,並非每一位運動員都能成為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尤其是在人才濟濟的中國體壇,每次比賽的冠軍往往只有1個,冠軍們退役後的生活基本無憂,而拿不到成績的運動員退役後的就業卻成為了難題,因為大部分運動員文化程度較低,當不能從事體育有關的工作時,只能去從事一些體力工作,生活甚至沒有保障,更別說去療養傷病,比如舉重運動員鄒春蘭曾經以搓澡為生,體操運動員張尚武在街頭賣藝,還因多次偷竊鋃鐺入獄。

退役後,為何大體運動員身體不如普通人?原因主要三個,讓人心酸

綜上分析,我們可以理解為何大體運動員在退役後身體比普通人還差,他們為了國家的榮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以及身體的代價,我們也更應該理解運動員的不容易,對他們多一些尊重和鼓勵,同時營造更好的比賽環境。對此不知道你怎麼看?不妨說說你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